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化学(解析版).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598775511
  • 上传时间:2025-0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0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淀区高一年级练习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7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I127 Ba137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第19届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采用“轻量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利用CO2制备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获得“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B. “零碳甲醇”燃烧不会产生CO2C. “废碳再生”是化学变化D. 亚运会主火炬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A.不锈钢是合金,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B.甲醇燃烧不会产生CO2和水,故B错误;C.CO2制备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有新物质生成,“废碳再生”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采用“轻量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故D正确;选B。

      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NaOH溶液 B. 溶液 C. 蒸馏水 D. 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和浊液都不具有此性质,NaOH溶液、CuSO4溶液、蒸馏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均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选D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水 B. CO2 C. NaCl溶液 D. KOH【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水是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及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化合物,其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因此属于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是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D.KOH是碱,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D符合题意; 故选D4. 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A. 有刺激性气味 B. 黄绿色气体C. 难溶于水 D. 能与氢气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A不符合意图;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B不符合题意;C.常温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描述不正确,C符合题意;D.氯气能与氢气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NaHSO4属于酸 B. NaClO属于盐 C. SO3属于氧化物 D. NaOH属于碱【答案】A【解析】【详解】A.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钠离子和氢离子,属于盐,不属于酸,故A错误;B.NaClO是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B正确;C.SO3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NaOH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D正确答案选A6. 下列物质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A. 稀硫酸 B. 稀硝酸 C. 硫酸铜溶液 D. 浓硫酸【答案】D【解析】【详解】A.稀硫酸和铝反应,不可用铝制容器盛装,A不符合;B.稀硝酸和铝反应,不可用铝制容器盛装,B不符合;C.硫酸铜溶液和铝反应,不可用铝制容器盛装,C不符合;D.常温下铁、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阻止内层金属进一步被氧化,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D符合;故选D7. 下列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A. Na2O2→O2 B. FeCl2→Fe(OH)2C. NH4Cl→NH3 D. Na2S→H2S【答案】A【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Na2O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B.FeCl2→Fe(OH)2元素化合价不变,不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C.NH4Cl→NH3元素化合价不变,不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D.Na2S→H2S元素化合价不变,不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选A。

      8. 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 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B. 切割后未使用的金属钠,及时放回原试剂瓶中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 大量氯气泄露时,用沾了氢氧化钠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气和氧气混合后点燃易爆炸,故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操作,A不符合题意;B.金属钠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反应,反应放出热量,导致火灾发生,因此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丢弃在废液缸中而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稀释放热,且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不符合题意;D.NaOH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到口鼻上,D符合题意;故选D9. 下列能正确解释现象或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是A. 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B.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C. CuSO4和反应生成沉淀:D. 将Cu片放入稀HNO3中有气泡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时生成NaHCO3,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CuSO4和Ba(OH)2反应生成BaSO4、Cu(OH)2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BaSO4↓+Cu(OH)2↓,故C错误;D.Cu和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3Cu+2+8H+═3Cu2++2NO↑+4H2O,故D错误;答案选B。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 B. 、、、C. 、、、 D. 、、、【答案】C【解析】【详解】A.、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D.、、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44gCO2含有NA个原子B. 1L0.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0.1NA个Na+C. 0.1molNa与足量Cl2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D.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3NA个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常温下,44g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有NA个原子,故A正确;B.1L0.1mol•L-1Na2SO4溶液中含0.1molNa2SO4,有0.2NA个Na+,故B错误;C.0.1molNa与足量Cl2反应生成NaCl,钠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1,转移0.1NA个电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22.4L H2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选A。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NH3,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b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完成下面小题12. 用装置甲制NH3,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是A. NH4HCO3固体 B. CaCl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C. NH4Cl固体 D. Ca(OH)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装置乙中,b比a先变蓝 B. 装置丙中,产生大量白烟C. 装置丁中,试剂可以是水 D. 装置丁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14. 装置丁所得的溶液中,能电离出OH-的含氮微粒是A. NH3 B. NH3·H2O C. D. H2O【答案】12. D 13. A 14. B【解析】【分析】甲装置制取氨气,乙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丙中氨气和浓盐酸挥发的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尾气使用丁装置吸收且膨大部分能防止倒吸12题详解】A.根据反应NH4HCO3 NH3↑+H2O+CO2↑、NH3+H2O+CO2=NH4HCO3可知,加热NH4HCO3收集不到NH3,A不符合题意;B.根据反应NH4Cl NH3↑+HCl↑、NH3+HCl= NH4Cl可知,加热CaCl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收集不到NH3,B不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NH4Cl NH3↑+HCl↑、NH3+HCl= NH4Cl可知,加热NH4Cl固体收集不到NH3,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可知,加热Ca(OH)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备NH3,D符合题意;故选D。

      13题详解】A.NH3溶于水呈碱性,由于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故装置乙中,a先变蓝,b后变蓝,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NH3与挥发出来的HCl反应产生NH4Cl固体,故装置丙中产生大量白烟,B正确;C.NH3易溶于水,可以用水来吸收多余的NH3,且干燥管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C正确;D.尾气使用丁装置吸收且膨大部分能防止倒吸,D正确;故选A14题详解】若装置丁中盛放水,NH3易溶于水,可以用水来吸收多余的NH3,且干燥管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则所得的溶液为NH3·H2O ,能电离出OH-和,故选B15. 粗盐中通常含有Na2SO4、MgCl2、CaCl2和泥沙等杂质,实验室用粗盐制备NaCl晶体的流程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①中不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是A. 玻璃棒 B. 漏斗 C. 蒸发皿 D. 烧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②的目的是除去 B. ②和③的试剂顺序可以互换C. 试剂I是KOH溶液 D. ⑤中只发生反应:OH-+H+=H2O(3)⑥中用到的分离方法是A. 过滤 B. 冷却结晶 C. 吸附 D. 蒸发结晶【答案】(1)C (2)A (3)D【解析】【分析】要除去粗盐中的Na2SO4、MgCl2、CaCl2和泥沙等杂质,先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再向滤液中依次加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Ba2+,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Mg2+,过滤除去沉淀,滤液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OH-、生成氯化钠,最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操作①为过滤,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是玻璃棒、漏斗、烧杯,不需要蒸发皿,故选C;【小问2详解】A.由分析可知,②的目的是除去,A正确; B.若BaCl2放在最后面,则过量时无法除去,则BaCl2溶液应放在Na2CO3溶液前面,B错误;C.KOH溶液会引入杂质离子钾离子,C错误;D.滤液中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OH-+H+=H2O、,D错误;故选A小问3详解】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应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故选D研究小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再用其配制植物营养液完成下面小题16. 配制500mL0.1mol。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_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联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模拟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教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东北三省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_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统练(四)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甘肃省会宁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模拟试卷【有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