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曲直变化中感悟时间.doc
3页在曲直变化中感悟时间人民大道小学一年级数学组 方敏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两个“?”》这两个“?”一个是“空间”;一个是对“时间”文中第二部分着力描述了先生年少时对于时间变化的难以理解,引文中的一长段话:“时间的性状实比空间的性状愈加难于认识我在自己的呼吸中窥探时间的流动痕迹,一个个的呼吸鱼贯的翻进‘过去’的深渊中,无论如何不可挽留我害怕起来,屏住了呼吸,但自鸣钟仍 在‘的格,的格’地告诉我时间的经过一个个的‘的格’鱼贯地翻进过去的深渊中,仍是无论如何不可挽留的时间究竟怎样开始,将怎样告终?我眼前的‘?’比前愈加粗大,愈加迫近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屡屡为它失眠我心中愤慨地想:我的生命是跟了时间走的‘时间’的状态都不明白,我不能安心做人!”读这段文字时,总在想:这么难理解的时间,让老师在课堂上带着6岁的孩子去认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前段时间北京之行,听了一段关于认识时间的讲评,有一种冲动想要在课堂上认真地带孩子们在数学的曲直变化中去感悟时间这是我三上一年级,第三次执教《认识时间》第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1.听要求在数轴上填数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0、3、6……有规律吗?你知道下一个该填几了吗?填到12结束。
2)0和3中间有哪几个数?3和6中间呢?6和9呢?9和12呢?2.生活中的时间,在数轴上标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起床 早读 下课 吃午饭 上课 放学 智慧树 新闻 睡觉与孩子们互动,“请你告诉我,你一天里这几个活动的时间?”早上起床时间:7点;上自习的时间:8点;第一节课下课时间:9点;中午吃饭时间:12点在数轴下方第一行写)下午上课时间:2点;放学时间:4点;智慧树时间:6点;新闻联播时间:7点;睡觉时间:9点在数轴下方拐回头第二行写)3.曲直变化,感悟时间 “里面有两个7点、两个9点,这怎么回事呀?”生:一天里从0点到12点再从12点到12点重复两次 “一天里的时间有周期性,第二天与第一天的时间也有周期性怎样就能让大家感觉到时间有周期性?”生:把那个12让它拐回来和0接上,这样就可以过完12点再过1点了按孩子们的想象,把用绳子做的数轴标数字12的一端拉向0,去和0相接,并且问孩子们“是这样吗?”人们记录时间的方式与每天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一样,有周期性,就在这直与曲的变化中,让孩子们把握到了。
“虽然都是7点,但这两个7点一样吗?上午起床的7点,与下午看新闻的7点还是同一个时刻吗?”生:不是一个时刻了过去了,就回不来了 “是呀,过去了,就回不来了就像你不可能回到刚出生时,不可能回到今天早上,不可能回到刚说话的那一秒一样,象这条数轴,有方向,一去不复返,所以大家一定珍惜时间再次化曲为直,让孩子们把握时间的线性:一去不复返时间的周期性与线性就构成了我们对时间的总体认识,我把自己对时间的理解放在这曲直变化中,想带给孩子们除认识几时外更多的东西,也许6岁的他们不一定深有感触,但我希望将来孩子们长大时能回味这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