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词解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548816312
  • 上传时间:2024-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政治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词解析一、名言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 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8、“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9、“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解析]列宁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模式,如逻辑格式等10、“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11、“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启膀上[解析]牛顿的这句话表明了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1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1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1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来指导实践的进程;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③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15、“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解析]这句话表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这句话里的“基础” 指的就是实践16、“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解析]这句话说明了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感 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17、“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说明了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18、“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这句话 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19、“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解析]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非理性因素的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 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20、“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认识受实 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1、“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解析]这种命题的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又如,“有用即真理”、“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等都是主观真理论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22、“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 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的标准23、“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24、“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2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了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6、“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 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27、“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形态更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28、“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体现了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①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②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③革命能改 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④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9、“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30、“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解析]马克思的这话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 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31、“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解析]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 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32、“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 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了: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②人的自觉选择 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③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33、“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 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34、“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解析]这句话说明了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这表明任何一个时代 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因此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35、“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3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解析]这句话表明: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 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37、“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解析]黑格尔的这句话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38、“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解析]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 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39、“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解析]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 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4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解析]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4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解析]王充的这句话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4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解析]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第 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原卷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四川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届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物理Word版.docx 山西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监测政治(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原卷版).docx 广东省西浦教育集团外国语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开学考)化学(原卷版).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原卷版).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 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答案 Word版.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Word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