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送元二使安西》3.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48805657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不能理解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情感2、 使学生受到祖国文化的感染,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见面礼——一首流行歌曲,一首唐朝的流行歌曲播放《阳关三叠》)师:这首歌名叫《阳关三叠》,又叫《渭城曲》,取材于唐诗的“压卷之作”——(板题)《送元二使安西》。

      齐读所谓“压卷之作”就是艺术成就最高的,经典之作板书:经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吟诵经典二、解诗题,知作者1、师:再读课题生:(齐读)2、理解课题师:大家想想,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知道诗题是什么意思呢?生:看书下的注释师:很好,你真会学习结合书下的注释来学习是学习理解古诗文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给大家10秒钟时间,借助教材第74页下面的注释,看一看关于题目你都知道了什么?(相机抓住教学点)生:我知道了这是一首送别诗师:送谁?生:送元二师:元二是谁?生: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生:元二要去安西师:安西在哪?生:(结合书下注释做介绍)师:元二去安西干什么呢?生:出使师:(简介唐朝时出使的意义)师:诗题连起来就是......生:(一起说)3、 了解作者 师:“送元二出使安西”这个句子不完整啊缺少了什么?生:主语师:那应该这么说?生: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师:谁知道王维呢?生:(交流王维的资料)师:在这里,我们尤其要记住的是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他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理解了诗题的意思之后,我们再来齐读一下课题三、读诗句,品韵味 1、出示自读提示:字音准确,节奏清楚师: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如画般的古诗按要求自读古诗,想和谁读就和谁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到自己满意为止2、生按要求自读古诗3、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生:(朗读古诗)师:我觉得有两个字的字音他读得非常准生:朝和舍师:(询问读古诗的学生)这个字你为什么读zhāo?生:因为书下有注释,朝雨是早上下的雨,所以读zhāo师:你看,看书下的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意思,而且还能让我们知道怎么去读古诗所以,注释真的很重要再找一名学生读诗,全班齐读)4、师生合作读诗师:刚才我们是在读诗,字正腔圆但是古诗应该是用来吟诵的,想要吟出韵味,诵出味道,就要读出古诗的平仄按照现代汉语拼音的声调来说,平就是一声、二声,仄就是三声和四声读的时候要注意平长仄短不过,古诗中又有1、3、5不论,2、4、6分明的说法,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吟诵古诗1、3、5的字音读起来轻而尾音长,用起伏较低的曲线来表示,2、4、6的字音响亮尾音悠长,用起伏较高的曲线来表示,最后一个字音要延伸出去读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师范读)师:我们一起边做手势边读古诗师生齐读)师:谁愿意试一试?(2、3名同学)再来齐读四.解诗句,悟诗情1、理解第一、二句(1)、 师:这就是吟诗,要吟出感觉、吟出味道来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送别时的景是怎样的?谁来读读有关诗句?(2)、指名汇报并相机出示第一、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师:刚才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朝雨和客舍的意思分别是?如果要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我们还得知道哪个词的意思?到哪里去找?生:书下注释4)、师:很好,看来大家都会自己学古诗了其实,有时候书中的插图也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和插图与同伴讨论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5)、指名汇报师:从这两句诗里我们知道作者描写了哪两种景物?(相机板书:朝雨 柳)(6)、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这是渭城的一个早晨,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里透着清新,被细雨滋润过的道路显得洁净环绕客舍四周的柳树,经春雨的清洗,越发显得青翠嫩绿多么生意盎然的清晨啊这哪里是一句诗啊,你看到的分明就是.......(指名回答)生:是一幅画师: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王维的作品?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好,那我们就读一读这如画的诗句7)、师:我们从王维的这两句诗中仿佛看到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水墨丹青但是,这一切在王维和元二看来却是另一番心境雨后 的早晨,带着丝丝的凉意这渭城的朝雨啊,润湿了伸向远方的弯弯小路,润湿了依依垂柳,润湿了青青客舍;这渭城的朝雨啊,滴落在两个依依惜别的友人的心里,润湿了......(随机找学生回答:两颗依依惜别的心生读诗句)在两位友人的眼里,这哪里是什么渭城的朝雨啊,分明就是上苍触景生情,感伤两个人的离别,黯然垂泪师暗示生读第一句诗)师:诗人笔下的景物也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2、理解第三、四句(1)、师:就在这细雨如丝柳色青青的早晨,元二就要启程出发了他要去哪里呢?生:安西师:(出示课件:渭城、阳关和安西的地形图)(讲解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同学们请看,这是渭城,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这是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这是安西,在新疆的库车县附近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按照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元二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安西呀!(随机找一同学)听到这些,你觉得元二此行怎么样?生:路途太遥远了。

      师:是啊,友人一别就是千万里之外啊,所以王维劝元二(出示第三、四句诗)生:(读诗句)师:(板书:更尽)师:但是,你可知又岂止是路途遥远这么简单啊!(出示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的画面)这就是当时阳关以西的情景,目之所及的是茫茫大漠,漫天的黄沙,除了无尽的戈壁就是满目的荒凉看到这些,你觉得元二此去会怎样?生:路途艰辛师:王维又劝元二......生:(读诗句)(找三两个人读、齐读)师:如果你以为元二此去所面临的困难仅此而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唐朝著名诗人岑参曾经有诗描写过阳关以西的荒漠:(出示: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师:(随机问学生)读到这些,你觉得元二此行......,(读诗)元二此去......(读诗)师:王维与元二都深知此行艰辛,所以王维劝道......生:(齐读三、四句)(2) 、师:心中纵有千般不舍,却怎奈离别万般无奈于是,王维再一次举起杯,劝到:(课件出示:元二啊,此行 ) 你就是王维,这时你会对你的挚友元二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写字正确的姿势,字要写字两条线中间,行款整齐、大小匀称 生:(想象,写句子)师:(展示学生写字的格式)师:(找同学读自己写的话)(预设)生1:元二,此行,我们可能很久都不能相见,但我会想你的。

      你路上可要小心,注意安全呀!师:最后一定要把这句话写上引读三、四句诗) 生2:元二,此行,不知何日才能回来,记住多给我写信呀!(读)生3:元二,此行,这一路上只有你一个人,我又不能陪在你身边照顾你,你可要注意身体呀!(读)师:千般不舍,万般无奈都化作了一句话(齐读)师:就这样,王维和元二喝到了什么时候?喝了多久?生:(师相机引导)喝到早上,整整喝了一宿师:是啊,整整喝了一宿啊!王维为什么一杯又一杯的劝个没完啊?生:(预设)不舍得让元二走,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师:对于王维来说,劝元二“更尽一杯酒”,不只是想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更是有意地延迟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因为我知道此行.......(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我知道此行.......)生:(预设)因为我知道此行路途艰辛读诗句)生:因为我知道此去凶多吉少读诗句)师:因为我还知道,现在我已经56岁啦,当你历经千辛万苦,凯旋而归时,恐怕我已经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而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5年后就病逝了,所以渭城一别,即是永别师:再读出示古诗)生:(齐读)师:来,喝了这杯祝福的酒喝了这杯不舍的酒喝了这杯永别的酒生读诗)(3) 、师: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向西而行,走出了阳关,其实它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渭城在东,阳关在西,元二是出了阳关向西而去,也就是从“西面出去”;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凯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返回渭城,是由西而回,就是从阳关“西面出来”。

      所以这首诗也可以理解成: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  由西而归,出了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细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师:犹记当时杯杯酒,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老友不在了,送别之景恍如昨日生读全诗,后两句重复)师:所以,这首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诗人成功的跨越了时空,采用倒叙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西出阳关”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一语双关这就是这首诗之所以千古传诵、传为经典的原因之所在五、升华情感,总结提升师: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晨,王维在渭城送别好友元二,真情流露,创作了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生:(诵读全诗)师:一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经典,诵读经典,向经典致敬生:(诵读全诗)师:若干年后,当你和好友分别时,你会想起这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生背诵全诗师: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除了友情,还有亲情、师生情等,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份真情吧不舍:更尽 经典 景语:朝雨 柳 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西出阳关 唐 王维 情语:伤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