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进行想象与联想.docx
5页如何进行想象与联想 摘要:如何展开想象,如何通过想象对事物和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刻画,本方从几个方面进行进行详细的论证,说明想象和联想的重要进 关键词:想象;联想 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而联想则是由某人某事而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或事的心理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就是想象与联想,统属与观察的深化,是假设在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间的桥梁 想象与联想的作用: 想象与联想是作者构思和表达的两种手段它不仅使文章在内容上深刻,主题更加鲜明,而且使形式变化多姿,错落有致只要善于想象、联想就能使读者在形象的感染下,产生爱憎力量,并用这种力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例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写白桦树“号叫”是把植物拟作动物来写,加上象声词“哗哗”的描摹,“号叫”就具体形象了使人感到连白桦树也为扬科惨遭毒打、含冤而死大鸣不平的这就显得格外凄凉而悲壮,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残酷无情打手的愤慨,渲染了气氛,激发了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揭露了社会现实,鞭挞了剥削制度 想象与联想的要求: 想象与联想必须以真实具体的事物为依据,而不是胡思乱想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符合一定的规范,否则,就不符合要求。
想象与联想只有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写得形象,才能成为创造性的认识功能 1.能分辨出哪是实在的事物,哪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与想象例如:①《月光曲》一课,由歌声引起的想象: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②《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饥寒交迫,终于冻死在街头依据这些具体事实,作者展开了五次想象:仿佛看到了“火炉”、“烤鸭”、“圣诞树”、“奶奶”、“飞走” 2.想象和联想必须来自过去的生活经验 高尔基曾说:“一切幻想都根源于现实,人不能凭空臆造任何东西人如果对生活缺乏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便不能认识周围的对象,既不能思考这些对象,也不能描写这些对象一个人的想象、联想能力强弱,取决于对事物间的联系是非常微妙关系的认识,取决于人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因此,写作中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只有调动各种各样的认识,才能使想象、联想展开翅膀 想象与联想的方法: 1.两事物外形相似而构成的联想 所谓形似是指事物相互间的外形、色彩、声貌是相似的。
例如:①《小音乐家扬科》一课:他觉得自己好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用“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来比喻扬科,具体鲜明地突出了扬科被禁锢在魔窟里的痛苦形象外形相似)②这篇课文中还写道: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这两句话中的“乐声和演奏”是从实在的可以听到的声音所引起的联想深刻地表现了扬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声貌相似)再如: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那么鲜艳,那么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耀这句话用“千万颗红星在闪耀”来比喻“山茶花红得那么鲜艳”这样就鲜明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热爱山茶花的思想感情色彩相似) 2.两事物本质相同而构成的联想 两个事物本质相同,是指事物相互间形式虽然不同,但其本质 有相同地方因此也可以成为想象、联想的依据例如:《小音乐家扬科》一课中的一段话: 扬科躺在长凳子上……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可以想见,扬科挨打之后躺在凳子上一定会发出死前的呻吟,由这呻吟声联想到燕子歌、姑娘唱、笛声飘虽然这几种事物形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声音这几种声音谱成了一曲鸟语人歌的欢快畅想曲。
大自然的美妙音乐依然回荡,与躺在凳子上扬科死前的呻吟声相映衬自然顺理,催人泪下 3.两个意义相反事物而构成的联想 两个事物虽形相似而意义却相反,也能成为联想的依据例如:《黄色的军衣》一课中,开篇的琥珀的黄色,花朵的黄色与军衣的黄色作对比突出了“我却爱这军衣的黄色”的思想感情,由黄色引起联想虽然同为黄色,但是黄的意义却不同,琥珀是“发亮透明”,花朵是“娇艳鲜嫩”,军衣是“朴素”的黄作者采用对比写法,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艰苦朴素,热爱军衣的思想感情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小女孩的处境出现了五次危机,于是五次擦燃火柴引起了五次幻觉,联想到饱食与饥饿、温暖与寒冷、生存与死亡,意义恰恰相反这样写正符合小女孩的心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4.运用想象与联想,常常与其他修辞方法相配合 如: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摹声、映衬等,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银纱与比喻配合) 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与比拟配合) 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与夸张、排比配合) 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喔咦!喔咦……(与摹声配合)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与对比配合) 扬科躺在长凳子上……燕子正在树上唱歌。
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与映衬配合)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