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mw****2
  • 文档编号:253265089
  • 上传时间:2022-0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9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 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三语文 2022.0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将人与书相并而论,早在汉代扬雄就有“书为心画”之语,并由此推断,书家的人品、学养、情怀等内在因素,会直接影响他们书法品格的高低这一论断开启了“论书及人”的先河其后,唐代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一语更是将二者的内在关系进一步强化但柳氏此言一出,该话题便被暂时搁置,这其中是何缘由呢?柳公权身处唐末五代的战乱时期,人们颠沛流离,儒家的道统思想早已被该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抛之脑后试想,儒家道统领域的书品与人品又有谁会关注?北宋时期,儒学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潮在儒家看来,书法同其它艺事诸如诗、文、赋、画等一样,为“英杰之余事”,是“雕虫小技”,“无益国家”,不能作为一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欧阳修是宋代新儒学的倡导者,儒家道统观念自然而然渗透到他的书学思想中来他曾一度感慨书家人格修养的缺失:“而今人不然,至或弃百事,敞精疲力,以学书为事业,用此终老而穷年者,是真可笑也在他看来,士人倘若“或弃百事”“但务于书”,是一种不太睿智的做法基于北宋儒学的复兴,士人对书家的人品与书品双重珍爱,且尤重人品因此,颜真卿忠烈严正的人格形象,以及筋骨独具的书法风格可谓珠联璧合,顿时在宋代书坛走红,成为士大夫心目中“书如其人”说的最佳典范,进而萌生了北宋书学中的“以人论书”观念士人基于对颜真卿等人人格魅力的格外钦佩,于是更加珍视他们的书法作品,或者说,即便他们的书法造诣不是很高,也能在书坛享有崇高的地位苏轼将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论述推向了更广泛、更细微的理论层面他认为通过发乎外端的人的容貌、言行,可直观到人的品质高下,进而类推到由具体的书作便可以观书者心象苏轼再次直接肯定了“书如其人”的观点,在他看来,书法的价值并不单单取决于作品字形的美丑,或者书家技艺的高低,更取决于书法作品内在的意趣、格调,是书家道德学问、人品素质在书作中的全面渗透倘若书家丧失了这一核心因素,其书则“虽工不贵也”黄庭坚同样坚守着人格主义论书观,但他将“人”加以推衍,在书家人格、品操的基础上,又将书者的胸次、学养与书品相互观照。

      黄庭坚通过自己尚“韵”的书学观念来阐发“以人论书”的书学思想,而这里的“人”的概念已超越了单纯的品格标准我们知道,书法最忌一“俗”字在黄庭坚看来,“韵病”与“韵胜”是书法“俗”与“不俗”的表现,书法能否以“韵”胜,自然以“脱俗”为先,而如何脱俗,则强调人格与学养的修炼、艺术与人格的统一另外,北宋书家在书法的品评中经常将形容人的外观以及品格风神的词汇借用来比喻书法,进而开启了“以人喻书”的品评思潮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一文中指出“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将书法的书体形象“人性化”这种“以人喻书”的方式,应该说是“以人论书”观念的自然延伸摘编自陈培站《颜真卿与北宋书坛的“以人论书”风尚》,有删改)材料二:“清心寡欲,字也精神”诸如此类之言广见于先贤的书论、诗词之中,王右军书法平和简净、道劲天成,清人李瑞清颇为自信地认为:“学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决非胸怀卑污者而书能佳,此可亦断言也唐代颜真卿行书用笔凝重敦厚,点画沉着劲健,结字丰腴开朗,朱长文说:“颜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临大节而不奇也相反,历史上一些行为不端,品格不正或在个人人生实践中有偏差、错误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艺术水平很高,却颇受指责。

      元代书法家赵孟频,因身为赵宋皇家子弟,宋亡后仕元,认贼作父,其书作虽有“仪凤冲霄、祥云捧日,上下五千年,举无其匹”之誉,但也微辞不少,是因为赵.孟類“心术坏而随之也”书法艺术风格受人的性格、气质及时代的影响,而艺术水平的优劣高下,则取决于多种因素书法家学识、阅历,其它艺术门类诸如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修养,书法家书写时的环境、情感、笔墨纸张性能相适应的程度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含情调于纸上,才得以穷变态于笔端黄山谷晚年“居开元寺之怡偲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环境的影响使黄氏大草臻于其妙除此以外,笔墨还受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产生于盛唐时期的颜真卿书法,风格独具,统领风骚,这当然是与颜真卿正直、宽厚、忠诚的气质性格分不开的,也和当时安定的社会政治形势、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崇尚丰腴肥美的审美风尚有很大的关系赵孟類在中国书法史上比肩二王,齐名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为元代书坛主坫之人,他艺术水平最高的行楷书,用笔精巧,纤浓合度,点画肉不没骨、筋不外透,结字婀娜茂密,通篇温润闲雅,虽乏雄浑之气,却也极尽秀柔之美如果因其人没有骨气、宋亡仕元而否定其书,那是不公正的。

      摘编自庄桂森《浅析书法艺术欣赏中的“以人论书”》,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关于书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依次经过“书为心画”“论书及人”“以人论书”“书如其人”“以人喻书”几个阶段,且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B.北宋时期,儒学复兴士人对书家的人品和书品非常珍视,且尤重人品,使得北宋出现了一大批书法造诣不高,却享有崇高地位的书法家C.苏轼在前人基础上进-步阐述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他认为个人的品质、道德比书法的技艺更重要,若这一核心因素丧失,书作则“虽工不贵”D.颜真卿书法风格独具,统领风骚,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如果不是因为颜真卿嫉恶如仇、正义凛然,他的书法将不为称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末五代时期,儒家道统思想被冷漠对待,书品与人品不受关注,说明儒家关于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论述并不被大家认同B.在儒家看来,书法只是“英杰之余事”,不能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正如唐代李嗣真《书后品》所言“德成而上,艺成而下”c.在黄庭坚看来,书法要“脱俗”,书家还需拓宽胸次、提升学养,这种人格主义论书观丰富了“人”的概念,这方面比苏轼的论述更加深入。

      D.“以人喻书”是将书法的书体形象“人性化”,告诉我们书法艺术与人的形神有着内在联系,进一步丰富了“以人论书”的观点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名家的论述不能证明材料一中“以人论书”观点的一项是(3分)A.“已若善篆,何自而手与笔俱正?’日:‘心正而已’”B.“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C.“人品的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评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以讲书画之道D.“柳公权日:‘心正则笔正’ 余今日:‘ 人正则书正,故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4.有人说材料二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观点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5.“以人论书”观点对艺术工作者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保卫延安(节选)杜鹏程全纵队的人马渡过黄河,由东朝西,直向延安方向进军敌人飞机顺着窄狭的山沟扫射、.轰炸,想阻止我军前进战士们在敌人飞机扫射的时候卧倒,飞机转过去的时候又爬起来走卧下去,爬起来...他们就这样行进,一直到天黑,才算平静下来战士们经过通夜急行军,三月十八日路过延川县境,这里离延安一百八十里,可是满眼都是战争景象。

      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在转运公粮,老汉和妇女们在坚壁东西路岔上、村口边,儿童们在放哨一队一队的自卫军东来西往,他们有的背着七九步枪,有的扛着红缨枪, 大约是到什么地方去参加演习的敌人又要在这里杀人放火了!”第一连连长周大勇心里充满激愤陕甘宁边区这片山地,东西七八百里南北八九百里,可是大城小镇、沟沟渠渠,周大勇差不多都到过他和陕甘宁边区的老乡,一块度过很多艰难的日子他在无定河边给老乡们割过庄稼送过粪;在延河畔,老乡们也给他讲过陕北土地革命的故事如今,周大勇又踏上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又向延安前进可是,这次回来跟往回不同,因为战争的火在陕甘宁边区烧起来了,而且就要烧到党中央住的延安这些想法从周大勇的脑子闪过时,惨厉的痛苦和愤怒,就煎熬着他的心他曾经出生入死,在战争中看见过许多悲痛的事,但是,他从来也没体验过他此刻所产生的激动感情三月十九日,太阳刚爬上东山头,部队就进到延安正东百十里的大川里川道里尘土滚滚,拥挤着撤退中的人、车辆、毛驴和耕牛牲口驮着粮食草料,车辆上装着家具、纺线车和盆盆罐罐有的车辆上,还有只猫睡在家具旁边人群中,很少看见中年男人或是年轻小伙子,他们有的去给自己部队带路,有的去抬担架,有的去运粮,有的手执武器去保卫家乡。

      只有妇女们,背着孩子,挑起全家人的生活担子去逃难;老太太们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抱着鸡,手里还拿着舀水的木瓢小孩子们,有的扛着放羊用的小铁铲,后面跟着一条狗;有的背着书包、木刀老汉们,有的背着农具,有的挑着被子、衣物....有些人,谁也不和谁说话,谁也不看谁,仿佛向来就不认识他们满脸是尘土,看来,又熬累又难过!有些人,一会儿回头望延安的天空,一会儿又望路两旁的田地和山坡平时,人们很少注意这身边习见的事物,很少注意这黄土山岭、红土山沟和那家乡上空的云彩如今,战争来了,人们要和这一切分别的时候,便觉得,往日那难得的时光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许多美好的事物也没有努力去理解它这些逃难的群众没有看见自己队伍的时候,都很惊慌;待看见了自己部队的时候,便坐在路边不朝前走了照他们想,部队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敌人收拾了,战争就结束了,太平日子就又过起来了背着孩子的妇女们,脸上显出喜盈盈的气色她们都叽叽咕咕地议论起来了:“啊,瞧呀,咱们的人马多稠不怕,不怕,天打五雷轰的白军来不了!”“不怕了,瞧!咱们从河东调过来几十万人马周大勇想:“几十万?一共才五千多人啊!”他在战争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人们往往根据他们的心愿,编造或夸大一些矛盾而可笑的好消息以求得安慰。

      他边走边问:“老乡,敌人还远哩吧?“远哩?人家说,敌人到了咱们延安城啦!依我想,敌人到延安南边的二十里铺啦!”“咳!你才瞎说同志,敌人离延安还有三四十里路程不妙,很不妙!”周大勇感觉到,老乡们说的这些互相有很大出入的消息,给他带来一种沉重的压力又问:“老乡,不是说你们早就撤退了么?怎么,你们还挤在这里?”老乡们乱噪噪地回答:“穷家难离,热土难舍嘛!”“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嘛!”“这一阵说不来啦!乡长同志天天劝说,叫我们走远处安家我们可又谋划:咱们的队伍还能叫白军占咱们的延安,反正几天工夫仗就打完了,我们也就回去了周大勇的脸色阴暗暗的他一面走,一面给老乡解释:要准备长期打仗路上拥挤得走不动旅首长传下命令:“部队靠右首的河边走!”前边部队掉转方向朝河边走,后边部队拥住了周大勇在一辆大车边停住脚车上有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躺着呻唤他是在来路上,敌人飞机扫射时负伤的这个孩子身边,躺着一个咽了气的女人周大勇问了一位老乡,知道这个女人是在前边十来里路上,被敌人飞机扫射死的周大勇的眼光从老乡的大车.上移到战士们的面容上,战士们都直望着前方,像是不忍看身旁那辆车.上的惨情!一群跟上大人逃难的小孩,挤到队伍中间,拉着战士们的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