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11—1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终考试.doc
10页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① 蓝藻 ② 酵母菌 ③ 草履虫 ④金鱼藻 ⑤颤藻 ⑥ 水绵 ⑦ 葡萄球菌 ⑧ 霉菌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⑥⑧ C.②③⑥⑧ D.②③④⑧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4.两种细胞分别拥有下列特征:从表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I是原核生物,可能是蓝藻B.细胞II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两种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在相同的结构中D.细胞II在进化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I要晚5.分析一块生物组织,发现其中含有蛋白质、核酸、葡萄糖、磷脂、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这块组织最可能来自 A.蜻蜓 B.大肠杆菌 C.人 D.柳树6.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 B.共有95个肽键C.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分子质量1764 D.此蛋白质有2条肽链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②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③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都是生物体所必需的④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用现配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8.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不含b这种化合物④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⑥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⑦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A.1个 B.2个 C.3个 D.4个9.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A.XX牌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人食用B.请放心饮用XX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10.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备细胞膜实验中,为获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向血液中加入的液体是蒸馏水 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核糖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11.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顺序)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12.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膜功能越复杂,与所含的糖类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②细胞膜能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③不同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④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13.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
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 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必需的14.近日蒙牛纯牛奶被检出了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15. 在制作真核植物细胞模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模拟细胞的各结构,用下列材料来模拟细胞结构,不合理的是A.大米或绿豆表示核糖体 B.几片夹心饼干包在绿色塑料袋里代表线粒体C.用水蜜桃核表示细胞核D.用装满水的气球代表大液泡16.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K+没有影响B.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蛋白质)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17.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
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A,20 C.>A,>20 D.<A,2018.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图为将人体中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细胞正常吸水过多细胞胀破失水过多失去功能细胞皱缩缩0.9%生理盐水蒸馏水浓盐水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该现象是由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9. 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b地的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植物a生长,则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0.2 B.0.15<土壤溶液<0.3C.<0.2 D.≤0.220.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图1表示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 D.主动运输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密切相关21.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则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①~⑤:酶、蛋白质、脂质、激素、维生素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22.向猪膀胱内注入一半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 min称一次猪膀胱的重量,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下图中的 2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24.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某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25.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O6 。
如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B.耗氧少,产生能量少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26.水果储藏保鲜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低CO2、高O2、零下低温C.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低O2、无CO2、零下低温27.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别在A.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B.第三阶段、第三阶段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D.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8.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根本原因时A.消化道内食物尚未消化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C.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29.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l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3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第Ⅱ卷 填空题(55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31.(9分)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2)E不是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E1来自________,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