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院校网络成瘾大学生运动干预效果研.doc
4页医学院校网络成瘾大学生运动干预效果研究张超 刘东升 单猛 王枫林 彭坤(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摘要]:利用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测评筛选,对具有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症状大学生进行为期 10 周运动干预干预后结果表明: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强迫性上网、戒断反应 、时间管理等因子分值下降非常 显著(p<0.01),成瘾耐受性和人际与健康因子分值下降显著(p<0.05);重度成瘾者各因子分值有所下降但不显著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状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运动干预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 ,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根据《2007 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从不同年龄和职业的网民上网成瘾比例看, 本专科学生网民中的网瘾比例高达 10.99%,处于较高水平 [1]不可否认,网络作为一种工具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使用不当时也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因此众多学者在网络成瘾的“防”与“治”上做了大量研究。
但从体育锻炼角度出发,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施加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体育锻炼,大脑供血、供氧情况得到改善,有效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以及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使人体综合机能得到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得到良好调节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状这一假设,并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不同程度网络成瘾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对此假设予以验证,从而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一、 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利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泰山医学院 3个医学方向专业、3 个年级 1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筛选,确定符合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 60名,其中男生 41名,女生 19名,平均年龄 20.8岁表 1 医学院校网络成瘾大学生情况统计N 性 别 年 龄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轻度成瘾 重度成瘾41 男 21.1 8 15 18 39 219 女 20.2 3 7 9 18 1(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1)参考 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 [2]和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3]有关项目编制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问卷共 20个题目,每个题目 5个选项,1—5 分计分,总分100,涵盖强迫性上网、成瘾耐受性、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等 5个因子,界定标准为:0—40 分为正常,40—80 分为轻度网络成瘾,80 分以上为重度网络成瘾问卷信度系数 α 为 0.87,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2)spss11.0 统计分析软件对干预前后各因子分值进行统计分析2.干预程序1)运动处方的确定处方的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水平,即最高心率的 60%-70%,并通过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对运动量进行评测控制(RPE:11-14) ;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以体现多样化、趣味化、团体性等特点为主 (2)运动干预实验为期 10周,每周锻炼三次,每次锻炼时间 90分钟通过量表对实验前、试验后进行测评 (3)辅助干预手段每两周举行不同内容形式的座谈交流会,通过了解网瘾危害、成员自我介绍、个人表达、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方式让被试树立戒除网瘾的决心并感受到融洽、有归属感的团队氛围,起到转移情趣目标、增加戒除网瘾自信心之目的;建议受试书写心得笔记,记录干预过程中在戒除网瘾上取得的点滴成绩,从而增强动力和自信心。
二、结果与分析通过表 2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干预前后各因子得分 T检验结果上来看,轻度成瘾大学生实验前后在强迫性上网、戒断反应和时间管理等因子得分上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在成瘾耐受性和人际与健康因子得分上体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 ,总分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 综合上述分析,通过运动干预以及辅助干预手段,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各因子表 2 医学院校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干预前后各因子比较轻 度 重 度实验前 试验后 实验前 试验后强迫性上网 14.30±1.87 9.62±1.38 ﹡﹡ 17.13±2.26 16.62±2.78成瘾耐受性 13.77±2.25 10.13±0.87 ﹡ 16.28±3.47 15.78±3.15戒断反应 15.13±3.44 11.25±1.52 ﹡﹡ 17.11±3.21 16.67±2.97人际与健康 12.55±2.61 9.47±2.40 ﹡ 13.62±1.88 12.38±1.35时间管理 15.58±4.32 10.24±1.37 ﹡﹡ 18.05±2.69 16.14±1.77总 分 71.33±4.12 50.71±3.35 ﹡﹡ 82.19±5.03 77.59±3.78注:*p<0.05 **p<0.01 实验前后出现显著差异性变化,5 个因子及总得分显著降低,表明干预实验对轻度成瘾大学生改善效果明显;通过数据还可以看出,重度成瘾大学生实验前后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表明干预实验对大学生重度网络成瘾症状的改善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一般。
三、讨论与建议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失衡、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等原因,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中寻求满足和慰藉从而产生过度依赖现象, [4]参与现实生活和集体生活的意愿和动力减弱,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压抑感和孤独感加强,影响到他们的学业、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5]运动干预实验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途径通过干预试验,大学生轻度成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强迫性上网、成瘾耐受性、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及时间管理上均呈现良性变化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中的大部分对网络沉迷有一定的自制力,如果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良好的沟通,戒除成瘾倾向是现实可行的,干预结果也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在运动干预过程中,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大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呈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锻炼过程和心得笔记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积极变化;运动处方中的团队性对抗及协作项目使他们感受到了团队的概念、交流的乐趣和互相支持的力量,对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大部分受试者在锻炼笔记和座谈中均表示了节制性上网、合理安排时间、多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和决心但运动干预对重度成瘾大学生改善效果一般,究其原因,重度成瘾者病程较长,病症较深,需要通过药物、认知行为等综合干预手段逐步改善。
另据问卷调查还发现,男生的网络成瘾比例要显著高于女生,原因是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有更多的意愿和机会接触网络,男生较女生的自控力更弱,此外,男生与女生相比相对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当个人遇到问题而又无法顺利解决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会选择网络支持,导致网络成瘾 [6]而且高年级的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高于低年级者,推断原因,可能是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渐适应,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出现差异和分流,从而出现少部分大学生荒废学业,从网络中寻求慰藉和成就感的现象综上所述,运动干预对改善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高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包括体育工作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正确引导和积极沟通,建立长期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危害,达到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建设人才之目的An Physical Training Intervention Study about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of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Zhang Chao Liu Dong-sheng Shan Meng Wang Feng-lin Peng Kun参考文献:[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课题组.2007 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KS.Cyber-Disorders:the mental health concern forthe new millennium[J].Cyberpsyehol Behav,1999,2(5):475-479[3]陈淑惠,翁丽祯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4]邱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4, (3):57-58[5]张兰君.团体心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J].心理科学 2009,32(3):738-741[6]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798[作者简介] 张超,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及体育心理[基金项目] 泰山医学院教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通信地址]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长城路中段 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教研室[邮编] 271016 [联系] 13793825512 [电子邮箱] ta0808@。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