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师职业资格专业知识(一)考试2023年考点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58页中药师职业资格专业知识(一)考试2023年考点习题及答案解析1.(共用备选答案)A.碘化铋钾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异羟肟酸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E.乙酰化反应(1)可鉴别苦参碱的反应是( )答案】: A【解析】:苦参碱属叔胺型生物碱,可用生物碱沉淀试剂进行鉴别常见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碘-碘化钾、硅钨酸及饱和苦味酸2)可鉴别小檗碱的反应是( )答案】: A【解析】:小檗碱属季铵碱,可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也能发生丙酮加成反应2.赭石的主治病证有( )A. 喘息B. 呃逆C. 肝阳上亢D. 心神不宁E. 血热气逆之衄血【答案】: A|B|C|E【解析】:赭石味苦,性寒,归肝、胃、肺、心经其功效为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凉血止血其主治病证有:①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②嗳气,呃逆,呕吐,喘息;③血热气逆之呕吐、衄血、崩漏3.《中国药典》中,以苦杏仁苷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有( )A. 山豆根B. 苦杏仁C. 桃仁D. 防己E. 郁李仁【答案】: B|C|E【解析】:《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作为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的质量控制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依次不得低于3.0%、2.0%、2.0%。
4.黑膏药的制备流程是( )A. 药料提取(炸料)→炼油→摊涂→去“火毒”→下丹成膏B. 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C. 药料提取(炸料)→炼油→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D. 药料提取(炸料)→去“火毒”→下丹成膏→炼油→摊涂E. 药料提取(炸料)→去“火毒”→炼油→下丹成膏→摊涂【答案】: B5.关于固体分散体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分散体可延缓药物的释放B. 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C. 固体分散体可减小药物的刺激性D. 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E. 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答案】: B【解析】: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①达到不同的释药目的:增加溶解度和溶出度,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控制药物于小肠或结肠定位释放;②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③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④使液体药物固体化6.(共用备选答案)A.浙江B.福建C.河南D.吉林E.江苏(1)人参主产地是( )答案】: D【解析】:人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2)白芍主产地是( )答案】: A【解析】:白芍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3)地黄主产地是( )。
答案】: C【解析】:地黄主产于河南省武陟、温县、博爱等县4)泽泻主产地是( )答案】: B【解析】:泽泻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省7.燀法炮制苦杏仁可防止苦杏仁苷发生( )A. 加成反应B. 消除反应C. 甲基化反应D. 乙酰化反应E. 酶水解反应【答案】: E【解析】:苦杏仁苷是一种氰苷,易被酸和酶所催化水解苦杏仁炮制目的杀酶保苷8.具有“白颈”特征的是( )A. 水蛭B. 地龙C. 全蝎D. 斑蝥E. 蛤蚧【答案】: B【解析】:药材广地龙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长15~20cm,宽1~2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9.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 )A. 二萜类B. 三萜类C. 单萜类D. 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E. 倍半萜类【答案】: C|D|E【解析】:挥发油主要分为:①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②芳香族化合物;③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④其他类挥发性成分,如芥子油、大蒜油10.下列矿物类药中,属于氧化物类的药材是( )A. 雄黄B. 白矾C. 石膏D. 赭石E. 轻粉【答案】: D【解析】:A项,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属于硫化物类;B项,白矾主要含有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属于硫酸盐类;C项,石膏主要含有二水合硫酸钙,属于硫酸盐类;D项,赭石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铁,属于氧化物类;E项,轻粉主要含有氯化亚汞,属于卤化物类。
11.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的药材是( )A. 鸡内金B. 蛤蚧C. 地龙D. 水蛭E. 蟾酥【答案】: E【解析】:蟾酥的性状鉴别要点有:①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②棕褐色或红棕色;③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④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⑤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⑥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⑦粉末少许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12.(共用备选答案)A.河砂B.滑石粉C.稻米D.灶心土E.蛤粉(1)具有补中益气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答案】: C(2)具有温中止泻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答案】: D(3)具有化痰软坚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答案】: E【解析】:A项,河砂作为炮制辅料主要是作中间传热体,利用其温度高、传热快的特点,使质地坚韧的药物质地酥脆,或使药物膨大鼓起,便于粉碎和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B项,滑石粉能利尿,清热,解暑;中药炮制常用滑石粉作中间传热体拌炒药物,可使药物受热均匀C项,稻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与药物共制,可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刺激性和毒性D项,灶心土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等;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疗效。
E项,蛤粉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疗效13.秦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A. 七叶内酯B. 五味子酯甲C. 七叶苷D. 麝香酮E. 厚朴酚【答案】: A|C【解析】:秦皮的原植物有大叶白蜡树和白蜡树,其中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七叶内酯和白蜡树苷14.某些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因含生物碱类成分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中药有( )A. 紫草B. 千里光C. 雷公藤D. 马钱子E. 龙胆【答案】: B|C|D【解析】: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川乌、洋金花、天仙子、马钱子、千里光、雷公藤等15.属对因功效的是( )A. 发散风寒B. 平肝潜阳C. 收敛固涩D. 退热除蒸E. 降逆止呕【答案】: A【解析】: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具体包括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A项,发散风寒即治疗因风寒而起的病证16.能够发生甾体母核显色反应的结构类型有( )A. 生物碱类B. 甲型强心苷类C. 乙型强心苷类D. 香豆素类E. 木脂素类【答案】: B|C【解析】:甲型强心苷类和乙型强心苷类均含有甾体母核结构,在无水条件下用酸处理能产生各种颜色反应。
17.关于环糊精包合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环糊精包合物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B. 环糊精包合物可调节药物的释放度C. 环糊精包合物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 环糊精包合物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E. 环糊精包合物可使药物具靶向性【答案】: A|B|C|D【解析】: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包括: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增加药物的溶解度;③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掩盖不适气味④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⑤使液体药物粉末化而便于制剂18.(共用备选答案)A.速率常数B.生物等效性C.表观分布容积D.稳态血药浓度E.相对生物利用度(1)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 )答案】: C(2)描述药物转运(消除)快慢的动力学参数是( )答案】: A(3)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比率称为( )答案】: E19.除另有规定外,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的制剂( )A. 酊剂B. 糖浆剂C. 涂膜剂D. 合剂E. 煎膏剂【答案】: C【解析】:涂膜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20.醋制延胡索时,延胡索与米醋的比例是( )A. 100:10B. 100:15C. 100:20D. 100:25E. 100:30【答案】: C【解析】:醋制延胡索的流程包括:①取净延胡索,加入定量的米醋与适量清水(以平药面为宜);②置煮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煮至透心;③醋液被吸尽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晒干;④筛去碎屑,或干后捣碎。
在炮制过程中每100kg延胡索,用米醋20kg21.(共用备选答案)A.山豆根B.黄连C.洋金花D.千里光E.决明子(1)《中国药典》中,以小檗碱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 )答案】: B【解析】:黄连主要含小檗碱,《中国药典》以小檗碱作为其质量控制成分之一2)《中国药典》中,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 )答案】: A【解析】:山豆根主要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中国药典》以苦参碱作为其质量控制成分之一22.关于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B. 表观分布容积是药物体内分布的真实容积C. 水溶性大的药物往往表观分布容积大D. 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不能超过体液总体积E. 表观分布容积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快慢【答案】: A【解析】:A项,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一个比例常数;B项,表观分布容积没有直接的生理意义,所表达的表观意义为药物按血药浓度在体内均匀分布时所需体液的容积;C项,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D项,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E项,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反映了药物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及组织结合程度。
23.苦寒清泄,甘寒滋润的药是( )A. 知母B. 石膏C. 紫草D. 淡竹叶E. 地骨皮【答案】: A【解析】:知母味苦、甘,性寒其苦甘寒而质润,苦寒清热泻火,甘寒生津润燥24.香附配高良姜除温中散寒,疏肝理气,又善( )A. 止泻B. 止咳C. 止血D. 止带E. 止痛【答案】: E【解析】:高良姜的功效包括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