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幼儿语言教育》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2.docx
13页华中师范大学21秋《幼儿语言教育》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 ( )的语言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A.认知相互作用论B.行为主义C.社会相互作用论D.先天论参考答案:D2. 全语言理论中语言教育的主要基本规则有( )A.儿童的语言学习是语言规则的学习B.儿童语言的学习是完整性的学习C.儿童语言的学习是整合性的学习D.儿童语言的学习是整体性的学习参考答案:ABCD3. 儿童的语言调节功能是在( )岁左右萌芽和发展的A.2B.3C.4D.5参考答案:B4. 在课程实施之后对其效果的评价是( )A.外部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内部评价参考答案:C5. 幼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口头语言,所以不必关注幼儿的书面语言对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 ( )的语言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A.行为主义B.认知相互作用论C.先天论D.社会相互作用论参考答案:C7. 在直接控制方式中,教师的角色是:( )A.教育活动的领导者B.教育活动的组织者C.教育活动的调控者D.教育活动的受益者参考答案:ABC8. 模仿说代表人物是阿尔波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 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 活动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 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方法称为( )A.活动法B.游戏法C.规则法D.表演法参考答案:B12. 什么是幼儿园文学活动的首要环节 )A.学习文学作品B.体验作品C.理解作品D.迁移作品经验参考答案:A13. 在社会大背景中,幼儿、教师、( )三者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A.学校B.家长C.教委D.监护人参考答案:B14. 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9月试行,其特点是:( )A.更加明确提出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B.在文学作品的学习方面,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C.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D.在有关语言的知识、能力和情感3个方面,现在的目标更趋向于将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际和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参考答案:ABCD15. 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1932年由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从内容上看是比较完备的; 从性质上看,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反映了中国学前教育正向近代化发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7. 语言的功能是( )A.交际工具B.学习工具C.思考工具D.劳动工具参考答案:ABC18.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包括( )A.社会政治B.社会经济C.社会文化D.社会背景E.社会理想参考答案:ABCDE19. 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A.语言规范能力B.语言操作能力C.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D.心理预备能力参考答案:BCD20. 儿童主体作用发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习的内在兴趣和动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1. 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和“学”是可以分开独立进行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2. 维果斯基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是( )A.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儿童发展B.幼儿园课程要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C.幼儿园课程能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D.幼儿园课程应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之成功E.幼儿园课程还应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参考答案:ABCDE23. 诗歌和故事的仿编重点只要求在画面的基础上换词的年龄班是(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参考答案:B24. 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运作过程中进行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5. ( )不是听说游戏中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特点A.练习性B.含蓄性C.广泛性D.具体性参考答案:C26. 有效的心理工具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学计划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 )是指不出声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特点是发音隐蔽、语句简略A.内部语言B.自我言语C.无声语言D.潜在语言参考答案:A29. 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时,教师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A.准备B.讨论与示范C.幼儿想象与仿编D.串连与总结参考答案:ABCD30.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通常出现在哪几种情景之中( )A.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B.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C.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D.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参考答案:ABCD31. 谈话活动是一种( )的语言交流活动A.单向B.多方位C.全面D.固定参考答案:B32. 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 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有( )A.积累性B.渗透性C.易行性D.先天性参考答案:ABC34. 教师语言的启发性指的是,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习材料或学习环境、不同水平或年龄的儿童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应当因材施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5.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一般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和组织( )A.幼儿自己阅读B.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C.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D.归纳阅读内容参考答案:ABCD36. 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的一个特点是儿童语言发展指标和学科知识的融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 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在儿童语言正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A.外界环境的语言刺激B.儿童的遗传和成熟C.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D.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环境参考答案:D38.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语言发展期和语言成熟期等阶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9. 交流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 幼儿园课程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其规律,幼儿园应该迎合或迁就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1.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着重从( )、认识和能力3个方面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A.智力B.情感态度C.兴趣D.探索参考答案:B42.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应尊重儿童活动的权益,满足儿童的需要,关注儿童活动的过程,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 )A.图书制作的经验B.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C.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D.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参考答案:B44. 语言形式指词和词相互间在传递信息及含义时的表征关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5. 下列属于《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的四条原则的是( )A.特别照顾权原则B.最大受益性原则C.无歧视原则D.快乐成长原则参考答案:C46. 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包括:( )A.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B.儿童在活动中完成任务的情况C.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见解情况D.儿童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情况参考答案:ABCD47. 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A.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B.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C.根据儿童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D.在学前儿童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参考答案:ABD48. 适宜发展性课程是指( )A.适宜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但不能仅仅停留与迎合或迁就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B.对学前儿童发展是适当的,提供的影响是经过选择、优化的,具有选择性C.要提供适宜的刺激,促进学前儿童适当的发展,具有发展性D.适宜于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及个性E.适宜于教育者参考答案:ABCDE49. 下列关于听说游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听说游戏是语言游戏B.听说游戏是教师设计来组织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则游戏C.听说游戏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D.听说游戏带有明显的自发言语的特点参考答案:B50. 讲述的独白言语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一个( )。
A.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的过程B.从谈话活动到表述活动的过程C.从表述活动到谈话活动的过程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的过程参考答案:D51. 教师参与评价原则、( )、全面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A.针对性原则B.有效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基础性原则参考答案:C52. 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仿编、想象讲述和( )A.诗歌朗诵B.歌曲表演唱C.故事编构D.儿歌背诵参考答案:C53. 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不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4. 幼儿教育的重要职能是:( )A.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B.保障幼儿权利C.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利D.保障社会的发展参考答案:B55.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阶段,教师可以不能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6. 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语言教育策略的整合B.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C.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D.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