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真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学生卷).docx

45页
  • 卖家[上传人]:t****j
  • 文档编号:599764520
  • 上传时间:2025-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8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真题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目录考点01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 1考点02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8考点03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29(按住Ctrl,点击目录里的考点,可直接跳到对应考点)考点01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1.(2024年辽吉黑卷)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该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2.(2024年新课标卷)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3.(2024年安徽卷)《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

      《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4.(2024年甘肃卷)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5.(2024年湖南卷)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口数(万)人口数(万)东汉永和五年(140)64.98281.32西晋太康初年(280-289)14.2385.39南朝宋昇明三年(479)4.1933.48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6.(2024年广东卷)如表《魏书》记载的部分皇帝赏赐道武帝登国3年(388年)杂畜十余万……各有差明元帝永兴5年(413年)赏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太武帝始光4年(427年)留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由此可知(    )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 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7.(2024年浙江卷1月)东晋政权以“王与马共天下”为开端,下启庾、桓、谢氏迭相执政局面,这种“共天下”的局面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化。

      这说明当时的政治特征是(   )A.相权崛起 B.民族交融 C.政权更替 D.士族专权8.(2024年浙江卷1月)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 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9.(2024年湖北卷)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10.(2024年全国甲卷)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11.(2024年湖北卷)[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材料一西汉形势图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12.(2024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诏古道是唐代云南地区的地方交通网唐朝时西南各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南诏政权兴起,逐步统一了云南地区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作为中央治下的地方政权,南诏推崇儒家文化,学习和接受中原的生产技术,派遣大臣子弟入唐学习,参照唐朝的制度文化推行改革南诏仿效唐制,大力发展交通,建成了通达四方的道路网,既通往中原,也连接了通往缅甸、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通过南诏古道,中原的丝绸、布匹、铁器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南,海外的琉璃、宝石、翡翠等异域方物也输入国内,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与中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摘编自潘岳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诏古道修建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诏古道修建的影响1.(2023年湖南卷)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2.(2023年新课标卷)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  史料内容来源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

      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李元谅墓志》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贞元五年(789)《李元谅颂碑》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3.(2023年北京卷)“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2023年山东卷)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5.(2023年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6.(2023年江苏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1.(2022年海南卷)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2.(2022年北京卷)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2022年辽宁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4.(2022年北京卷)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5.(2022年全国甲卷)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6.(2022年广东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原卷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四川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届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物理Word版.docx 山西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监测政治(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原卷版).docx 广东省西浦教育集团外国语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开学考)化学(原卷版).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原卷版).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 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答案 Word版.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Word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