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旅游资源与开发评价研究.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35833437
  • 上传时间:2023-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旅游资源与开发评价研究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5 专题研究 №.1 旅游资源与评价研究 河南省旅游资源与开发评价研究 1 旅游资源概况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类型全,数量多,品位高,结构好总体上讲,全省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类为主,自然风光类为辅,山水秀色兼备,南北风光荟萃,古今文脉同堂,中外韵味齐聚,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尽显资源大省风范河南目前拥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吸引力的资源以及一批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工商业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构成了当前河南旅游的主体吸引力 人文旅游资源在河南旅游中具有特殊地位河南是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密集区和储存地,到2004年,拥有各类文物点28,168处,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9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4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0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文物以“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品类齐全、价值高、分布地域广”而著称于世河南现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7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1个,馆藏文件达140余万件河南的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缩影,是一座天然的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博物馆,是一部中国人文历史的百科全书。

      河南的许多文化旅游资源都属于绝品资源,具有唯一性、垄断性如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天子驾六和白马寺、新乡潞王陵、三门峡虢国墓、许昌三国文化和周定王陵等历史文化遗迹,宗教祖庭文化、远古帝王和始祖文化、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等总体上看,这些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远程吸引力,但以地下资源和非物质性为主,大多处于潜优状态,开发成高引力值产品的难度较大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河南自然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潜力总体上看,河南的自然旅游资源因处于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上,具有了南雄北秀之特色, 山岳、水文、生物“三位一体”的特点鲜明河南境内既有南太行、嵩山、崤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魁巍山岳,又不乏黄、海、淮、江四大水系;60种哺乳类、300余种鸟类、35种爬行类、23种两栖类、96种鱼类、400余种陆栖脊椎类野生动物,与199科、1,107属、3,830种植物散布其间,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南北过渡自然景观这些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可为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1.1 现代资源观 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来的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

      国外学者把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m Attractions),其本身既包括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又包括决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能否实现的一系列中介条件 关于旅游资源概念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有:(1)能被开发的“资源”是否是旅游资源;(2)“精神”资源是否是旅游资源;(3)旅游资源是否只具备经济价值;(4)旅游资源是否包括主体(旅游者)和媒体(服务设施)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们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物质性、非物质性) 河南省旅游局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1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5 专题研究 №.1 旅游资源与评价研究 1.2 旅游资源总述 1.2.1 资源单体结构 根据2004年河南省旅游资源调查的结果,全省共发现登记旅游资源单体39,802个,涉及8个主类、28个亚类、171个基本类型其中,主类统计如表1-1 表1-1 河南省旅游资源单体主类统计表 主类 单体个数(个) 占总量比率(%) 地文 景观 8,108 20.37 水域 风光 2,800 7.03 生物 景观 3,246 8.16 天象与气 候景观 325 0.82 遗址 遗迹 3,740 9.40 建筑与 设施 14,556 36.57 旅游 商品 2,350 5.90 人文 活动 4,677 11.75 数据来源:整理自《 河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简编本) 》 从上表可知,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单体中,建筑与设施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以及遗址遗迹类资源单体数量居多,四项总和占了河南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78.09%,见图1-1。

      人文活动 旅游商品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建筑与设施 天象与气候景观 遗址遗迹 图1-1 河南省旅游资源结构图 地文景观类资源单体和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单体的总数量最多,是河南旅游吸引的最主要载体生物景观类资源单体和建筑与设施类景观单体占五级优秀旅游资源单体的比例最高,是河南旅游最优秀最主要的吸引物从两类的关系看,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以及人文活动类的资源单体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优秀率高,容易加工成为旅游精品 表1-2 河南省主要旅游单体分配表 主类 占主类 比例 亚类 占同主类 比例 基本类型 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A地文景观 20.37%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79.8% ACL 岩石洞 ACA 凸峰 ACF 岩壁与岩缝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B水域风光 7.03% BC瀑布 2 10.4% 36.3% 33.7% 12.71% AAA 山丘型旅游地 BBC 潭地 BCA 悬瀑 BDA 冷泉 单体 个数 3,666 798 535 410 539 852 473 356 河南省旅游局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5 专题研究 №.1 旅游资源与评价研究 CAA 林地 CAC 独树 FCH 碑碣 FCK 建筑小品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F建筑与设施 36.57%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B单体场馆 FE归葬地 G旅游商品 H人文活动 5.90% 11.75% GA地方旅游商品 HA人事记录 HC民间习俗 24.15% 6.79% 7.45% 100% 60.3% 24.5% 所 FAG 建筑工程与生产地 FBB 祭拜场馆 FEA 墓(群) GAA 菜品饮食 HAA 人物 HAB 事件 1,458 760 1,735 2,113 1,133 671 988 1,085 736 1,959 849 C生物景观 D天象与 天气景观 E遗址遗迹 8.16% CA树木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77.1% 10.9% 70.2% 29.8% 79.2% 19.5% 35.6% 0.82% 9.40% DA天气与气候现象 DB光现象 EB社会经济文化遗址遗迹 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数据来源:整理自《 河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简编本) 》 从资源单体的主要分配情况看,河南西部四大山脉分布面积大、地质地貌复杂奇特,使河南省的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在地文景观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河南的湖泊、池沼、瀑布以及河段、泉的单体数量也相当可观,为河南休闲游、专题游的开发提供较大的潜力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以及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单体在河南旅游资源中占据了遗址遗迹主类的主要部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以及综合人文旅游地亚类占了建筑与设施主类的一半以上人事记录以及民间习俗占了河南省旅游资源人文活动主类的八成以上 1.2.3 主要旅游资源名录 按照影响力级别的差异列出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组合(资源综合体),主要名录见下表 表1-3 河南省重要旅游资源列表 级别 项 世界文化遗产 国际生物圈保护网 数量 名录 特点及评价 1 1 位于洛阳市,古称“伊阙”,2000年11月30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崖壁上,长达1公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龙门石窟 大石窟艺术宝库,现已成为河南旅游业的一个黄金点、黄金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宝天曼 位于南阳市,地球上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陆地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 1 1 1 世 界 级 世界地质 公园 2 2 世界体育活动基地 1 1 位于焦作市,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云台世界主要特征,公园主要保护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地地质公园 貌景观 位于郑州市,园内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园内地层层序清嵩山世界楚,构造形迹典型,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地质公园 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连续完整地出露,科研价值极高,同时拥有佛儒道荟萃的珍贵人文景观 林虑山国位于安阳市,海拔1,600余米,承办过多次国际、国内滑翔比赛,现已成为“亚际滑翔基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一年一度的“林州国际滑翔旅游节”影地 响日趋深远 3 河南省旅游局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5 专题研究 №.1 旅游资源与评价研究 河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全国综合投资环境前10名以及国家卫生城市,文化积淀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有2,700多年的城市史,素有“七朝都会”之称。

      北宋时期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我国著名的“北方水城”、“书画之乡”、“戏曲之乡”、“田径之乡”、“豫菜”的发祥地我国养菊赏菊的中心,每年的菊花花会素有美誉 我国新兴石油化工基地,省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该市出土的蚌塑龙型图案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龙”,因此有“龙乡”的美称 我国新兴工业旅游城市,中原历史名城,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地,矿产资源、水资源丰富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省人居环境奖城市,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夏朝曾在此建都,拥有 “文物之乡”、“武术之乡”的美称 举世闻名的牡丹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城市史4,000余年,素有“九朝古都”之称,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其孕育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夏、商、东周、汉魏、隋唐5大都城遗址汇聚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五都荟洛” 因三门峡大坝兴建而诞生的新兴工业城市,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众多,众多历史典故的发生地,有“天然中药库”的美誉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发源地;东部平原是全国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滑县被誉为“豫北粮仓”、内黄县则素有枣乡之称;境内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陈氏太极拳发祥地;全国电力网络中心区域;国务院确定的晋东南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怀药”名誉海内外 城市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省级卫生城市,下辖浚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淇县乃殷商古都,境内云梦山为“中国第一所古军校”的诞生地;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合称“淇河三珍” 为历代宫廷贡品,闻名中外;体育竞技事业发达,有“中国地掷球之乡”,“河南省中长跑、竞走训练基地”的称号 郑州的南大门,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红枣之乡”,有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的美称,其炎黄文化旅游节以及拜祖活动特点鲜明 被誉为“黄河金三角上的一颗明珠”,省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是河南省百余县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德经》诞生地;苹果与大枣享誉国内 位于洛阳市,全国第一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