
政治人民版《小康家园》教案(七年级下)还是很多人的梦想.doc
3页第五课 小康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教学课时: 三课时第三课时 还是很多人的梦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小康阶段。
这一时期人均收入水平面不高,农村与城市差距相当大,并不是所有人达到了小康水平 讲授新课一、 含义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它的含义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阶段这一时期人均收入不高,农村与城市差距相当大,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二、低水平的小康 截至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升至世界第六位,经济问总量和经济增长率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912元,人民的生活水平位于世界中行列 想一想: 我国的经济问题已达到一定规模,为什么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小结:所谓低水平的小康,是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三、不全面的小康 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应该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可是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得到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显得比较薄弱走进一些居民家庭,各种高档家具应有尽有,但是惟独没有书架,很少看到书报杂志赌博斗欧‘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俯拾皆是可是我们现在的小康还不全面。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断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害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小康社会的发展 问:在你和身边有没有不文明的事情发生?你认为这些事情有哪些害处?小结:所谓不全面的小康,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四、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不平衡的小康,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本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五、参与活动活动一:音乐欣赏——播放MTV《越来越好》问:听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得到的最大实惠是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动二:你评我判——“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这种观点你同意吗?第一步:独立思考第二步:同学讨论第三步:全班交流总结:片面我们追求的小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也精神生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它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活动三:梳理知识——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第一步:独立思考第二步:同学讨论第三步:全班交流、总结小康含义小康类型实现时间提出时间表现状况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等总体达到小康20世纪末十二大首次提出十三大进一步完善总体达到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2020年十六大提出(2002年)十七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归结起来,是六个“更加”活动四:自觉践行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总结:增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的内容,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成材,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