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共8课)(2022新版).docx
13页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描述、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科学概念,同时,将土壤和岩石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维度展开学习,即岩石和土壤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探究的意愿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对岩石和土壤的初步认识,后续的学习内容会对本课形成的认识逐一深化,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第2~7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黏土”“观察土壤”与“比较不同的土壤”,围绕认识岩石和土壤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岩石和土壤的特征,掌握观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方法第8课“岩石、土壤和我们”梳理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和土壤并不陌生,因为它们随处可见但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观察岩石和土壤,探究兴趣不浓厚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可作为本单元观察岩石和土壤的基础,但观察岩石和土壤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应注重此方面的教学和能力培养。
1.教学内容本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校所在地或者相邻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作为观察、分析、讨论和评价的对象,这样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岩石与土壤的故事”一课时,可以请每一位学生在课前收集家附近或上学路上的岩石和土壤,并带到课堂上交流分享2.教学手段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以音频、视频、图片、数字资源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良好情境例如,将《岩石学者》等科普影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将学习后的收获在课堂上分享,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第1课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2.知道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处理岩石和土壤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2.能用班级记录表记录、整理有关岩石和土壤的知识3.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感悟并学习岩石和土壤的意义与价值[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岩石和土壤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难点]认识到岩石与土壤的形态结构对科学研究的价值教学准备】[学生]岩石和土壤标本、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岩石和土壤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本单元首页的高山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高山,你们能发现什么?(预设:山顶和山腰是大量裸露的岩石,山脚下是一些植被和土壤2.讲解:在地球上到处都有岩石和土壤的踪迹,不仅陆地上有,海底也有它们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的宝贵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观察过岩石和土壤吗?(预设:观察过;没有)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一直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研究吗?(预设:知道;不知道3.揭题: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岩石和土壤,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板书: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出本单元研究的主题接着介绍岩石和土壤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对岩石和土壤的分布及重要性有一个初步了解最后抛出问题,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奥秘的好奇心。
岩石: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一般是固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天然 玻璃质或生物遗骸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土壤:泥土,亦指土地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并描述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1.过渡:(教学提示: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岩石和土壤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要求每个人收集3块岩石和一些土壤,大家完成任务了吗?(预设:完成了;没完成2.活动:(教学提示:可以将学生采集的和教师采集的岩石和土壤进行汇总指导学生观察采集的岩石和土壤,并对其外部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3.提问:你们的岩石和土壤是在哪里收集的呢?(预设:家附近的小山上;河边;公园;路边的花坛里……)它们都有什么用途?(预设:岩石可以盖房子、铺路;土壤可以种植农作物……)通过对岩石和土壤的来源及用途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岩石和土壤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其用途的广泛性探索二: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1.讲解: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3的几幅图片。
大家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说一说岩石和土壤是如何记录地球演化的历史的预设:岩石的化学成分能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能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3.活动:出示补充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组交流,并完成活动帮助卡4.提问:(教学提示: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对教材和补充资料的学习,你们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预设: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岩石和土壤的形成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5.讲解:确实,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爱护每一块岩石、每一方土壤6.活动:指导学生整理所知道的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填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提示: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完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能帮助学生将岩石和土壤与记录地球演化的历史这个重要作用联系起来指导学生整理岩石和土壤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的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将个人的学习所得加以汇总化石:在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是指达到基岩或达到沉积岩的一定深度。
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岩石和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完本课后,希望大家都能爱护每一块岩石、每一方土壤2.拓展:大家可以调查一下我们居住地附近有什么岩石,土壤又是什么样的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当地的岩石和土壤,扩充学生对岩石和土壤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将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后记】第2课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会借助参照物,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2.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3.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难点]掌握观察、描述岩石的科学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铜钥匙、小钢锉、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岩石标本、小钢锉锉岩石的操作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在上一课,我们了解了许多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岩石,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预设:不知道;知道,分别是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2.揭题: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设计意图]采取复习引入的方式导入教学,既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又能引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即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1.活动:指导学生观察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2.提问:大家能简单地描述一下这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吗?(预设:花岗岩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表面比较粗糙;砂岩呈浅褐色,颗粒中等;大理岩颜色呈浅黄色,表面光滑,颗粒较晶莹3.追问:大家观察得非常细致,但对岩石特征的观察和描述不够系统,要了解岩石的性质,除了颜色、颗粒这些特征,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预设:花纹、光泽、硬度、轻重、气味……)探索二: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1.过渡: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纹理、组成物质、光滑与粗糙程度、光泽和软硬这五个角度对三种岩石进行进一步观察。
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对照参照物,更细致地观察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的相关特征,并完成活动手册可出示参照物图片或标本,为学生提供判断依据3.布置任务:同学们刚刚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说明大家对探究岩石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再从其他四个角度来观察这三种岩石,从而更好地认识它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从肉眼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细致观察,不仅让学生知道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岩石的方法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通过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种岩石,相信大家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相关特征都有了一定了解那你们知道刚才使用最多的观察方法是什么吗?(预设:比较的方法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2.拓展:我们对岩石的外部特征进行了观察,那不同岩石内部的物质是否一样呢,该怎样观察?(教学提示:播放用小钢锉锉岩石,观察岩石内部物质的操作视频如果大家感兴趣,课下可以进一步观察[设计意图]在对岩石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之后,引导学生用小钢锉锉岩石,可以帮助学生从对岩石的外部观察转向对其内部的观察,为研究岩石的组成做铺垫教学后记】第3课 岩石的组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知道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3.知道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4.知道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组成2.能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3.能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并能够做好记录[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2.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并能够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难点]掌握观察矿物的科学方法,认识到矿物与岩石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等常见岩石和矿物标本或图文资料放大镜、白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