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doc
3页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过程和方法:通过读图观察、小组合作探讨等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学习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学习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探讨如何保持西双版纳的可持续发展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 (学生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 边陲的云南省境内,是驰名中外的 2.西双版纳地处 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 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 、 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3.西双版纳地区有 个少数民族, 族是本区的主体,该族的特色舞蹈有 舞和 舞, 节是她的新年。
4.热带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 来源为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西双版纳是除 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 和 5.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 和 ,改善了 ,促进了西双版纳的 发展二、合作提升: (分别布置各学习小组任务,组内合作把结果呈现在前黑板和侧黑板上)三、展示交流 :(各组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及时巩固1.旅游业 2.略3.热带动植物资源;民族特色风情 4.交通;商业;城市建设;房地产5.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景点未形成规模、接待未国际化;旅游市场声誉欠佳;景点生态环境压力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6.对景点进行整合改造;加强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强化旅游景点的监督和管理等7.热带季风性气候(但有热带雨林的景观)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社的业务员,任务是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
请你拟写一份宣传提纲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 (3) 五、反思板书:六、达标检测:1.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外资最主要的来源地是( )A.台湾地区 B.西欧地区 C.北美地区 D.港澳地区(2)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的工业基地的性质是( )A.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大量外地人口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原因是( )A.珠三角地区地广人稀 B.珠三角自然条件好,适宜人类居住 C.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高 D.响应国家号召(4)近几年来,台商投资的热点已经向以下哪个地区转移(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东北地区(5)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的合作中,充当的主要角色是( )A.人才输出地 B.资源输出地 C.加工厂 D.原料输出地(6)下面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特点的是( )A.当地提供土地 B.工厂由当地投资 C.样品、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来自香港,内地的工人按香港的设计加工产品 D.产品销往香港、台湾、美国等地(7)我国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A.海南岛、西双版纳 B.广东、广西C.台湾、福建 D.东北、西北(9)西双版纳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这些植物构成了(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B.高山植物垂直变化景观C.热带雨林景观 D.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10)西双版纳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 )A.窑洞 B.蒙古包 C.竹楼 D.砖瓦房2.综合题读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 (2)分析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大的原因: (3)珠江三角洲的这种变化说明了 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有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