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超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1-2022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超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 CaCl2 B. H2O C. K2O D. NaOH参考答案:D略2.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20080926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 B.bcd C.acd D.abcd参考答案:D略3.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参考答案:C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版权所有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排布及相关性质来解题,一般金属元素位于左下角,可以做导体材料,非金属元素一般不导电,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中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可以用来做导体材料,故A错误;B.非金属元素一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边,氢元素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不导电,是绝缘体材料,故B错误;C.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大多数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稀有气体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性质更稳定,一般不用来做半导体材料,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察了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导电性良好,可以用来做导体材料.非金属元素一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边,氢元素除外,一般不导电.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参考答案:B略5. 下列递变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A. 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 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参考答案:C【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Na、Mg、Al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2、3,所以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故A正确;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O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4、+5、+6,故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D.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所以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则金属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6. SO2被认为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首犯”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燃烧下列与SO2污染有关的是( )①酸雨现象 ②伦敦“毒雾”事件 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④温室效应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C解析:SO2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和O2形成亚硫酸、硫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1952年12月5日到8日,伦敦上空出现的“毒雾”4天内导致4 000人死亡,事件过后的两个月内还陆续有8 000人死亡这种“毒雾”就是工厂排出的SO2气体引起的SO2气体主要可引发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等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含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由CO2等引起的故正确答案为C项7. 下列物质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Al(OH)3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③④ B、①③④ C、③ D、全部参考答案:D略8. 在mA+nB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mol·L-1,B每分钟减少1.5 amol·L-1,A每分钟减少0.5a mol·L-1,则m:n:p为 A.2:2:3 B.2:3:1 C.1:3:2 D.3:1:2参考答案:C略9.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生成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标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51g C.8.26g D.7.04g 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参考答案:D11. 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参考答案:C略12. 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参考答案:C略13.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14462Sm与15062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14462Sm与15062Sm 是同一种核素B.14462Sm与15062Sm 互为同位素C.14462Sm与15062Sm 的质量数相同D.14462Sm与15062Sm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相同参考答案:B【考点】核素.【分析】根据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来解答.【解答】解:A、14462Sm与15062Sm是Sm元素的不同种核素,故A错误;B、14462Sm与15062Sm是Sm元素的不同种核素,两者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14462Sm与15062Sm的质量数分别是144和150,两者的质量数不同,故C错误;D、14462Sm与15062Sm均属于Sm元素,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而是Sm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故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B.14. 离子M2O7X-与S2-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M2O7X- +3S2- +cH+==2M3+ +eS+f 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为A.+4 B.+5 C.+6 D.+7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反应a M2O7x-+3S2-+cH+=2M3++eS+fH2O中,由M原子守恒可知a=1,由O原子守恒可知,f=7,则由H原子守恒可知c=14,由电荷守恒可知-x+(-2)×3+14=+6,解得x=2,则M2O7x-中M的化合价为[?2?(?2)×7]/2=+6,答案选C。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Cu粉(CuO):加稀硫酸、微热、过滤B.乙醇(沸点为78℃)(NaCl):蒸馏C.淀粉溶液(KI):渗析D.KNO3溶液(I2):加酒精,分液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220mL 0.1mol/L的稀盐酸溶液,现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来配制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计算,本实验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A.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 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润洗C.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E. 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4)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某一情况,试判断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相比于要求的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A. 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 稀释浓HCl时,没有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C. 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D. 定容时俯视参考答案:(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量筒 (2) 2.1 (3) AE (4)BD【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2)根据c=1000×ρ×ω/M求出浓盐酸的浓度;根据稀释规律c1×V1= c2×V2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3)A.容量瓶带有活塞,使用前应查漏;B.容量瓶洗净后可以用蒸馏水洗净后,但不能再用待配液润洗;C.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D. 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用来稀释浓溶液;E.摇匀时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反复上下摇匀。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需用220mL0.1mol/L的稀盐酸溶液,应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2)需用220mL0.1mol/L的稀盐酸溶液,要用250 mL容量瓶,根据c=1000×ρ×ω/M可知,该浓盐酸的浓度为1000×1.19×36.5%/36.5=11.9mol/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知:0.25×0.1=11.9×V,V=0.0021L=2.1 mL;因此本实验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2.1 m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13)A、因配制后要摇匀,所以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A正确;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