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群组阅读”绘本建构低年级儿童阅读新模式.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207864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群组阅读”绘本建构低年级儿童阅读新模式当前,绘本已然成为低年级儿童阅读推广的“主打书” ,并以其独有的优势,俘获了儿童的心,也赢得了教师和家长的青睐与此同时,关于“绘本阅读教学如何开展”的话题,也一度成为专家、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议题 笔者长年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较早便开始了低年级儿童阅读推广的工作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尝试、摸索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在一次低年级儿童阅读推广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准备了三堂“同课异构”的绘本阅读课――《我讨厌书》 巧合的是,三位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大同小异, “异构”的痕迹极不明显当时,坐在身旁的教研员突然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绘本阅读教学和语文阅读教学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的确,绘本阅读教学一定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但这本质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而绘本阅读不是必须承担这些任务的,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 ”现在想来,这样的回答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1. 绘本阅读教学真的只要培养兴趣就够了吗 从最初接触绘本阅读到当下绘本阅读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绘本阅读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但仅仅读起来真的就够了吗? 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阅读热情被点燃起来后,教师是否应该引领学生走向更高的阅读层次呢?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如果说兴趣的激发更多的是促进阅读习惯的培养,那么,阅读能力的提升如何加以推进? 2. 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正在遭遇什么 反观自己和周围身边同事的绘本阅读教学,除了常规的讲述,我们也会关注一些阅读策略的引导,比如如何阅读封面,如何关注画面细节,怎样享受预测的乐趣,等等对于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我们也会加以利用,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总而言之,我们也在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做着努力但是,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僵局,就像前文所说的“同课异构” 其实,大部分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会走这样一个基本流程:“读封面――关注作者、奖项――读扉页――读正文(读画面细节、猜故事情节、演一演、编一编等)――读封底” ,哪怕顺序略有调整也是大同小异 是不是绘本阅读就只能有这样一种模式?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更多的是针对单一的绘本,内容上缺少一个相对完整、相对丰厚的阅读体系,形式上也陷入了一??僵局,需要寻求变革 一场“教研”擦出的火花 又是一次儿童阅读推广研讨活动,我第一次听到了“群组阅读”这个词眼,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低年级群文阅读的魅力执教教师将以“三只小猪”为母题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绘本汇集起来,引领学生通过多种策略阅读,深入感受“三只小猪”的形象。

      学生在不断的比较阅读中发现故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种策略使原来单一的绘本阅读变得立体、丰厚起来,整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只小猪》是家喻户晓的民间童话,大卫?威斯纳根据经典童话《三只小猪》创作了一个三只小猪集体出逃的故事,而且逃得太远、太离谱了,竟然逃到故事外面去了,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乔恩?谢斯卡创作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也是彻底颠覆了古典童话,但视点不同,这是一个“大野狼版”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臭名昭著的大野狼要洗去自己身上的罪名,他说他被冤枉了 这样一组一个主题,多个版本的“群文” ,无疑让学生们觉得新鲜而兴奋笔者觉得这就是绘本阅读教学走出固有模式的一个突破口将同一议题的绘本集中在一起,组合后让学生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可以在比较阅读中求同存异,能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群组阅读”的选文 “群组阅读”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选什么样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阅读品位与阅读教育理念当教师选择的群组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时,首先,应该是学生有想读、愿意往下读的强烈欲望;其次,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或者读完后,有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再次,群组阅读后,学生要么对于故事角色,要么对于画面,或对于故事情节能形成更丰厚、立体的认知,否则群组选文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尊重儿童的阅读视角应该成为“群组阅读”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 2.“群组阅读”的议题 “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在“三只小猪”这一组群文中,聚焦了一个议题――“故事可以这样讲――想象无限,故事无限 ”从一个古典童话《三只小猪》中产生一个创意,并颠覆传统童话是本组群文中另两本绘本的最大特点执教者将学生分成两队每个团队阅读一本绘本,团队合作深入阅读绘本,挖掘作者的创意,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无限创意以及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快感 如“小猪队”运用“韦恩图”的阅读策略来寻找绘本中文字、图画以及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多处创意;“野狼队”运用“对立角色椅”的阅读策略来完成绘本本身带来的辩论,通过寻找正反两方的辩论点来体会绘本的文字作者与图画作者带给读者的思考空间之后,执教者还设计了“故事创意大擂台”活动,让学生通过团队代表汇报、队员补充发言等形式,学习两个不同版本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和创意 通过这样的“群组阅读” ,学生不只是多读了几个故事,还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创作故事的意愿,达成了“创意无限、故事无限”的共识 “群组阅读”教学使绘本阅读教学呈现了无限张力。

      一个“念头”触发的行动   其实, “群组阅读”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眼但是把这个概念用在低年级儿童阅读推广中,并且有效实施的却是凤毛麟角笔者虽然也曾尝试引领学生以“文学圈”的形式阅读绘本,但那也只是局限于单本绘本阅读,从未尝试过“群组阅读”绘本的做法此次教研活动在笔者心中激起的火花,成为笔者开启“群组阅读”绘本之门的钥匙,也激励笔者开启一场“群组阅读”绘本之旅 1.“群组阅读”同一作家的作品   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绘本具有温馨、诙谐、结构曲折的故事情节,独树一帜、大胆有力,甚至可以称为“强悍”的绘画风格,深得学生们的青睐笔者选择了他的恐龙系列里的三部作品――《你真好》 《我是霸王龙》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进行“群组阅读” ,引导学生发现作家的创造风格和作品中存在的一些共性 【案例 1】: (1)借助多媒体,师生共读《你真好》 在共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绘画的特点:每一页画面色彩都特别鲜明,角色情绪和情节推进都与画面色彩紧密相连,比如开心时用黄色,遇到紧急情况时用红色,情绪忧伤低落时用黑色让学生感受每一种色彩的变化都传递着故事角色的情绪,并引导学生学会用色彩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2)学生交流读完故事的感受聪明的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到了“爱”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故事,虽然恐龙在人们心中留下更多的印象是可怕、凶残,可在宫西达也的恐龙故事里,这些恐龙却是那么温情,那么有爱 (3)推出另外两本恐龙系列的绘本,让学生分小组自读并以“文学圈”的形式,围绕“你觉得故事中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 “故事中最让你感到意外的地方是哪里”等话题展开交流 (4)读完三个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比较三个故事在画面上有什么共同点、故事情节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发现宫西达也的画喜欢用明朗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宫西达也的恐龙故事都很温暖,充满浓浓的爱 (5)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再简单介绍宫西达也的生平,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加深对作者作品风格的印象最后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画面、情节和表达的情感是否与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2. “群组阅读”同一角色的作品 在很多童话故事中,小兔子、小熊、小老鼠、小猪等可爱、温柔的小动物,往往以正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而狼、狐狸、蛇等看起来相对狰狞、狡猾甚至凶残的动物,往往以反面形象出现。

      绘本有时会遵循这样的普遍认知,有时也可能会出现角色大逆转如《好饿的小蛇》 《克里克塔》等绘本中就将蛇刻画得十分可爱,讨人喜欢;《狼大叔的红焖鸡》 《吃书的狐狸》等绘本中,狼和狐狸一改以往的凶残、狡猾之相,变得风趣幽默、博学有才学生读后爱不释手 在开展“群组阅读”时,笔者有意识地将同一角色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和学生共读,让这一角色形象因不同故事而变得丰满起来 【案例 2】: (1)笔者以“狼”这个角色形象选择了《狼大叔的红焖鸡》 《狼狼》 《狼和七只小羊》 《三只小猪的故事》这四本绘本,让学生进行“群组阅读” (2)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阅读这四本绘本,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读书记录单 (3)分小组上台交流阅读感受,并全班合作完成语意图 (4)教师小结:故事中的狼不一定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我们可以在故事中给予它完全不同的形象,我们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赋予角色不一样的性格和特点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要学会全面地看一个人 3.“群组阅读”同一话题的作品 绘本中的故事都有着自己想要传递的情感,亲情或友情、礼仪或习惯、品质或能力,我们也可以以这样的人文主题为议题,开展同一话题的“群组阅读” 。

      【案例 3】: (1)教师和学生共读《图书馆里的老鼠》 《吃书的狐狸》 《我喜欢书》 《我讨厌书》四本绘本   (2)师生交流,发现四本绘本都与“书”有关,每一个故事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书的魅力 (3)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以及喜欢的理由 (4)小结,推荐与“爱阅读”有关的其他绘本 4.“群组阅读”同一手法的作品 很多绘本都会采用反复的结构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主人公遇到三位朋友,说了三次同样的话,发生了三次变化,等等假如把运用同一写作手法的绘本放在一起阅读,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发现写作的技巧,解读故事的密码,探究文学的奥秘 【案例 4】: (1)选择《母鸡萝丝去散步》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逃家小兔》?@三本绘本和学生共读 (2)读完故事后,交流三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每一个故事的情节都有相似之处,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内容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故事,用相同的故事结构进行续编创作 (4)学生创作,交流 “群组阅读”为绘本阅读教学开启了一片新天地,让低年级海量阅读成为一种可能在“群组阅读”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多读了几篇文章,而是学会了更多的阅读策略,提升了阅读能力如“求同” (找出几个故事的共同点) ,如“比异” (找出故事角色间的差异) ,如“判断”(不简单盲从,会对故事以及其中的角色做是非优劣的评价)等。

      但是, “群组阅读”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要慎重确定“群组阅读”的选文和议题;对学生而言,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城北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