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ppt
28页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的范围 1 概念 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如下图所示 2 范围 有大有小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 结构 由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构成 4 功能 进行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 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圈 组成成分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2 相互关系 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 桥梁 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 食物链 捕食链 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基石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食物 特点 起点是 为第一营养级 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个营养级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 连线 营养级 A 第一营养级 B 第二营养级 C 第三营养级 D 第四营养级 E 第五营养级 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a b c d e 生产者 5 2 食物网 概念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 形成原因 生态系统中 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植物 也可能被肉食性动物所食 特点 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 可以占据不同的 食物网分析 a 该食物网中含有条食物链 b 食物网中所含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c 图中猫头鹰所占营养级为 d 图中猫头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3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渠道 营养结构 多种 多种 多种 营养级 12 草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蛇 猫头鹰 第三 四 五和六营养级 捕食和竞争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材深挖 1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言外之意 生产者和分解者还包括其他类群 你能说出它们分别还包括哪些类群吗 生产者除绿色植物 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一些腐生动物也属于分解者 2 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关系图 依图分析回答问题 1 图中A B的生理过程依次是什么 A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B 细胞呼吸 2 图中哪些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它们是否都参与食物链 食物网的构成 其中 不参与食物网构成 1 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 图示中包括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 CO2等 生产者 绿色植物 消费者 蝉等 和分解者 细菌 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蝉是消费者 细菌是分解者 二者之间不能构成竞争关系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A 2 下图中a b c d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其中代表生产者的是 解析 a为消费者 b为分解者 c为生产者 d代表无机环境 故正确答案为C C A aB bC cD d 3 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 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 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 蛇的数量减少 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析 从草开始 到狮子结束 食物链有草 羚羊 狮子 草 斑马 狮子 草 羚羊 野狗 狮子 草 斑马 野狗 狮子 草 鼠 蛇 食蛇动物 狮子 共5条 A错误 A 4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 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甲 乙 丙 丁 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 则会引起 A 甲 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 甲 丙 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 甲 丁的种群数量下降 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 丙 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解析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所以如图所示甲 乙 丙 丁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 丙 甲 乙 丁 当乙的数量增加时 因乙是以甲为食的 所以甲由于天敌增加 数量就会相应下降 由于甲是以丙为食 也就是甲是丙的天敌 丙的天敌数量减少其数量就增加 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 乙的数量增加 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量增加 D 1 食物链变式模型的分析下面图中 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 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 甲 乙 丁 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 丁 甲 乙 图3表示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 甲是被捕食者 乙是捕食者 在食物链中 甲是低营养级 乙是高营养级 图4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 A是生产者 B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 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 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 相关生物都减少 2 天敌 减少 被捕食者数量增加 但随着数量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 种群密度还要下降 直到趋于稳定 3 中间 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举例如下 若青蛙突然减少 则以它为食的蛇将减少 鹰过多捕食兔和鸟 从而导致兔 鸟减少 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 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1 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 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 化学能 化学能 热能 呼吸作用 2 能量流动的过程 1 写出图中甲 乙 丙 丁 戊代表的内容甲 乙 丙 丁 戊 2 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通过自身以的形式散失 被同化 残枝败叶等被分解 未被利用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呼吸作用 分解者 呼吸作用 热能 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 3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 能量传递效率 指之间的比值 2 能量流动的特点 逐级递减 两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 3 研究意义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 设计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的部分 相邻两个营养级 同化量 单向流动 10 20 人工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对人类最有益 教材深挖 1 下图表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流动过程 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其摄入量和粪便量有怎样的关系 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2 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是不是全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为什么 不是 一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所消耗 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所利用 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1 2016浙江温州二中适应测试 6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 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75 200 875 1250 kJ A正确 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30 200 100 15 B正确 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 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无机盐 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错误 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都是高营养级捕食低营养级 不可逆 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D正确 A 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B 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 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 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 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C 2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 A B 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 D E 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 发育 繁殖的能量 G H I分别表示草 兔子 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J K 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A D B E C FB 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 D 解析 题图中A D B E C F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 A B 3 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E1 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和 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 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 C 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解析 图中 代表生产者 和 都代表消费者 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每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很多 各种生物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进入生物群落的是太阳能 释放出来的是热能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C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B 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 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C 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人为改变 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错误 1 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2 能量去向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定量不定时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 a 自身呼吸消耗 b 流入下一营养级 最高营养级除外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定量定时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a 自身呼吸消耗 b 流入下一营养级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d 未利用 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 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 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因此 未利用 是指在有限的时间 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 可用下图表示 1 2016新课标 5 我国谚语中的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 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 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解析 鹰迁入后 形成了食物链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鹰 据此可知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并使该树林中黄雀 螳螂的天敌 的数量减少 A错误 C正确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细菌是分解者 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 B错误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D错误 C 2 2015江苏高考 9 下列关于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 就食性而言 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 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 变色龙变化体色 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解析 蜘蛛种群密度的调查适于使用标志重捕法 五点取样法属于样方法 A错误 杂食性鸟类由于食物范围广 受环境影响较小 其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B正确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 生态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合理搭配 并非物种数目越多越稳定 C错误 变色龙的体色变化是基于和环境同步 并非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D错误 B 3 2015天津高考 1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 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 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析 由图可知 甲为个体 乙为种群 丙为群落 丁为生态系统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A错误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仍会出现上下波动 B错误 群落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C错误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无机环境的影响 D正确 D 4 2015海南高考 23 俗话说 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小虾 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 小鱼吃的小虾B 吃小鱼的大鱼C 泥巴中的藻类D 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解析 属于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生产者 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属于生产者 C正确 小虾 小鱼和大鱼都属于消费者 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 A B D错误 C 5 2015福建高考 4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