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七年级数学上册 2.5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3页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有理数的减法课 题2.5有理数的减法课时安排共( )课时课程标准 40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符号的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作业预习并完成随堂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 )环节 一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1)(-2.6)+(-3.1);(2)(-2)+3;(3)8+(-3);(4)(-6.9)+0.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1)-(-6);(2)-(+8);(3)+(-7);(4)+(+4);(5)-(-9);(6)-(+3).3.填空:(1)____+6=20; (2)20+____=17;(3)____+(-2)=-20; (4)(-20)+___=-6.课中作业环节二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问题1 (1)4-(-3)=______ ;(2)4+(+3)=______.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4-(-3)= 4+(+3).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问题2 (1)(+10)-(-3)=______ ;(2)(+10)+(+3)=______.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2)的结果是多少?于是,(+10)-(-3)=(+10)+(+3).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强调运用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课中作业例1 计算:(1)9 -(-5); (2)0-8.(3)(-3)-1;(4)(-5)-0(5)(-3)-[6-(-2)];(6)15-(6-9)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环节三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例3 P63例3例4 15℃比5℃高多少? 15℃比-5℃高多少?课中作业练一练: P63. 1题 P64-65数学理解1、问题解决1、联系拓广1、2题.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习题同步学案(修改人: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