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气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bao****ty
  • 文档编号:152036543
  • 上传时间:2020-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气压专题一 基本点(一)气压高低1 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子的重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 影响气压值大小的因素:大气密度、海拔高度(大气厚度)、空气的运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陆上夏季气压最低,冬季气压最高,年较差大;海洋以及高山高原相反3 高、低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是指相对于某一海拔高度的同一水平面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上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4 等压面表示三维空间气压值的分布,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任一等压面的数值总是比其上面的等压面数值要大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气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气压5 等压线表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的分布,同一条等压线上气压值相等6 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7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8 万能公式:近地面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天气 近地面高气压==下沉气流==晴燥天气(二)风力和风向1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产生了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

      风力(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气压差/距离)成正比,与地面摩擦系数呈负相关风力的大小,用蒲福风级来表示2 气压场中的空气质点,一般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随纬度增高而变大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不仅能改变风向,还可减小风速)3 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度,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4 摩擦力大,风速小,风向偏转角度小,与等压线夹角大反之亦然三)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1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例如一般的空气对流运动、海陆风、山谷风以及城市热岛环流2 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2.1由于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以及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在近地面表现为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2.2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

      2.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热容量不同),导致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高、低气压中心发生转换(气压带不完整),形成季风环流时间 亚欧大陆 北太平洋 纬度7月 亚洲低亚(印度低压)-热低压 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压 30N附近1月 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冷高压 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压 60N附近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亚洲内陆 印度洋成因 海 陆 热 力 差 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四)天气系统1 天气是指大气的短期综合状况。

      主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气旋与反气旋冷锋慢行冷锋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风较大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快行冷锋狂风暴雨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大风降温或沙暴(干燥)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寒潮大风或沙尘暴天气暖 锋云层增厚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准静止锋阴雨连绵①6月上旬-7月中旬,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②冬半年云贵高原东部,贵阳一侧出现阴雨冷湿天气,昆明一侧为暖气团控制,温和晴朗气旋反气旋气压系统低气压高气压气流方 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水平方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天气中心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天气晴朗对我国的影响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示意图(北半球)2低压槽部位气流辐合,而高压脊部位气流辐散,故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内锋面两侧气温差别较大,故锋线附近等温线比较密集冷锋锋面坡度较大,降水主要在锋后,有时锋前也有降水,云雨区较狭窄暖锋锋面坡度小,只在锋前有降水,云雨区较宽阔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的东面为暖锋,西面为冷锋。

      3副高的强弱和位置,对我国夏季降水及雨带推移的影响略)(五)等压线分析1 等压线形态: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高值方向弯曲受气旋或锋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一般出现阴雨天气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受反气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一般出现晴燥天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鞍部——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2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3 风向判定: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拇指即为当地风向)风从高纬度吹来,一般较为寒冷干燥从低纬度吹来,一般较为温暖湿润4 天气判定:首先判断南北半球和季节,根据气压形势判断受哪些天气系统影响,各地风向与风力如何,推测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并且考虑地形的影响二 实际应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高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压低,易产生高山、高原反应2 大气运动有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宜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

      居民区则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方向3 适度的通风有助于气体交换,保持空气的清新洁净,但过大的风会导致降温和蒸发加剧4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以滨海地区和内蒙古、西北、西藏较丰富5 剧烈的天气变化会加重人体的疾病反应极端的天气过程易导致气象灾害(如寒潮、暴风雪、干旱、洪涝、高温、台风、风暴潮、龙卷风、冰雹、雷击等)三 典型例题图2是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粗线表示副高脊所在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7~9题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南岭或以南地区(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时,副高脊位于A.15N~20N附近 B.20N~25N附近 C.30N~35N附近 D.25N~30N附近(3).当副高脊位于25N~35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敦正是多雨季节B.悉尼昼长夜短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4).我国夏季东部雨带的主要降水类型是A.台风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5)我国夏季东部雨带位置总是较副高脊偏北,其原因是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北上 B.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C.副高气流辐合多形成对流雨 D.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陆上南下冷气流形成锋面雨区(6).当副高脊位于15N~20N附近时,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洪涝 B.水土流失 C.干旱 D.土壤次生盐碱化下图是沿某经线的低层大气环流形势剖面图,分析判断:(1)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处位置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写出风带的风向:② ④ ⑥ ⑧ 3)因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和 ,因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4)当太阳直射在2326′S时,⑧越过 变成 风,①的势力 ,⑨的势力 5)7月北半球大陆形成的大气活动中心将下列哪个气压带切断(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⑤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回答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m●●nN图2图2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2回答22—24题22. m地的风向是A. 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23.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有晴 D.m地晴,n地有雨如图为四个地点的风向,据此判断该区域的天气系统为:A 、北半球的气旋 偏东风B、南半球的气旋 偏 偏C、北半球的反气旋 北 南D、南半球的反气旋 风 风 偏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