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谈化学平衡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pdf
3页·非常道·没有多次失败, 难得一次成功.(4)写出少量 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 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按下图电解 M 的饱和溶液, 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 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 液 逐 滴 加 入 到 酚 酞 试 液 中,观 察 到 的 现 象是.由 X 能 使 湿 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其 为 NH3, 所 以 甲 为氢、 乙为氮, 由 “ 甲、 丙处 于同一主族, 丙、 丁、 戊处于同一周期, 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 乙、 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可知戊为氯.由“0. 1m o l·L-1的Y溶液p H>1” 可知Y为弱酸或强酸弱碱盐, 结合题中其他信息可知,Y为NH4C l,则Z为HC l .所以(3) 中反应方程式为4 NH3+3 C l2=2 NH4C l +4 HC l +N2, 则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 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丙、 丁处于同一周期且丙的原子序数小于丁, 所以丙的金属性强于丁, 由“ 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 也能与 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 可知丙为N a、 丁为A l .所以L为N a A l O2,M为N a C l .(4) 中少量盐酸与过量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5) 中电解饱和食盐水, 阳极上生成的C l2和阴极上生成的N a OH充 分 接 触,所 以 电 解 的 总 方 程 式 为N a C l +H2O=N a C l O+H2↑, 所以充分电解后的溶液为次氯酸钠的溶液, 显碱性并具有强氧化性, 所以遇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答案 (1);(2)· ·NN· ·; (3)2 ∶ 3;(4)A l O-2+H++H2O=A l(OH)3↓;(5)2 N a C l +2 H2O 通电2 N a C l O+2 H2↑, 先变红 后褪色.高考试题命题又一特点“ 试题千变万化, 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要注意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不要过分追求“ 新颖题” “ 新意题” “ 新型综合题” , 立足一个“ 新” 字. 本题考查根据物质组成推断元素, 渗透电解有关知识, 把元素推断与弱酸或强酸弱碱盐的性质、 离子方程式及氧化还原有机结合,较好地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 广东 胡安文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外界条件( 浓度、压强或温度) 发生改变时, 化学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可借助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或等效平衡思想( 构建模型思想). 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是否一致呢?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 仅仅是温度或者压强的变化而引起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则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升高( 没有改变起始原料的物质的量) ; 反之若引起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则反应物转化率降低.( 反应物只研究转化率, 产物只研究产率)转化率=反应物起始浓度-反应物平衡浓度反应物起始浓度×1 0 0%( 只适用于定容的可逆体系, 且只研究气态或者溶液中溶质)转化率=反应物的实际转化量 反应物理论转化量( 提供量)×1 0 0%( 适用于任何条件下任何物质的平衡体系)仅是浓度变化( 起始时或平衡时补充物质) 引起平衡发生移动时, 反应物的转化率有以下几种情况.1)当反应物只有1种时, 一般反应形式为:aA(g)bB(g)+cC(g).①恒温、 恒容时, 起始或平衡时增加反应物 A, 平衡正向移动, 反应物转化率有以下3种情况:Ⅰ.当a=b+c时, 转化率不变.如: 2 H I(g) H2(g)+ I2(g)Ⅱ.当a>b+c时, 转化率升高.Ⅲ.当a<b+c时, 转化率降低. 如:2 NH3(g) N2(g)+3 H2(g)例1 在恒温、 恒容条件下, 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 o l H I(g) , 达到平衡后,c(H I)=0 . 5m o l·L-1,如再向容器充入1m o l H I(g) 达到平衡状态时,H I 的转化率为( ).A 1 0%; B 3 0%; C 4 0%; D 5 0%35·非常道·困难里包含着胜利, 失败里孕育着成功.方法1 温度不变时, 平衡常数K不变, 运用“ 三行式” 求解:2 H I(g) H2(g) + I2(g)起始1(m o l·L-1) 1 0 0变化1(m o l·L-1) 0. 5 0. 2 5 0. 2 5平衡1(m o l·L-1)0. 5 0. 2 5 0. 2 5起始2(m o l·L-1)1. 5 0. 2 5 0. 2 5变化2(m o l·L-1)2x x x平衡2(m o l·L-1)1. 5-2x 0. 2 5+x 0. 2 5+xK1=0 . 2 5×0 . 2 50 . 52=14=K2=(0 . 2 5+x)2(1 . 5-2x)2,所以1 . 5-2x=2(0 . 2 5+x) ,x=0 . 2 5,H I的转化率 等于(2x+0 . 5) /2×1 0 0%=5 0%, 答案为 D.方法2 “ 构建模型思想” 来解题. 在平衡时补充H I(g) , 平衡正向移动, 虽然H I(g) 的消耗量增加, 但是提供量也在增加, 因此勒夏特列原理无法对移动结果作出预测.另外, 平衡状态的到达与过程无关, 只与始态、 末态有关( “ 殊途同归” ) ,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是初始状态多加了1m o l H I, 构建模型如下:显然状态Ⅰ与状态Ⅲ等效平衡, 状态Ⅱ与状态Ⅳ等效, 而状态Ⅲ到状态Ⅳ, 根据平衡常数可判断出: 两状态等效, 因此状态Ⅰ与状态Ⅱ等效, 故反应物转化率(5 0%) , 产物产率以及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均对应相等.同理也可用“ 构建模型思想” 来解释2 NH3(g)N2(g)+3 H2(g) 平衡体系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移动结果. 只是上述图示过程中的第2步减容过程: 状态Ⅲ到状态Ⅳ, 平衡逆向移动, 即状态Ⅱ( 与状态Ⅳ等 效) 相对于状态Ⅰ( 与状态Ⅲ等效) 逆向移动, 因此转化率降低.②在恒温(T) 恒压(p) 时, 平衡时增加反应物 A 的量, 平衡正向移动,A 转化率不变.平衡时追加反应物A, 可认为在初始时增加反应物的量, 由于恒压, 物质的量与体积( 容器容积) 成正比, 因此起始浓度相同, 故转化率相同.2)当反应物不止一种时, 一般反应形式为mA(g)+nB(g)pC(g)+qD(g).①恒温、 恒容时:Ⅰ.只增加一种物质 A 的量, 平衡正向移动, 反应物中其他物质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提供量发生改变的反应物 A 的转化率一般是降低的.例2 在一定温度下将1m o l C O和1m o l H2O(g) 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 C O(g)+H2O(g) C O2(g)+H2(g) , 平衡后得到0 . 6 m o lC O2, 再通入0 . 3m o l H2O(g) , 达到平衡状态后,C 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0 . 9m o l; B 大于0 . 8m o l;C 0 . 8m o l; D 大于0 . 6小于0 . 7 8m o l此题用化学平衡常数可以求出c(C O2) 的具体数值, 未免有些麻烦, 而且对计算能力要求也很高.如果利用转化率变化来判断则很快得出结论.加入0 . 3m o l H2O(g) , 原平衡正向移动,C O的转 化率必定增大,H2O(g) 的转化率则减小. 原平衡时:C O 与 H2O 的消耗量与C O2的生成量均相同,C O 的转化率等于 H2O 的转化率等于6 0%; 新平衡时:C O的转化率大于6 0%, 大于H2O的转化率, 因此:1m o l ×6 0%<n(C O2)<1 . 3m o l ×6 0%,即0 . 6m o l <n(C O2)<0 . 7 8m o l .答案 D.Ⅱ.若平衡时按起始原料原比例相同倍数增加A、B 2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时, 平衡正向移动, 转化率变化情况有如下3种情况:m+n=p+q A、B转化率不变,m+n>p+q A、B转化率升高,m+n<p+q A、B烅烄烆转化率降低用“ 构建模型思想” 来解释: 设A、B原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n(A) 与n(B) ,n(A) 与n(B) 的比值不一定等于m∶n, 即不一定为化学计量数比. 若补充 A、B分别到k·n(A) 与k·n(B) , 且k>1, 相当于起始状态时将 A、B按照n(A) 与n(B) 的物质的量混合, 并在k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每个容器中的平衡状态均等效, 且与原平衡状态等效( 转化率对应相同) ; 然后将所有平衡混合物转移到恒容的体积相等的一个容器中,A、B、C、D 浓度瞬间增加到k倍, 借助Qc与K的关系可准确判定平衡移动方向, 进而判断转化率的变化情况.Ⅲ.若平衡时按照平衡混合物比例相同倍数增加A、B、C、D的物质的量, 且平衡正向移动时, 则A、B的转化率对应增大(C、D起始为0).mA(g)+nB(g)pC(g)+qD(g)原平衡(m o l·L-1)a b c d 补充到(m o l·L-1)k a k b k c k d(k>1) 要使 平 衡 正 向 移 动,则Qc<K,即Qc/K=45·非常道·失败得教训, 成功获经验.k(p+q-m-n)<1(k>1) , 则m+n>p+q. 即相当于2种起始状态, 起始状态Ⅰ为(a+m c/p)m o l·L-1 A+(b+n d/q)m o l·L-1 B;起始状态Ⅱ为k(a+m c/p)m o l·L-1 A 和k(b+n d/q)m o l·L-1 B.用“ 构建模型思想” 容易得出:A、B对应转化率升高.相反, 若m+n<p+q, 则平衡逆向移动,A、B转化率对应降低.例3 将2 . 0m o l P C l3和1 . 0m o l C 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下述 反应:P C l3(g)+C l2(g)P C l5(g) , 达到平衡时,P C l5的物质的量为0 . 4 0m o l, 如果此时移走1 . 0m o l P C l3和0 . 5m o l C l2, 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 P C l5的物质的量是( ).A 0 . 4 0m o l;B 小于0 . 2 0m o l;C 0 . 2 0m o l;D 大于0 . 2 0m o l小于0 . 4 0m o l解法1 平衡时移走反应物, 平衡必然逆向移动( 恒容) , 在恒温、 恒容条件下借助平衡常数可定量求解: 设容积为VL, 且撤走反应物瞬间达到新平衡时共消耗P C l5xm o l,则P C l3(g) + C l2(g) P C l5(g)原平衡(m o l)1. 6 0 0. 6 0 0. 4 0 撤走(m o l)1. 00. 50 新起始(m o l)0. 6 0 0. 1 00. 4 0 变化(m o l)+x+x-x 新平衡(m o l)0. 6 0+x 0. 1 0+x 0. 4 0-xK=(0. 4 0/V) (0. 6 0/V)×(1. 6 0/V)=(0. 4 0-x) /V (0. 6 0+x) /V×(0. 1 0+x) /V,则(0 . 4 0-x) (0 . 6 0+x)×(0 . 1 0+x)=1 2 . 4=5 1 2,x2+3 . 1x-0 . 9=0,x=0 . 2 7( 舍去负值) ,0 . 4 0-x=0 . 1 3<0 . 2 0.答案B.解法2 出题者似乎更希望我们用其他方法来定性或定量判定.题目给出了状态Ⅰ与状态Ⅱ, 且状态Ⅱ分两步实施, 为解决问题虚拟出状态Ⅲ, 下图中状 态Ⅱ即状态Ⅳ:因为状态Ⅰ与状态Ⅲ等效( 起始浓度相同) , 因此状态Ⅲ中平衡时P C l5的物质的量只有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