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卷.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警觉(jué) 折返(shé) 丝缕(lǚ) 打旋(xuán)B.集纳(nà) 雾霭(ǎi) 皑皑(ái) 恶心(ě)C.砾石(lì) 巍峨(wēi) 翌日(yì) 旷野(kuàng)D.穹顶(qióng) 轻盈(yíng) 矗立(chù) 驿道(yì)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帷幕 潮汐 雾霭 花香鸟语B.悬殊 致密 凋零 偷偷摸摸C.萌发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D.邀请 希疏 次弟 周而复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B.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C.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子衿》)(2)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田间小路)C.不独子其子(以……为子)D.货恶其弃于地也(坏的)2.翻译下面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馀荫、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入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小说阅读碗底香陈小庆终于开饭了,他几乎是跑着奔向食堂的今天做的是他最喜欢的红烧牛肉面,他看到自己饭盆里竟有好几块牛肉,最关键的是有一块还特别大,居然比一只完整的核桃还要大,他似乎觉察到打饭的师傅当时迟疑了一下,但手终于没有抖,还是将那大块牛肉给他妥妥地盛进了饭盆里端着饭,走到外边,坐在一块空心砖上,虽然饿极了,虽然是他最喜欢的牛肉面,他却慢条斯理地吃着,他享受着美味不像那个首先急着把饭里的牛肉挑着吃了的二狗子﹣﹣吃那么快会很快吃完,很快吃饱,很快失去享受的时间尤其是那块最大的牛肉,他毫无疑问地会留到最后吃,等吃完所有的面条、碎肉,喝光所有的汤之后再去细细品味,仔细享受,这叫碗底香在他,这样吃饭也是人生一大享受!他一边品味着牛肉面,一边想着自己儿子小虎马上就要娶媳妇了,那个姑娘已经同意嫁给小虎了,嫁到在城里没有房子的他们农村的家了!他得多干活多赚钱,风风光光把儿媳妇娶进家门此时,饭盆里的那块肉,几乎是支撑他力气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他辛苦后的一份安慰。
从小他就有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的习惯,过去家里穷,娘做面条时,炒个鸡蛋已属最好的午饭,那时节他总是把饭先吃光,再去吃炒鸡蛋,最后嘴里的炒鸡蛋味儿会留存一下午让人觉得生活美好有意义他还喜欢把最甜的放在最后,把最好的消息在心底憋好久,六年级时,他破天荒地考了个年级第一,回家就一直没有吭,最后竟然没有说,还是娘听邻居小孩说的娘看着他笑,他也笑,仿佛那最好吃的还在碗里放着,还可以享受那份惊喜娘告诉过他,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他一直不舍得把那些好东西提前吃掉用掉,甚至到该吃该用时仍然还要保留好久他喝了口牛肉面汤,滋味十足,望望那块牛肉,心里踏实极了十六岁时他拥有了第一双回力球鞋,穿惯了黄胶鞋的他,一直舍不得穿,只在劳动节和国庆节时穿过那么几天,大部分时间还是黄胶鞋,后来他发现鞋小了,自己在十八岁时再也穿不上那尚且八九成新的回力鞋了那双鞋,至今在家里放着,像是收藏品,曾经他想让儿子穿,儿子却无论如何也不穿他开始品饭盆里的碎牛肉明天据说会发工资,包工头说了两个月了,一定要在麦收之前把欠大家的去年的工钱发到手里,而他们很多人已经打算后天回乡割麦子了!碎牛肉几乎没有口感,他望了望那大块牛肉,原谅了这些碎肉。
筷子却不去动一下那大的,从小养成的习惯,使他根本不会在饭还多时去动那些“镇碗之肉”的也因为这个好习惯,他存到了一些钱,家里才翻盖了房子,儿子才能说上对象过去在乡下,他碗里的肉或者鸡蛋一直是别人眼中的诱惑,大柳树下吃午饭,他总是会在碗里留下最好的,直到吃完了饭,才会认认真真吃掉那些最好的,让一顿饭有了悠长的香味三十年前,在乡下,碗里有肉或者有鸡蛋,会很有面子,他是那时养成了很慢很慢吃饭的习惯的,他享受着自己碗里有宝的感觉﹣﹣生活就是这么有奔头!很多工友都吃完了,在抽烟聊天,他却还有好几口面没有吃完,他一根一根面吃着,碎肉已没有了,但他碗底有香,心里有底儿:镇碗之宝还在,动都没动呢!他们都是端着铁盆盛饭的,都是一步到位,没有再去打饭的麻烦,那么大个铁盆,足可以吃很饱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喝光最后一口汤,盆里只有那个大块头的牛肉了,那深酱色的肉,吸足了调料,那要一口吞下去,能嚼上两分钟才可以咽下去他停顿了一下,显得郑重地夹起那块肉,多年养成的习惯,尊重食物,更要慎重对待那些最好的,那些都是生活的精华,是我们热爱生活的理由!他每次在享受最后一口美味时,都会停顿一下,调整好味觉、视觉,说高级一点应该还调整好了灵魂,准备接受那种痛快舒爽﹣﹣他夹起那块肉,发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也许是自己用劲过于大了吧,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那块让他期待了一顿饭,瞟了无数眼,几乎支撑了他全部幸福感的大块牛肉,竟然是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姜!1.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3.小说结尾写那大块牛肉竟然是一块姜,其实这并不突然,作者在前文已有几处暗示,请找出并简要概括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反应进城打工者生存的艰辛,也有人认为是倡导一种先苦后甜的生活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小说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3.请说说这首诗中的颈联好在哪里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章可以用五个情节加以概括,请完成下面的填空忽逢桃花林→______→进入桃花源→_______→_______七、作文(共40分)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你肯定对演讲有了较大的兴趣,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以“自信,成功的秘诀”为题写一篇演讲词要求:①观点要明确,主题要鲜明,不少于600字;②有理有据,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使你的演讲词更有气势、更有感染力;③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