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以广州大学城为例.docx
7页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摘要:基于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状况,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实际,探讨了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参考文献4关键词: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1 引言发挥高校集合优势,共享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是我国建设大学城的理念和根本目的但我国大学城10年的发展情况却是绝大部分大学城只做到了几所大学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资源共享的规划和愿望并未很好地实现广州大学城2004年9月投入使用,10所学校进驻,现有80多个学院,200多个专业,学生人数近15万名,是我国目前最大、运作得较成功的大学城关于广州大学城的资源共享,信息时报曾报道“(广州)大学城是一个全开放的校区,高校间实行高度设施共享,学生可以跨校选课,可以学分互认,学生持有“大学城一卡通”可以走进岛内的任意一个校区借阅图书……”[1],南方日报亦提到“大学城不设围墙,师生们将可以共享图书馆、实验室、课程和师资”[2],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也刊文指出“大学城内,教师可以实行校际联聘或兼职,学生可以跨校选课,图书馆、体育运动设施、实验室等可以校际共享并对社会开放……”[3]。
但从5年多的实际运营情况看,广州大学城内的协调管理目前仅仅解决了大学城内的治安、交通、卫生等表层问题,深入到教育机制的协调与管理可以说远远未到位各学校之间交流、沟通甚少,师生能真正共享的只是拿着自己的“大学城一卡通”卡在各学校的饭堂吃上一顿饭而已[4]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方面,不仅各校自建了自己的图书馆大楼,而且人员无交流,设备、文献信息资源的购置各自为政,文献资源共享了无踪影,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之路任重而道远2 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存在问题分析大学城的建设,拉近了大学城内图书馆地理位置距离,并为其创造了网络环境等方面有利条件,但为什么共享之路举步维艰,与规划设计的目标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存在下述问题2.1 政府宏观调控缺乏对于大学城建设,各地方政府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给予了极大支持,但对大学城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地方政府却普遍欠缺必要的主导、调控以致有人认为,虽然大学城资源共享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很多,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政府对大学城未来发展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放任学校自流广州大学城成功建设并成为国内大学城龙头而闻名全国,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功不可没,然而在广州大学城继续发展问题上,却是政府调控乏力,配套政策不到位,以致在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方面,虽说作了科学的规划设计,但学校入驻后,却因缺乏必要的行政引导,更缺少具体的指引,致使广州大学城内的各高校,虽然入城成为“近邻”,但共享意识并没有得到提高,教师资源、文献资源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基本空白。
2.2 学校合作意愿不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画地为牢,处于自然隔绝和封闭状态,图书馆相应地各自为政,建设和服务实行自我保障模式大学城的建成使用,虽然为入城高校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然而过去存在的过多关注自身利益,不从整体利益出发的观念并无大的改变,导致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无法打开僵局广州大学城首批进驻的10所高校在2004年7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座谈会上,纷纷表示将以广州大学城建设为契机,提高教学水平,争创一流高校但遗憾的是,他们谈及的是学校“本位”问题,展望的也是各自的未来,对广州大学城协调管理、整体发展等问题却无人关注,各学校合作意愿不强,大学城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并没有充分体现相应地,各校图书馆入驻大学城后,依然单打独斗,资源建设继续是“大而全”、“小而全”,力求自给自足,共建共享意识十分薄弱2.3 存在地理空间阻隔与入城之前相比,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理论上高校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开展共享非常便利但就师生读者个人而言,要想充分利用大学城内各校图书馆资源,依然存在空间障碍,毕竟大学城地域范围过大广州大学城占地高达43.3平方公里,现使用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也多达18平方公里,即使相邻两个学校的直线距离也在两公里以上,这就意味着大学城师生利用别校图书馆资源,最近的起码要到两公里以外,单程、不转车至少要支付1元甚至2元公交费。
由此,使用别校图书馆资源,除浪费时间外,还要承受一定经济负担,学生尤其贫困学生出于共享成本考虑,肯定会作出能少用尽量少用,能不用尽量不用别校图书馆资源的无奈选择2.4 软件系统存在障碍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必须解决自动化管理系统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五花八门的管理系统软件应用情况,是高校图书馆实行文献资源共享的一大障碍,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亦然广州大学城10所学校图书馆现使用深圳大学开发的SulcmisⅢ系统、深圳图书馆开发的ILASⅢ系统、南京汇文公司的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美国Horizon系统以及以色列的Aleph 500系统5种不同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它们的功能和具体操作并不相同,有的差别还很大,给广州大学城全方位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带来了网络困难3 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对策探讨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是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得到妥善解决,需要各高校协调合作,也需要政府介入进行调控3.1 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协调机构中国大学城的规划兴建,招商引资,均由政府出面协调和解决,致使今日的我国大学城,不但是一种教育概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概念,在建设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方面,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
在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推动、实行问题上,除要求进城高校真诚合作之外,还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发挥调控作用,对大学城资源共享进行统一领导和协调只有这样,大学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才能走出困境,健康发展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分属不同层次的10所学校,要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工作顺利进行,政府必须介入,进行必要的监管甚至是干预,要协助大学城建立共享协调管理机构,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协调而且从“权威性”方面考虑,协调机构应由广东省教育厅和省高校图工委及城内各高校共同组建,建立一个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主管图书馆业务的学校负责人和图书馆馆长以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权威机构,只有这样,协调机构才有感召力,才有权力制定相关法规和实施措施,必要时才可能通过行政干预等方式规范各馆行为3.2 更新观念,积极支持共享自我国大学城陆续投入运营开始,就有不少有关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文章见之于各类报刊杂志,许多文章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但从现实情况看,各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却难以到位,其中原因,与大学城各学校过多关注自身利益,没有从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大学城发展目标考虑有很大关系可见,实现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必须要有观念的更新,对共享持积极态度,否则,再好、再优秀的方案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广州大学城实行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意义,各级领导了然于胸,共建共享可以带来的好处,大家也心知肚明,但为什么真正实行起来,学校却又患得患失,出现抵触情绪甚至阻止行为,究其原因,是各高校依然死守着封建保守思想,没有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各自为政,独占资源的传统观念因此,无论是图书馆自身,还是高校领导以及政府决策部门,都应增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彻底消除陈旧传统观念,尽快结束图书馆自我封闭,各唱各调状况,早日树立广州大学城“大图书馆”意识,将各图书馆联合为一体,加强馆际协作,依托全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提高大学城整体信息保障能力3.3 制定必要法规,完善政策导向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涉及各方利益,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保障,法制条件是包括大学城图书馆在内的所有图书馆实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必不可少的,但只有政府才有这方面的号召力,也只有政府才拥有颁布法律、制定法规权利因此,作为大学城建设者和管理者的地方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制定法规,完善政策导向重任,制订出台相关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制度、法规和条文细则,使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运行与发展有一个完善的政策环境。
为此,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必须尽快制定出台诸如《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条例》一类的条例和规章,对参与各方可享受权益和应尽义务,文献资源共享实施制度,馆际互借具体规则等进行明确规定,规范文献资源共享参与图书馆的行为,推动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合办馆,实行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3.4 投入共享资金,提供经费保障缺少资金投入,没有经费保障是我国各类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迟迟不能有效开展或者即使开展,但难以深入的一大障碍,因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的组建、运作、发展过程中“协调采购、联合编目、编制联合书目、整体建设数字图书馆”等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更换统一等都需要资金支持为此,政府对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予以专项财政拨款,必不可少我们实事求是地说,以广东省、广州市政府财政实力对于广州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应该不是难事,只要广州市政府有当年投入100多亿元专项经费对广州市民居外墙进行“穿衣戴帽”,以促进广州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以及近期投资近100亿元进行河涌整治等的胆识和魄力,有仅2002~2003年两年时间,广东省财政提供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850万元专门建设经费的举措,相信广州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实现指日可待。
3.5 构建互惠互利的共享机制实践证明,没有妥善解决好利益共享机制是制约我国地区性图书馆资源共享活动发展的一个原因,而且是较大的原因推行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在现行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下,应该承认各馆利益上的独立性,正视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利益分割问题,建立共享激励机制,互惠互利,奖勤罚懒广州大学城首期进驻的10所高校图书馆,分别隶属于层次、类型和规模不同的高校,经费来源途径和投入数量不同,人员素质、自动化设备、技术力量,尤其是各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基础等方面有较大差别,存在共享资源不对等、能力有差异情况由此,只有构建科学的互惠互利共建共享机制,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各高校图书馆之间才可能有心甘情愿的、实实在在的文献资源共享实行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还需要各学校图书馆切实做好“构建大学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协调采购中心,合作编目,编制联合目录,统一管理软件,整合电子资源,创建大学城数字图书馆协作网站”等专业基础工作,因篇幅所限,不作展开参考文献:[1]广州大学城昨开城开学前十问广州大学城[N].信息时报2004-8-31.[2]加快推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推进六方面创新[N].南方日报,2004-9-15.[3]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等.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5):94-96.[4]曾荣.广州大学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分析[J].咨询与决策,2005(12):87-89.作者简介:卓毓荣,副研究馆员,现在广州大学图书馆工作 广州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