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古诗词赏析+意象+典故复习汇总.docx
7页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古诗词赏析+意象+典故复习汇总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汇总 考纲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常考题型展示 一、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 二、句子理解与赏析 三、XX诗句在全诗/词中的作用 四、主旨情感 五、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六、初中课本常见的典故 常考题型详解 一、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 设问方式:1.请对诗词中的XX字作简要分析 2.XX居中的XX词用得好,请你说一说好在哪里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事物特点+情感/意境 答题格式: XX词是什么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的特点,烘托了……意境/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情感。
例如:(2019·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颔联中的“钟"和“割”用得好,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事物特点+情感/意境 答题格式: XX词是什么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的特点,烘托了……意境/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情感 答案:“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会当:终当,终要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想要攀登顶峰,俯瞰众山的决心和豪迈,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句子理解与赏析 设问方式:1.请对诗中的XX句子作简要赏析 2.诗中的XX句子用得好,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答题思路: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情感 修辞、用典、托物言志、吊古伤今、借景抒情、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题格式: 运用XX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如:(2019·广西贺州·中考真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题思路: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情感 答题格式: 运用XX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XX诗句在全诗/词中的作用 设问方式:请说一说“XX”诗句在全诗/词中的作用 首句 1.开篇点题、统领全诗(词、曲),引出下文对……的描写; 2.渲染某种气氛,为全诗(词、曲)奠定某种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 3.首句设问,引出后文内容; 4.首句写景,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 中间句 1.承前……的内容,启后……的内容;2表现作者情绪/情感的转变 结尾句 1.总结全篇,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运用典故,表达…的情感。
例如:(2019·四川广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总结全篇,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感念(或:眷恋、思念) 四、主旨情感 设问方式:XX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作品内容+写作背景+情感 答题格式: 通过描绘……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歌颂了……品质,批判了…… 例如:(2019·甘肃天水·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作品内容+写作背景+情感 答题格式: 通过描绘……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歌颂了……品质,批判了…… 答案:词人用象征的写作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五、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意象/借物抒情:定义:一种客观事物中经过思绪创作出来具备抽象情感的事物形象 送别类 杨柳、长亭、南浦、酒 思乡类 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 羁旅类 马、行船、客路、月亮、秋风、秋霜、浮云、烟、暝色、日暮、暮霭、落日、征蓬、浮萍、落花、黄叶、鸟兽哀鸣 愁苦类 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 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乌(子规鸟)芭蕉等、杨柳、兰舟、长亭、关山、鹧鸪鸟 豪情壮志 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 忠贞、高尚 冰雪、松、菊、梅、竹等 闲情雅致 春日、清风、明月、泉汉、花草等 田园生活 狗、鸡、马、乌鸦、沙鸥狗、鸡一一 小人 乌鸦、浮云 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 六、初中课本常见的典故 典故定义: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典故的来源: 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2.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 3.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初中课内常用典故 商女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雁足传书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雁书"雁足”“等指书信、音讯 如: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浮云 借代奸佞小人 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昔人黄鹤 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 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金台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东风 东风:指火烧赤壁 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九万里风鹏正举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如: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垂钓碧溪 指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如:乘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乘舟梦日 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向秀闻笛赋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王质烂柯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衡阳雁去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勒石燕然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孙权射虎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巧救魏尚 事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汉文帝时人他曾向汉文帝陈说云中太守魏尚征战有功,不应当为一点小差错(报功时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符)就治魏尚的罪,而应免罪赏功汉文帝采纳了冯唐的意见,并派他到云中郡去赦免魏尚的罪,仍然让魏尚担任云中郡太守,还把冯唐升任为车骑都尉 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八百里分麾下炙 《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八百里:指牛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四面歌残 此用《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典故 如: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孙权少年统业 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折腰 《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