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doc
8页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 张先梅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 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 部 16 号文件也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 认 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它对于帮助大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 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 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 技能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2.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方法, 领会社 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我国 宪法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3)素质目标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 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 义荣辱观,培养良好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2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课程设计 此课程是依照教育部的规定和“05 方案” 精神对大学生开 设的公共必修课, 是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和“05 方案” 的精神要求使用全国 统编教材进 行教学,在内容上根据高职 院校的特点,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 容进行适当整合 2.内容序化 (1)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6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6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4 2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6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4 2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4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6 2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4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8 合计 54 48 63 (2)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为指导, 进 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 观 、价 值观教育教学 难 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诚信教育教学 难点是 引导学生做到“ 知” 与“ 行” 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法制观念和法律精神教育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 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 教中学,学中做” 课堂教学:“ 我和我的祖国” 演讲;“校园不文明行为”大讨论;案例分析、模 拟 法庭等 第二课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参加美化校园义务劳 动等 2.方法手段 教、学、做相结合,充分 实现师生互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改 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教 学方法主要有推理引证法、 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专题讨论法、主题演讲教 学法、现场 演示法、归纳小结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 (备有完整的4 电子教案和课件)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教研室 专门成立了“ 心海导航”工作室,积 极开展主题活动 3.保障条件 (1)先进完备的教学资源:学院十分重视此课程,在教学资源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多媒体教室、网络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 (2)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充分体现了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承担此课程的教师共有 10 人,其中 专任教 师 7 人,校内兼课教师 3 人兼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宣传部、 团委等工作部门,都 具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课程教学经验 专任教师情况如下: 人数 年龄 学历 职称 教学时间7 人 50 岁以上 1 人, 30-40 岁 5 人, 20-30 岁 1 人 硕士研究生 6 人 本科 1 人 副教授 1 人 讲师 4 人 助教 2 人 专业教龄在 5 年以上的 有 5 人 (3)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师生交流、 爱国影片观摩、优秀毕业生访谈、社会 实践 等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价值观 教育” 的单元教学 组织实施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条5 件 能力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认识、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素质目标: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 社会价值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3.教学环节 (1)复习温故 (2)导入课程新知识——讲授新知识点(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做)-拓展延伸(问 题思考) (3)小结反馈 4.教学过程 (1)使用教学教具(苹果)导入价值这一概念; (2)运用案例(居里夫人和她的三克镭)导入对不同价值观的探讨; (3)运用视频资料(焦点访谈节目:长江大学大学生救落水儿童)展开对“怎样的人 生是有价值的人生” 的大讨论 ,通过讨论,引 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的判断 标准 (4)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让学生运用价值标准去分析它的价值,检验学生对 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 辩论式等方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 实现师生互动6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学生 实际; (2)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 (3)师生充分互动,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注重循序 渐进 6.教学方法与手段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辩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互动教学,合理利用 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和视频进行教学 (二)、教学效果 该教学团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该课程普遍受到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在 2009 年、2010 年评教评学中平均分达到了 91 分以上,其中罗双燕老师连续两 年进入学院评教评学前 10 名,喻霞老师连续两年被评为“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 师 ” 同行评价:教师互评分均在 95 分以上; 督导评价:讲授内容准确,资料丰富, 亲和力强,与学生互 动效果好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 1.课程建设: 自 2006 年课程开设以来,制定并多次修改教学大纲 、 试题库、 习题集,加 强 课程建设,建立了课件库、教案库、视频资料库, 实现了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共 享成功申报学校精品课程,有专项经费,正在积极建 设当中 2.教学形式创新: 我们充分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运用了启发式、参与式、 讨论式等多种 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有的老师边讲授边引导学生自学;有的 让学生当“ 小教师” ,7 选择适当内容,指导学生备课, 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老 师进行点评;有的担任主持, 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专题进行辩论;有的利用视频, 请学生在课堂模仿担任生活角 色;有的自己买上奖品,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有的老师还自备教学用具,在课 堂上演示 3.考核方法创新: 实现三个转变:由注重考核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考核学习过程;由重视考查 理论知识转变为重视考查素质与能力;由单一的考查形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考查 形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考核成 绩采用百分制, 其中平时成绩占 40﹪(考勤、 课堂表现、作 业和社会 实践各占 10﹪),期末考 试成 绩占 60﹪期末考 试统一命 题,灵活采取开卷、 闭卷、面试等考核方法本学期准 备尝试设立无人监考的“诚 信考场” 进行闭卷考试 六、存在的问题 “在教中学,在学中做” 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实 践而且,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 识的层面,更 应该在行为中 表现出来目前,我们虽然有社会实践教学,但 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还不够丰 富,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也不够大,今后需要在 这一方面加强探讨研究,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