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28页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生命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二糖和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葡萄糖B. 磷脂、DNA、ATP,组成元素都有C、H、O、N、PC. 细胞内DNA分子和R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D. 无机盐离子在生物体内均以离子形式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A、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而二糖的组成成分中不仅仅只有葡萄糖,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A错误;B、磷脂、DNA、ATP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P,B正确;C、细胞内DNA分子和R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前者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而后者一般是单链,C错误;D、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错误2.经测定某化合物只含元素C、H、O、N、P,则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 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C. 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 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答案】C【解析】【详解】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是tRNA,t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A正确;B、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B正确;C、抗体与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一定含有P元素,C错误;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基本支架,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正确。
故选C3.如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B. 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核糖体上C. 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 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如图乙中的②处【答案】B【解析】【详解】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是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去了1分子水,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发生在游离的核糖体上,也可能发生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B错误;C、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 C正确;D、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即形成磷酸二酯键, D正确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核DNA含量减半,神经细胞、白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核DNA不变,所以四种细胞的DNA含量不同,A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确;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错误。
5.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答案】D【解析】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的糖蛋白,结果使白细胞黏着,A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均是耗能过程,消耗ATP,B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等6.下列有关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B. 盖盖玻片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C. 洋葱表皮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未经染色的细胞核D. 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该结构称为嵴【答案】A【解析】【分析】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防止气泡的产生;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
详解】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前者是植物细胞,后者是动物细胞,故应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A正确;B.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而不是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B错误;C. 洋葱表皮细胞显微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气泡,C错误;D. 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线粒体只能观察其形态,其内部结构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D错误7.如图是浆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②④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B. 结构③⑤在该细胞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C. 细胞中结构④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D. 浆细胞的形成离不开抗原的刺激【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仁,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结构①线粒体、②内质网、④高尔基体是细胞生物膜系统部分,A正确;B、结构③中心体在该细胞中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增殖能力,所以而⑤核仁在该细胞中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B错误;C、抗体的分泌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细胞中结构④高尔基体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C正确;D、抗原刺激B细胞或记忆细胞时,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正确。
故选B8.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 )A. 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B. 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C. ATP的合成和水解 D. 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答案】A【解析】【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是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B、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粒体内膜,B错误;C、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此外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某些基因的表达,在该过程中有ATP的水解,C错误;D、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内具有核糖体,能进行某些基因的表达,故存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D错误9.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甲、乙两种细胞器B. 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C. 甲、乙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甲,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A错误;B、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线粒体提供的能量、需要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C、中心体没有生物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成分,C错误;D、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D错误。
故选B10.协同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其过程如图所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跨膜的Na+再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回膜外下列对此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运输Na+载体蛋白因不止一种而缺乏特异性B. Na+的协同运输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水解C. 图示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D. 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协同运输不能进行【答案】A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则N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跨膜的Na+再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回膜外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具有特异性,A错误;B、Na+的协同运输所需动力是浓度差,B错误;C、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说明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C正确;D、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不能形成浓度梯度,则协同运输不能进行,D正确故选AB11.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B. 当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C. 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D. 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ATP水解供能时只有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A错误;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B正确;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D错误。
12.用一台光学显微镜前后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最暗,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考点:显微镜的使用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如不实际操作,很难准确判断13.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①线粒体 ②细胞质基质 ③核糖体 ④叶绿体A. ③、① B. ②、③ C. ④、③ D. ③、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14.下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主要由②和③组成B. 细胞识别与①有关C. 细胞膜的各种成分是静止不动的D. 可以选用猪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③磷脂和②蛋白质组成,A正确;B、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蛋白有关,①是糖蛋白,B正确;C、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D、猪的红细胞因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的细胞器,可以选用猪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C15.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①②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 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能进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