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悬臂泵检修方案样本.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6433568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悬臂式离心泵检修方案1 合用范畴本作业指引书仅描述AY型两级悬臂泵检修,其他单、双级悬臂泵检修可参照执行2 悬臂式离心泵简介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靠叶轮叶片带动液体旋转,使液体产生惯性离心力获得所需能量,故称为离心泵离心泵工作前吸入管路和泵内一方面要布满液体当叶轮旋转时,叶片带动叶轮内液体旋转,液体获得能量后从叶轮内甩出甩出液体通过泵壳流道、扩散管,将速度能转换为静压能,再从排出管排出与此同步,叶轮入口处压力低于入口管压力,吸入管液体在差压作用下进入叶轮中由于叶轮是持续而均匀地旋转工作,因此液体持续而均匀地被甩出和吸入悬臂式离心泵泵轴一端在托架内用轴承支撑,另一端悬出称为悬臂端,在悬臂端装有叶轮,因此称为悬臂泵在泵叶轮上,普通钻有平衡孔以平衡轴向力这种泵长处是构造简朴,工作可靠缺陷是解决机械密封、轴承时必要拆卸大盖,特别是重量较大悬臂泵检修相对麻烦悬臂式离心泵常用有单级单吸和两级单吸两种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用途很广泛,普通流量在5.5-300米3/小时、扬程在8-150米范畴内工况,都采用这种泵,如炼油装置3Y-10、50Y-60AY型单级悬臂泵构造如下图1-1图1-1 AY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1.泵体 2.螺钉 3.叶轮螺母 4.叶轮密封环 5.壳体密封环 6.叶轮 7.喉部衬套 8.轴套9. 垫 10.泵盖 11.O型密封圈 12.水冷却腔盖 13. O型密封圈 14.腔盖固定环15.轴承悬架 16.放气塞 17.轴 18.推力轴承 19.轴承压盖 20.防尘盘 21.圆螺母22.止动垫圈 23.垫 24.甩油环 25.向心球轴承 26.轴用弹性挡圈 27. O型密封圈 28.轴承水冷却腔盖 29. O型密封圈 30. 垫 31.轴承压盖 32. 防尘盘 33.机械密封34.垫 35.垫 在单级悬臂泵扬程不能满足使用规定,而采用多级泵扬程又过大时,可采用两级悬臂泵。

      这种泵性能范畴普通流量在5-100米3/小时,扬程在7-240米两级悬臂泵构造与单级悬臂泵相似,只是多了一种叶轮、压出室和级间隔板Y型两级悬臂泵两个叶轮普通都背靠背地排列,AY型两级悬臂泵两个叶轮普通都面对面地排列(如下图),以平衡轴向力如炼油装置最常用65AYⅢ-100×2A,构造如下图1-2图1-2 AY型两级悬臂式离心泵1.泵支架 2.叶轮螺母 3.叶轮密封环 4.壳体密封环 5.前泵盖 6.二级叶轮 7.泵体 8.轴 9.一级叶轮 10.后泵盖 11.机械密封部件 12.轴承悬架部件3 检修环节3.1 检修前准备3.1.1人员准备安排组织检修人员熟悉图纸、资料,编制学习检修方案,掌握有关技术规定 检修前掌握泵运转状况,理解运营存在异常状况、缺陷在拆卸和检修时特别注意这些关于部位3.1.2 工量具、辅材、配件准备3.1.2.1 依照泵规格、型号选用适当工量具重要有:活扳手、梅花扳手、螺丝刀、管钳、内六角扳手、木锤、铜棒、手锤、撬棍、剪刀、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外卡规、磁力表架、百分表、深度尺、龙门架、导链、钢丝绳、油漆笔等注意液态烃泵必要使用铜质工具,以免产生火花发生爆炸事故。

      3.1.2.2 准备少量铜皮、石棉板、青稞纸、铅粉、润滑油、4F带及适量填料3.1.2.3 准备必要配件(轴承、机械密封、盘根等)3.1.3 按HSE规定确认检修条件3.1.3.1 检修前必要认真填写作业允许证(由班长或施工员现场签发)、进行现场JHA分析,办理好停电票等有关票据,青工还要填写工作前风险评估表3.1.3.2拿到停电票后,现场试按“启动”按钮,确认电源已可靠切断,确认后再按“停止”按钮3.1.3.3 打开泵排空阀(或放空阀),松动冲洗油管接头或密封压盖螺栓给泵卸压(看压力表批示,特别是对于含液态烃介质汽油泵或液态烃泵,禁止直接拆卸大盖,在压力表回零和松开压盖螺栓后还应用蒸汽加热泵体)、降温、排空(用蒸汽、水),关闭进、出口阀门或者加盲板与系统可靠隔断,有毒有害介质要置换达到作业条件检查确认后,方可作业4.1.3.4 备好抹布、油盆油桶,做好残液、残油收集准备在现场使用蒸汽或热水冲洗设备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一方面检查蒸汽软管与否完好、与否绑扎牢固、出口与否对人,用脚踩住软管出口处,并注意非常缓慢地启动蒸汽阀门,禁止随意启动阀门或启动时速度过快,以防止浮现人员烫伤事故3.2 HSE策划3.2.1重大危险源分析3.2.1.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要严格遵守《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和业主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并接受监督检查。

      3.2.1.2施工人员必要熟悉现场状况、工作内容、施工程序、检查规定等,并严格按方案规定施工33.2.1.3所有选用机具、工具、索具等必要严格检查,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现场机具工具及材料等堆放整洁,做到文明施工3.2.1.4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要按项目统一规定,对的佩带安全帽、劳保鞋、防护眼镜、劳保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四口”、“临边”必要采用防护办法并封闭周边孔洞,安全防护设施必要与主体同步施工,禁止高处抛物,禁止擅自攀登栏杆3.2.1.5高处作业,作业人员要系挂好安全带,确认搭设脚手架合格、安全可靠3.2.1.6 吊装作业要系挂好导链、钢丝绳,并严格按吊装规定作业,防止设备损坏、人员伤害3.2.1.7提前作好防雨、防潮、防滑办法,夜间施工必要有足够照明3.2.2环境因素分析3.2.2.1重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泵内未解决干净介质、轴承箱废油、清洗配件废油、抹布、包装材料、更换废配件、设备清洗锈蚀,也许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挥霍,并影响文明施工3.2.2.2解决干净泵内介质,现场设废料箱、废油盆桶对废油、破布、废料、废件及时放入废油桶箱内,安排专人负责清理卫生,保证现场“一日一清,一日一净”3.3 检修内容3.3.1 小修3.3.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3.3.1.2 检查联轴器,调节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易损件3.3.1.3 检查轴承及油路,更换或添加润滑脂3.3.1.4 检查冷却系统,清除水垢,解决泄漏部位3.3.1.5 消除运营中缺陷、渗漏,检查、紧固各部螺栓3.3.1.6检修水管、封油管线阀门缺损附件3.3.2 大修3.3.2.1 涉及小修内容3.3.2.2解体进行全面检查修理3.3.2.3检查机械密封、轴承、油封磨损状况,进行修理或更换3.3.2.4检查叶轮、泵体等零件磨损、腐蚀和冲蚀限度,进行修复或更换3.3.2.5检查轴磨损、腐蚀和弯曲值,进行修复、校直或更换3.3.2.6检查测量与调节对轮、叶轮、口环、轴套、密封、轴承等各部装配状况3.3.2.7需要时,叶轮做静平衡或转子做动平衡3.4 检修程序3.4.1解体程序开具合格作业票 检查机泵与否降至常温 松开密封压盖卸压 拆卸机泵附属管线 拆卸对轮罩及对轮短节 拆先后大盖螺栓,吊出泵体 拆前大盖和密封组件 拆卸对轮、先后轴承箱压盖,将转子抽出 拆卸轴承3.4.1.1 开具合格作业票及有关票据3.4.1.2 现场检查机泵与否降至常温常压,放空阀应全开。

      3.4.1.3 拆卸封油接头和密封压盖螺母给泵泄压,压力表批示应回零,且泵内无介质漏出如为液态烃泵或含液态烃汽油泵,还应在压力表回零后及时关闭放空阀(此阀联通火炬系统,不关会反窜瓦斯气体)3.4.1.4拆附属管线、油管线,用布将各管线接口封闭;松开轴承箱放油丝堵,用油盆(桶)接好并回收润滑油,以免污染环境,防止人员摔倒3.4.1.5 拆对轮罩,测量同心度;做好大盖与轴承箱、对轮与短节间装配位置记号,拆对轮短节3.4.1.6拆大盖,吊出泵体3.4.1.6.1测 泵体距离;松开密封压盖,保证静环面与动环面接触,测量此时密封压盖至与之接触泵体距离,两者之差即为检修前密封压缩量(集装式机械密封在此环节中不必测量压缩量)3.4.1.6.2 拆轴承箱支腿螺栓,拆后大盖螺栓,对称留两个螺母,防止泵内有介质将大盖冲出伤人用顶丝顶松大盖,检查确认大盖处无介质泄漏后,拆下预留两个大盖螺母并用导链吊出后大盖;按叶轮旋转方向拆卸叶轮背帽,取出二级叶轮如大盖处始终泄漏介质,应及时将大盖回装,并告知装置人员到现场解决3.4.1.6.3 拆泵前大盖螺栓,用顶丝将泵体对称均匀顶出如顶丝无法将泵体顶出,可用若干楔形铁从对称方位楔入大盖与泵壳体间,均匀敲击各楔形铁组,将大盖顶出(轻质油或烃类介质泵必要使用铜制工具,防止敲击时产生火花,发生闪爆)。

      3.4.1.6.4架设龙门架,挂好导链、钢丝绳(吊点应选在重心位置附近),尽量使导链和钢丝绳垂直吊装如需运用上方管线或钢支架做悬挂受力点,必要经生产装置批准3.4.1.6.5用导链和人力将大盖转子整体从蜗壳中抽出3.4.1.6.6用水或蒸汽将泵内与介质接触部件(蜗壳、叶轮等)冲洗干净,如条件容许,最佳将拆下泵与所有部件运回检修工作间或分公司厂房检修3.4.1.6.7 装入二级叶轮,紧固叶轮背帽,测量一、二级叶轮及对轮晃动值3.4.1.6.8 松开叶轮背帽,依次拆卸二级叶轮、挡套、一级叶轮3.4.1.7拆前大盖和密封组件松开大盖与轴承箱、密封压盖与泵体紧固螺栓,将泵大盖与轴承箱分开,解体机械密封3.4.1.8拆泵对轮、轴承箱压盖,测量定位轴承轴向定位间隙;松开甩油环限位长螺钉后,将轴从轴承箱中卸出3.4.1.9松开推力轴承锁紧螺母,用拉力将推力轴承拆下,使用扁铲时,注意防止损伤轴颈然后拆卸径向轴承,取出甩油环3.4.1.10将各零部件用煤油(禁止使用汽油)清洗干净,轴颈、叶轮口环等配合面用砂纸打磨后,准备测量数据3.4.2检查测量3.4.2.1用游标卡尺、内卡测量叶轮口环与壳体口环直径,计算口环直径间隙=壳体口环最小直径 - 叶轮口环最大直径。

      3.4.2.2 如果叶轮有平衡孔,还需测量并计算叶轮后盖板口环间隙规定所有平衡孔流通面积之和S1与后盖板口环环形间隙流通面积S2关系为:S1=(3-5)S23.4.2.3 测量大盖与泵体止口间隙3.4.2.4 测量轴承箱与大盖止口间隙3.4.2.5 测量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孔配合紧力3.4.2.6 以装轴承处轴颈为支点,用千分表检查轴弯曲值,检查轴承、叶轮、对轮、密封轴套等处轴颈尺寸与圆跳动值3.4.2.7 测量对轮与轴、叶轮与轴、轴套与轴、密封压盖内孔与轴套配合间隙3.4.2.8 测量轴承压盖与轴间隙(若油封为迷宫密封),或挡水环与轴承压盖间隙3.4.3组装程序将轴承装配到轴上 转子装入轴承箱,装好先后轴承箱压盖 装配对轮 回装密封 装大盖 装叶轮 组装泵体 装对轮短节 装附属管线 找正 试运3.4.3.1比较新旧轴承型号、保持架尺寸与否一致,特别是角接触球推力轴承后缀一定要为“B”用轴承加热器加热轴承时,先将两个甩油环分别放置在靠支承轴承和推力轴承内侧轴上,再将加热好轴承内圈或轴承装到轴上待轴承冷却后,上紧推力轴承锁紧螺母,将止动垫“舌头”嵌入锁紧螺母止动槽内。

      用双手分别转动两个推力轴承外圈,如用力可分别转动推力轴承外圈,即表达推力轴承预载荷适当3.4.3.2 用铜棒将支承轴承装入轴承箱内孔将轴从对轮端伸入轴承箱,用铜棒敲击轴并安装到位待推力轴承到位后,检查支承轴承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