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A文】建筑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
42页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建筑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一、目的1. 通过定期评估,识别并消除项目风险2. 通过对质量缺陷和管理风险的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持续提升工程质量标准和观感,消除客户投诉隐患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产工程管理公司所有在建工程(自开工至交付完成)项目,包括全资项目以及非全资但负责经营管理的项目三、取样总则1. 随机原则: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2. 可追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3. 完整原则: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4. 效率原则: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一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5. 真实原则: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四、操作细则1. 混凝土结构工程1.1 基本原则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2 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1.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评判标准:[-5,8]mm1.2.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1.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第二尺第一尺3001200墙或柱地面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1.2.4 示例:1.3 表面平整度(砼结构)1.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表面平整程度评判标准:[0,8]mm1.3.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跨洞口部位必测实测时在洞口45度斜交叉测1尺,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5)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1.3.4示例:1.4 垂直度(砼结构)1.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评判标准:[0,8]mm1.4.2测量工具:2米靠尺1.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1.4.4 示例:1.5 顶板水平度(砼结构)1.5.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评判标准:[0,15]mm1.5.2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塔尺1.5.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8个实测区2)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值当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实测点均合格;当最大偏差值﹥15mm时,则5个实测点均不合格,即5个计算点均不合格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5.4 示例:1.6 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1.6.1 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评判标准:[-5,8]mm1.6.2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1.6.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每层不少于5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板块短边中间、长边1/3位置。
2) 测量所抽查跨板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块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1.6.4 示例:2、砌筑工程2.1 基本原则2.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2.2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2.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评判标准:[0,8]mm2.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2.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取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墙面有门、窗洞口时,在门、窗洞口45度斜交叉测1尺,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2.4 示例:2.3 垂直度(砌筑工程)2.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评判标准:[0,5]mm2.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2.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取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体斜顶砖、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消除其对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3.4 示例:2.4 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2.4.1 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的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评判标准:[-5,20]mm另结构洞也按此标准组织实测2.4.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2.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8个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2) 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4.4 示例:2.5 砌筑重要构件(砌筑工程)2.5.1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重要控制节点2.5.2 评判标准:(1) 门窗框固定块:采用C20混凝土块、水泥砖或其他材料固定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 且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固定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50~25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且均匀分布。
大孔轻集料砌体墙的门窗洞口两侧应灌芯柱,配2φ12,C20 混凝土浇筑2) 砌体墙空调孔:如为空心砖砌体墙,不得采取直接开孔方式安装空调套管;无倒坡3) 现浇或预制窗台板:宽同墙厚,高度≥100mm,每边入墙内≥400mm(不足400mm通长设置)4) 现浇构造柱:底部、顶部各预留4根钢筋,砼一次浇注至梁板底构造柱遗漏扣分5) 洞口大于600mm的过梁:同墙宽,入墙不少于250mm因平面限制,入墙小于150mm时,采用植筋及现浇 (6)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7天; (7) 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之间挂网,基体搭接不小于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2.5.3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滚珠或滚球2.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内墙10个测区,外墙10个测区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其中任何一项节点标准未满足,此面墙即为不合格2)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放滚珠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只要有任何一个问题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2.5.5 示例:(1户、8个实测区,8个实测点)墙8墙7墙5墙4墙3墙2墙1墙62.6 砌筑工程观感2.6.1 砌块规格2.6.2 混砌2.6.3 灰缝缺陷2.6.4 二次结构缺陷2.6.5 评判标准:(1)砌块规格:砌块规格统一,无缺棱掉角(缺角最长边≥3cm),无断砖2)混砌:除斜顶砖、下槛和其他预制块外,墙体由两种及以上材料进行砌筑的现象3)灰缝缺陷:瞎缝、透缝、灰缝不密实4)二次结构缺陷:构造柱、窗台板、防水反坎等二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