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4、积的变化规律-苏教版.docx
2页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4、积的变化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乘法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2. 掌握带有括号的两项积的计算方法3. 理解乘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举一些实际例子进行讲解4. 培养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并运用模型解决问题二、教学重点1. 带有括号的两项积的计算方法2. 掌握乘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的运算法则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乘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2. 如何灵活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1. 教科书、课件、黑板、粉笔2. 打印练习册、习题册,备足一定数量的文具五、教学过程5.1、导入新知1.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一些图像或实物,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乘法的了解2.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实例,如电影院有多少个座位、预计每小时要卖多少张票等,让他们探究两数的乘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5.2、讲解新知1.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乘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将乘积视为大箱子、乘数视为小箱子,日常生活中,小箱子中容纳的物品会不断地被放入大箱子中,大箱子里的物品也会不断增加,这样才能达到最后的乘积2. 介绍带有括号的两项积的计算方法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讲解,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
5.3、概念解释1. 让学生看看下面的三个例子:3×4, 4×3和3+3+3+3,让他们思考,这三个算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 引导他们逐一解释,告诉他们乘法满足乘法交换律,说明两个不同的乘数所得的乘积相等5.4、练习操作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2. 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5.5、拓展思考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自行构建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六、教学总结1. 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2. 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程的收获,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