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解析.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8863004
  • 上传时间:2024-03-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5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解析本人通过工作以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了解总结出小班幼儿的三大心理特点:“泛灵”心理、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耐心较差故本文将对这三种心理特点加之诠释分析如何使幼儿很好的发展一、“泛灵”心理世界著名的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泛灵心理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宝宝们抱着布娃娃哄它睡觉、对着小树说话就是“泛灵”心理在起作用我们可以将“泛灵”心理同移情结合起来,培养幼儿的爱心泛灵”心理是幼儿的一种特殊心理,是他们思维力、观察力和认识力低的一种表现幼儿年龄小,生活阅历太少,谈不上什么生活经验,他们多半是从事物表面的形状去认识事物、认识别人的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物而移情是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欣赏和理解别人的感情,替别人着想我的亲身经历就是,干保育工作的我对孩子送碗时很用力的摔到水池中,一开始是劝告不要这样做,结果效果不佳,后来想了个办法,在一次午餐前夕,我没有照例去取消过毒的碗筷,而是和小朋友们说:糟糕了,我们今天不能吃饭了,因为刚才碗筷都疼的去看医生了小朋友们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我继续说道:刚刚碗筷已经去从大夫那里看过病,包扎好了,但是需要小朋友们今后好好对待它们,要轻拿轻放,尤其是在送碗的时候一定要轻轻的放进水池里,小朋友们能做到吗?“能”孩子们齐声的说道。

      这次的效果很明显,不管是碗筷连摘自己的小水杯时动作也轻了很多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不会训斥孩子,而是运用孩子的“泛灵”心理和移情对他们进行了爱心教育,来纠正孩子一些比如不爱惜玩具、撕书等不良行为,效果同样明显实践表明,幼儿对于会活动、有生命的东西,如小猫、小狗、拖拉机等,更容易产生“泛灵”心理抓住这一点,将物拟人化,也是向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的效果好,并培养了孩子的爱心二、幼儿的注意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道:“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如果不打开这扇大门,人们就无法学习,也无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幼儿的一切智力活动,甚至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参加才能得到发生、发展和形成幼儿注意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幼儿聪明才智的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让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心情愉快,兴趣浓厚,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往往是目的、任务明确,所以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很容易集中,前苏联的比都霍娃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要求幼儿把各种彩色的纸条分别放在颜色相同的盆子里,比较在游戏中与单纯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幼儿的注意,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持续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而在单纯完成任务情况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

      因此应让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导幼儿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地观察,区别物体的各种各样性质,以此训练儿童的注意力2.充实幼儿的生活的内容我们对于熟悉的东西,注意力往往要集中一些因此我们要不断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让幼儿的头脑中储备更多的经验,这样他的注意力相对也要集中要注意不断扩大幼儿的生活内容与认识领域,让幼儿在获取知识中发展各种兴趣,培养注意力比如,可以带孩子一起参观展览会、博物馆、天文馆、画展,游公园,逛动物园,边看边玩边问边答,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如在逛公园时,看到小白兔可以问孩子:“小白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小白免的嘴和小花猫的嘴长得一样吗?”“大象的鼻子能干什么”等等幼儿接触的范围越广阔,他们的兴趣就会越广泛,注意的范围也就越扩大3.多让孩子做一些目的与要求明确的事,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最有效的注意,要培养这一注意,必须首先使幼儿明确任务,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行为服从于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注意的事,使孩子能不断积极、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如晚饭后,爸爸可以要求孩子:把小凳子擦一擦,并且必须把每条腿擦干净,孩子做完后,爸爸妈妈要检查完成的情况。

      做得好,给予鼓励,做得不够的地方,要让孩子重做如果经常这样要求孩子做事情,既使平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坚持性差、粗心大意的孩子,也自然会聚精会神地努力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在提出任务和要求时,一次不要过多,既让孩子注意这个,又令他注意那个,反而会使孩子注意难以集中小班的孩子更多的是能够理解单一的指令,如:到教室里去拿个椅子来对于那些复杂的指令,他们就不能做到了4.创造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幼儿常常会因无关刺激物的干扰出现注意分散的现象,因此,要清除环境中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尽可能隔绝一切外来的“刺激”如在幼儿练习计算,搭积木或看画书时,就应关闭电视机,停止不相干的谈话等,排除一切可能分散幼儿注意力的因素,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发展其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三、.磨练幼儿的意志与耐心根据家长反映以及观察幼儿在园表现,小班幼儿常常出现:不能坚持玩一个玩具,而是拿拿这个,碰碰那个、任性、经常容易哭、看电视时一会坐着,一会站着、咬手指甲、不能如自己的愿望时就打滚耍赖等等这些都是宝宝缺乏耐性的表现  缺乏耐性的孩子会出现3种倾向:过度的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 这是缺乏耐性儿童的最大特征。

      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等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不过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反而会使性子、发火  依赖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难的问题,便丧失了独自解决问题的意志,转而向别人求助,这种依赖性会使宝宝渐渐变得意志薄弱  散漫性 注意力低下没有耐性的宝宝做事肯定没有持久性,因而会显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时,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  鼓励孩子多玩动手操作游戏,以此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动手操作的游戏最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从而培养毅力例如玩套叠玩具和拼图,初学时可用简单的,2—6块的简单拼图更适合低年龄段幼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让孩子拼复杂贴图和积木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能处长到45—60分钟  最后,动手和克服困难是培养耐性和毅力的主要条件,父母选择的玩具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但也得易于克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太难超过孩子的能力,孩子会失望而失去兴趣所以选取材和背景都十分重要的 结束语:无论什么方法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还是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以及耐心都需要家长和幼师首先付出爱心和耐心,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空间,慢慢的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让孩子的身心同时快乐成长 红桥区西北角幼儿园 高颢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