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滕王阁序教学过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一****云
  • 文档编号:252459664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滕王阁序教学过程《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 再讲《滕王阁序》的教学设想讲五点: (一)具体指导学生预习,做好美读的准备 骈体文有两大特点:①全用对偶句,如本文中除去统领字“所赖”“勃”、叹词“嗟乎”“呜呼”和句末助词“云尔”,无一不是对偶;②用典《多,如本文典故有三十多个这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指导要点如下: 1.辨析上、下联的关系,掌握全联的意思 本文中,上、下联的关系大致可分四种:①并言二事,如“物华”一联,上联说物美,下联说人美②合言一事,如“家君”一联,合起来说自己因省亲而有幸参加这次盛会③有主有宾,如“望长安”一联中,上为主,下为宾;“地势极”一联中,上为宾,下为主宾者,只有陪衬、烘托的作用;主,才是作者正意所在④重言一事,如“时运”一联,“时运”即“命途” 2.了解典故的作用,把握作者的本意 要着重学习事典事典又称“用事”,多用于比喻,如用贾谊、梁鸿事,比喻作者被逐出京;用睢园事,比喻文士聚会;用钟期事,比喻作者受知于阎都督语典可略讲,其作用是形容、借代,如“白云遏”形容歌声高亢;“北辰”借代帝所即朝廷 (二)教师领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声调美。

      骈体文不用韵,但讲究平仄协调读前可略讲平仄安排的原则:本句平仄相间,上下联平仄相对,而以每拍末字为准试以单句对为例(○表平声,●表仄声): 注:双句对中还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定,可以不讲 应注意的是:①文中有个别句子不合上述规定,谓之“不以声害意”;②“接”“出”“惜”“托”等字古音是仄声,读时用轻声最好 教师领读后,可指定几位同学依次接读全文 (三)熟悉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文章的境界美分三步: 1.导入文章境界,点出境界之美 利用本文结尾使学生了解士大夫游宴中必赋诗的风,介绍王勃平时为文习惯(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起身后一挥而就,一字不改);再叙王勃作序故事(见《唐摭言》第五卷),然后提出以下问题:①阎都督闻报“星分”一联后为什么“沉吟不言”?(警句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给人以山川秀气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的想像注;翼是巨爵座;轸是乌鸦座,分野在楚)②“落霞”一联为什么使他发出“此真天才’之叹?(奇绝14字写尽赣江的明丽秋色注:此联要留到最后赏析) 2.运用比较,感知文章的境界美 这一步要着重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三个环节: (1)复习旧课先从游宴诗集的序引出《兰亭集序》,然后概述此文内容(叙游宴、写景、抒情和议论、作序缘由),要求有感情地朗诵有关的语段。

      (2)比较本文与《兰亭集序》的异同(内容大体相同而详略不同;本文无议论成分),然后弄清基调,依次朗读以下语段:①叙宴会〔热烈、欢快〕:“台隍枕夷夏之交……王将军之武库”及“爽籁”以下三联②写景(明朗、开阔):第二段③抒怀(郁愤、苍凉):“穷睇眄于中天……岂效穷途之哭”④作序缘由(欣慰):最后两段 注:作者被逐经历可放“抒怀”一节里作交代 (3)归纳全篇理路参见上文有关说明,可略讲) (四)分段练习朗读,进一步体会本文情辞声韵之美 用说说读读的方式进行而以读为主说,是为了鉴赏,只能是示例性的,要留有余地,重点是前四段,后两段可略说;读,即有感情地朗读,要反复练习说与读相结合才容易成涌下面只写出启发和点拨的要点: 第一段:①以“台隍”一联为过渡句划层次②鉴赏前一层(南昌地形之雄和人物之美),要着重品味“带”“谢”“星驰”诸语(可参考杜甫句“春星带草堂”、孔稚圭句“干青云而直上”、鲁迅句“但奔星劲有声”),体会作者居高临下的气概和奇特的想像③鉴赏后一层(宴会之初),要先理出叙事顺序(主人及贵宾到场;众宾欢聚;赞众宾中之佼佼者),再品味“棨戟遥临”(仪从之盛,威严之象)、“千里逢迎’”(众宾纷至沓来之状)诸语;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感情状态(可自由发挥)。

      第二段:①了解“披绣闼”一联在结构上的作用(推出一层新意,由近及远)并划分层次②鉴赏前一层(初来滕王阁),先理出描写顺序(总写秋景;赴宴;登阁;阁外近景),说说对滕王阁的总体印象(背山临水,宏伟壮丽),再品味“耸翠”(群峰竞秀)、“流丹”(倒影之美)、“无地”(悬空之感)诸语,最后了解烘托手法(水中有汀渚,陆上有宫殿)③鉴赏后一层(阁上远眺),先理顺序(远处山水、城中江上、雨后),再品味“盈视”(目不暇接)、“骇瞩”(怵目惊心)、“扑地”(参差十万人家)、“弥津”(多不胜数)诸语④雨后一节为最精彩之笔,要留到最后分析⑤体会写景的作用(既表现了滕王阁的临观之美,又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段:①体会先写宴会场面的作用(由上文良辰美景而引出赏心乐事,渲染欢乐气氛,以示宴会高潮到来;伏下文“兴尽”一语,为抒写英雄失路之悲作反衬)②体会过渡语段之妙(“穷睇眄”句引出“天高”二句;“极娱游”句引出“兴尽”二句由欢转悲)③先结合作者身世掌握抒情重点(“谁悲失路之人”),再分清对偶中的主宾(见上文),着重品味“望长安”“天柱高”“奉宣室”三句的内涵(日近而长安远;不得达于帝所;回京遥遥无期),指出这种低回反复写法的好处(可自由发挥)。

      点拨;本段抒情基调是抑郁,亦略见苍凉 第四段:①以“所赖”为界划层次(“知命”承上,“安贫”启下)②鉴赏前一层,要引导学生理解:冯、李二事为宾,贾、梁二事为主;要问学生作者是否真的相信命运,共体会“屈贾谊”一联的内蕴(虽非“彰君之过”,却也表现了愤激之情)③鉴赏后一层,先归纳本层大意(穷困中不变操守;寄希望于将来;决不佯狂避世),而后抓住“穷”“涸辙”“赊”“已逝”“报国”“穷途”诸语,品味作者此时的处境和心境(虽自励,亦难有作为,愤激又深) 点拨:本段抒情基调是愤激,更见苍凉 第五段:先以“无路”一联从两个方面概括前两段抒情内容,然后叙今日与宴缘由,称颂主人及众宾;最后一联说志愿作诗,表现了作者的欣慰之情 第六段:由感慨人生无常说到赋诗作序 (五)赏析雨后景象一节 分两步: 1.讨论;“落霞”一联是千古名句,但有人说“与”“共”二字多余,此说是否有理?(改后节奏不如原句节奏从容,意境亦不如原句鲜明上联重在写“落霞”而以“孤骛”为衬,下联重在写“秋水”而以“长天”为衬,一俯一仰.动静交错,相映成趣 2.讨论:“渔舟”一联所写是作者眼前的景象吗?(这是想像之景,彭蠡、衡阳,非目力所能及,正所谓“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亦足见作者胸襟之开阔) 以上所写,目的在于说明如何用美读的方式来教美文,不可以.教案视之。

      文言文教材中,美文不少,美读的问题很值得探讨本文写得仓促,缺点很多,但只要能引起同行们探讨的兴趣,我将感到莫大的满足 [1] [1]《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访问:设想教学滕王阁序读滕王阁序的感想滕王阁序怎么读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