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实施.doc
49页办公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作者:———————————————————————————————— 日期: 2 办公楼弱电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2013年03月25日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 4第二章 项目特点与设计原则 5第三章 弱电工程设计规模 7第四章 技术标准与规范 7第五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85.1 系统设计说明 85.2 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105.3 设计建议 105.4 本系统施工界面划分 11第六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说明 116.1系统设计说明 116.2卫星接收系统设计方案 126.3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136.4设计施工界面 14第七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147.1 系统设计说明 147.2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167.3 设计施工界面 16第八章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说明 168.1系统设计说明 168.2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17第九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179.1系统设计说明 179.2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189.3设计施工界面 18第十章 出入口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1910.1系统设计说明 1910.2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1910.3 设计施工界面 20第十一章 一卡通管理平台系统设计说明 2011.1系统设计说明 2011.2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20第十二章 电梯多方通话系统设计说明 2112.1系统设计说明 2112.2主要设备品牌档次说明 219.3设计施工界面 21第十三章 电子巡更系统设计说明 2213.1系统设计说明 2213.2系统推荐品牌及档次 22第十四章 会议系统设计说明 2314.1系统设计说明 2314.2系统推荐品牌及档次 2414.3设计施工界面 24第十五章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说明 2415.1系统设计说明 2415.2系统推荐品牌及档次 2515.3设计施工界面 25第十六章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设计说明 2616.1系统设计说明 2616.2系统推荐品牌及档次 2716.3设计施工界面 27第十七章 程控交换机系统设计说明 2717.1系统功能及设计说明 2717.2系统推荐品牌及档次 2817.3本系统弱电分包工程承包界面 28第十八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2918.1系统设计说明 2918.2系统推荐品牌及档次 29第十九章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3019.1系统概述 3019.2系统组成 3019.3系统监控对象与规模 3019.4系统设计和功能说明 4119.4.1空调系统 4219.4.2通风系统(送/排风系统) 4319.4.3给排水系统功能 4319.4.4冷冻站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4319.4.5集成子系统主要功能(协议接口集成) 4419.5节能与能源控制说明 4419.6系统选型及品牌档次 4619.7工程设计及承包界面说明 46第一章 项目概述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本项目为A座办公楼,地下有3层,地上15层,建筑总高度60米。
地下一、二、三层为汽车库,设备站房和配套管理用房等;地下一层共有29个停车位,地下二层共有46个停车位,地下三层共有52个停车位本项目智能化建设设计院图纸内包含如下系统(共计7个系统):1. 综合布线系统2. 有线电视系统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4. 入侵报警系统5. 出入口管理系统6. 电子巡更系统7. 楼宇自控系统另外,为实现本项目基本功能或可能需要建设的其它智能化系统(即图纸外部分系统),设计方案和预算仅供建设单位参考,具体情况如下:1、停车场管理系统2、一卡通管理系统3、电梯五方对讲系统4、会议系统5、公共广播系统6、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7、程控交换机系统8、计算机网络系统注:本项目弱电系统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CAD版电子图纸“电气图纸2013.03.11”设计院初步设计图纸未标明线槽规格,因此本案弱电各类线槽将根据各系统现有规模设计;另外,结合同类项目的设计施工经验,本案综合布线系统与安防系统分别设计水平及垂直线槽,根据初步设计,弱电系统配管采用JDG20/25管; 由于设计院初步设计(弱电专业)图纸不能准确反映出二次结构墙的形式,因此本案设计暂不包含剔槽、或结构墙体内预埋管的供货安装(该部分工程内容一般由土建总承包单位完成)。
另外,设计院图纸要求所有弱电系统的线缆均采用阻燃型电缆,弱电间干线光缆为2芯多模,结合同类项目的设计施工经验,本案各类电缆设计选用普通型(是否选用阻燃型电缆可根据建设单位的需求再确定),布线干线设计选用6芯多模光缆(可基本上满足常规写字楼的应用) 本案各系统以设计院图纸设计要求为基础或按常规设计,供建设单位参考;设计图纸未提及的要求均按行业规范或标准进行设计第二章 项目特点与设计原则本项目定位为区域内高档办公楼宇,建成后将成为地标性建筑因此,在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上注重先进技术、主流技术应用,以满足业主的各项智能化功能需求本项目为弱电智能化功能设计既要满足未来业主的各项功能需求,也应注意不要越俎代庖,造成投资浪费即,满足大厦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智能化系统,设计到位,实施到位;未来业主根据自身需求需要实现的个性化功能,交由业主完成,本设计方案负责提供足够、合理的系统接口和系统容量鉴于上述项目特点,本项目弱电系统设计依据是:Ø 因地制宜,满足使用需求;Ø 技术先进,系统性能稳定可靠;Ø 设备选型合理,有效控制投资具体说明如下:因地制宜,满足使用需求:弱电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专注于满足大厦对智能化系统的各项使用需求。
不是为了堆砌智能化系统而去投资建设,而是为了满足大厦的各个使用功能需要而去设计能够为用户带来便捷、舒适、安全感受的智能化系统,即便设计院暂时没有设计,本方案也进行了初步设计(例如大厦公共区域背景音乐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公共区域电子巡更系统、电梯多方对讲系统等),这几个系统的建设都为用户带来便捷、舒适、安全感受;个别系统,例如目前设计院初步设计的集成系统,因为仅就是实现多个系统的功能集成、显示集成,并没有增加新的使用功能,也没有为业主和用户提供额外的价值,本方案建议暂不投资建设系统设计的详细情况参阅本方案弱电工程设计施工范围与内容说明技术先进,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设计建设的系统,注意采用先进技术,以给业主和用户带来人性、便捷的使用感受采用进口或国产优质设备和产品,优化设计,严格依据规范施工,保证优质安装工艺,确保系统长期运行性能稳定可靠设备选型合理,有效控制投资:对于国产设备暂不能满足本项目功能需求的重要系统,采用性能价格比较高的进口主流品牌设备;国产优质品牌设备能够满足功能需求的,采用国产优质主流品牌设备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有效节约投资第三章 弱电工程设计规模本方案根据设计院初步设计图纸和本项目使用功能需求设计各系统的建设规模。
各系统具体施工安装点位数量以甲方、设计院批准的深化设计图纸或招标文件为准第四章 技术标准与规范本方案依据以下国家标准或规范进行设计:《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201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30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第五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5.1 系统设计说明系统设计概述综合布线系统布线区域包括地下3层~地下1层、首层至地上15层、机房层,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模块化设计,易于在配线架上扩充和重新组合;语音、数据水平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标准;数据主干网络采用6芯室内多模光纤,语音主干采用3类50对/100对非屏蔽大对数铜缆,开放式结构化布线。
工作区子系统依据设计图纸,目前在办公区域按每间办公室配置一套弱电接线箱,每个接线箱按网络及信息点各一个设计;在停车场管理间、报警阀室、服务台及F2~F3层个别小办公室每个房间或区域设置双口语音数据信息点或单口语音信息点本方案包含弱电接线箱及信息面板至弱电间的水平及工作区线缆、配管、信息模块及面板每套弱电接线箱均按一套配线架设计,房间内实际信息点数量根据未来建设单位需求及精装修设计工位或家具布局深化各层点位设置表如下:楼层TO+TP面板TP面板RDX箱机房8152141413712711710797867666564632421411B121B2B3合计7979注:本点表布置仅供建设单位参考,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深化调整干线子系统及设备间子系统楼内主干:每个弱电间(共计18个弱电间)到弱电总机房设计一根6芯室内多模光缆及一根或多根三类50对/100对大对数铜缆;在各层弱电间中,各类电缆、光缆的连接配线设备全部采用EIA/TIA标准的19"规格标准,并安装于19"标准机柜中,19"机柜需考虑所有线架及网络设备的设计容量;设备间UPS由使用单位根据未来网络设备的使用情况另行配置管理间子系统主干光缆采用LC型接口,语音配线架采用支持快速跳线的模块化110型语音配线架。
所有配线架、端接箱所需连接跳线是模块式,无需专用工具进行修改、管理和系统维护,所有配线设备全部采用EIA/TIA标准的19"规格标准,并安装于19"标准机柜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