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doc
7页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语文必修四 教材出版社 人教版 课 题 拿来主义 年级 高一 学期 下学期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4、了解课文的相关背景5、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6、体会鲁迅杂文的辛辣活泼的语言艺术 教 学 重 点 1、课文后半部分,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理解比喻论证、破立结合论证的方法2、课文前半部分,认识“闭关主义” 、 “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鲁迅杂文的辛辣活泼的语言艺术教 学 思 路 激趣导入——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分析怎样拿来——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精髓——研析为什么要拿来——品味语言主要 教学 方法 讨论探究为主,朗读品味为辅教 学 资 源 1、多媒体 powerpoint 课件2、网络文章《“情人节”与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中国企业的短视》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1.导入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回答:“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吃了牛肉就会变成牛吗?”的确,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究其原因,就是坚持了一个正确的原则——“拿来主义” 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拿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回答吧!2.请查一查,想一想,看看“主义”有几个义项A、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B、思想作风C、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 3.请同学们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拿来主义——就是针对“拿来”这种现象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4、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查找一下,课文中作者所提出的理论、主张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②占有,挑选占有”是就态度而言, “挑选”是就方法而言)5、拿来主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一个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作者采取了一种非常形象的写法,你知道它是什么写法吗?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一具体写法找出来。
譬喻(比喻论证)将“大宅子”比作“文化遗产”【活动一】 1、课前五分钟2、查字典3、讨论交流4、筛选信息1、计划通过让学生当老师的形式,经过三年持之以恒的训练,丰富学生课外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锻炼学生动手快速查阅工具书的能力3、训练学生快速整合信息、辨析概括能力4、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感知课文,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二、 合作探究分析品读1.大宅子中都有些什么?“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正确对待这些文化遗产的? 鱼 翅 文化精华 使用鸦 片 益害并存 存放文化遗产 烟枪烟灯 益害并存 姨 太 太 文化糟粕 毁灭立:三种正确的方式 一言以蔽之: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对待大宅子这一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错误态度? 他们的错误实质是什么?不敢进门 孱头 逃避害怕 逃避主义大宅子 放火烧光 昏蛋 全盘否定 虚无主义 (文化遗产) 接受一切 废物 全盘肯定 投降主义 破:三种错误的态度3、这里,作者在论证上,主要采取了两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破立结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比喻论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将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破立论证:对比深刻,论证严密,使文章的论述无懈可击4、感情是文字的灵魂,杂文不是板着面孔说教,它往往充溢着强烈的情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广东杂文家鄢烈山说“激情是杂文的生命泉”, “愤怒出杂文” 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三种错误态度”和“三种正确方式” ,看他们谁更能读出感情!5、文章的结尾共有五句话,其实是回答了五个问题,哪五个问题?你能找出来吗? 1、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活动二】 1、筛选信息、分析鉴赏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感知课文,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2、训练学生揣摩品味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资料 1 “情人节”与拿来主义情人节又要到了,从众多情侣匆忙进出礼品的脚步中便可以看到圣诞的火爆不亚于春节,互联网成了新经济并开始渐渐左右着发展的脉博世界在全球化,多极化,拿来主义已不仅仅适用于中国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先生首倡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前后,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 “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 “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份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几乎成了笑谈.,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针对三十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 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很多人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但鲁迅所说的“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则了解的人较少了鲁迅一生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字数几乎与他的创作相等,而这仅是鲁迅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同样祟尚拿来主义的日本,在获得喜欢学习,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美名之时,却使自己的文化呈现强烈的相对主义特征,他们折服中国的孔孟之道,但同时又排斥对中国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拒不向中国人民做出道歉……(沙沙)摘自强国论坛思考;A、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B、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2.资料 2 拿来主义:中国企业的短视……以中国的汽车工业为例,中国所能实现的开放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企及,以至于人们在今天的中国经济版图上很难找到地道的民族汽车工业,而即便是我们花费了如此的代价,却同样没有“引进”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反而连已有的创新能力都丧失殆尽汽车工业中外合资已经 20 年,90%的轿车市场已经让给外方,而绝大部分合资企业没有开发过像样的新车型、新发动机汽车产业之所以被称为“工业的火车头” ,是因为它可以带动装备制造、钢铁、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如上海大众,连货架、扫地用的清洁机都从德国进口,其他设备的进口不言自明。
北京市与韩国现代合资生产索纳塔后,只有四个轮胎和一个电瓶由中国制造 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生产的产量只占全球的 14%,但是其利润 80%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国内赚 145 美元,在中国却赚 2400 美元本田公司在广州生产的雅阁牌轿车,售价高出日本国内价格六成左右但是,令人更难以接受的是,在合资汽车厂中,不但中方,整个合资厂都没有开发、设计权,中国似乎与汽车产业的高利润无缘 放眼全局,我们当然可以将问题设想得并没有上述那么恐怖的确,技术引进本无原罪,可问题的核心在于,引进的最终目标是消化吸收与创新而就是这一清晰的流程,中国企业却并不能完全贯彻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很多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分贫弱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每花 1 元钱引进技术,只用 0.07 元进行消化吸收,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 1 元钱引进技术,但花 5~8 元钱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 ……思考:通过对中国和德国的对比,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对待文化遗产(外来文化)的方法——“拿来主义” ,学了两种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 “破立结合” 。
因此,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定能将它们灵活运用,正确对待、处理我们所遇到的文化遗产(包括外来文化) 4、思考题文章题为“拿来主义” ,为什么开篇对“拿来主义”一字不提,先阐述“闭关主义” 、 “送去主义” 、 “送来主义”?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活动三】 讨论分析课外相关资料检测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课文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或 A 或 B 或 C 或 D非 A非 B非 C——————— 所以 D课前五分钟计划通过让学生当老师的形式,经过三年持之以恒的训练,丰富学生课外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二、合作探究 1、课文研习问题 1: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 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明确:①闭关主义②送去主义③听凭送来④自己来拿问题 2: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就是“闭关主义” 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 “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问题 3:“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明确:有 “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问题 4:这是例证法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 ,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也就是必沦为乞丐问题 5:“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明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问题 6: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明确: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问题 7: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 1——7 段的论证思路明确: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闭关主义,实行不通送去主义,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害—————————所以,要自己来拿问题 8:1——7 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明确: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
2、背景介绍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 ;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