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尔森技术实务复习题集.pdf

140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55555549
  • 上传时间:2018-10-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0MB
  • / 1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140 2015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配套复习题集 学尔森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命题研究院 组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作人:猛张飞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 1 章 燃烧基础知识 2 / 140 一、单项选择题 1.液体燃烧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 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 期间不会产生的现象是 ( ) A.闪燃 B.阴燃 C.沸溢 D.喷溅 【答案】B 【解析】 沸溢是含乳化水的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热波而在液面产生猛烈沸腾现象 喷溅是液体燃烧形成的热波向下传播过程中,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 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产生向外喷射的现象 阴燃是指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缓慢榉烧,是针对固体燃烧而言的 因此,阴燃不是液体燃烧呈现的现象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6 页 2.燃烧产物会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常见的燃烧产物中,其不包括( ) A.氰化氢 B.一氧化碳 C.氨气 D.氯气 【答案】D 【解析】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 CO、HCN、SO2、NO2、NH3、HCl 等,这些气体均对人体有不 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不包括氯气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9 页 3.液态烃类物质燃烧具有( )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A.橘色 B.无色 C.黄色 D.蓝色 【答案】A 【解析】 可燃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产生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产生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某些醚类燃烧时,液体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这类物质的火灾较难扑灭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6 页 4.醇类液体燃烧具有( )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A.橘色 B.无色 C.黄色 D.蓝色 【答案】D 【解析】醇类燃烧时,通常产生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6 页 5.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不包含(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闪燃 D.阴燃 【答案】C 【解析】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蒸发燃 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和动力燃烧(爆炸)5 种。

      故固体可燃物燃烧不包括闪燃,即 答案为 C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6~7 页 二、多项选择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其中大部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有( ) 3 / 140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明火 D.引火源 E.链式反应自由基 【答案】ABDE 【解析】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而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 展需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指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根据题意是选择大部分燃烧的必要 条件,因此,答案是 A、B、D、E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2 页 2.燃烧按照其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可分为( ) A.闪燃 B.爆炸 C.自燃 D.点燃 E.着火 【答案】BE 【解析】燃烧类型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因此,答案为 B、E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3 页 3.气体燃烧根据在燃烧前可燃气体和氧的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有( ) A.扩散燃烧 B.集中燃烧 C.预混燃烧 D.闪燃 E.爆炸燃烧 【答案】AC 【解析】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像固体、液体那样经熔化、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 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

      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 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5 页 4.燃烧产物会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燃烧的主要燃烧产物是( ) A.氰化氢 B.一氧化碳 C.氨气 D.二氧化碳 E.二氧化硫 【答案】BD 【解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 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 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 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 250 倍,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 调节障碍等 因此,答案是 B、D,而 A、C、E 只是燃烧产物而已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9 页 4 / 140 三、简答题 1.常见的引火源有哪些? 1.常见的引火源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1)直接火源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 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等通信工具 火花,静电火花等 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2)间接火源 1)高温 高温是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2)自燃引火源 自燃引火源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 气中会自行起火; 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 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2 页 2.燃烧类型有哪些? 答:燃烧类型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1)着火是指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 开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着火可分为点燃和自燃 (2)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 是气体、蒸气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3 页 第 2 章 火灾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物内电气柜发生的火灾是属于( )火灾。

      A.C 类火灾 B.D 类火灾 C.E 类火灾 D.F 类火灾 【答案】C 【解析】火灾分为 A、B、C、D、E、F 六类,其中 E 类火灾为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变压器 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因此,题意中的电气柜火灾为带电火灾,即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1 页 2.某市一生产厂房发生金属粉尘燃爆事故,导致 29 人丧生,49 人重伤,则该事故为( )事故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别重大 【答案】C 【解析】 由于火灾事故的分级由死亡、 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决定,对于死亡 29 人和重伤 49 人的火灾事故, 按死亡人数大于等于 10 且小于 30 属于重大火灾事故, 按重伤人数大于等于 10 且小于 50 为较大火灾事故,5 / 140 评定事故级别时以其严重者为准,故为重大火灾事故,即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1~12 页 3.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 A.闪燃 B.轰燃 C.爆燃 D.自燃 【答案】B 【解析】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 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 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 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通常,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 入充分发展阶段因此,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7 页 4.某企业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导致 3 人死亡,10 人轻伤,则该起火灾为( )火灾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别重大 【答案】B 【解析】由于火灾事故的分级由死亡、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决定,对于死亡 3 人的火灾事故,按死亡人数 大于等于 3 且小于 10 属于较大火灾事故,评定该起火灾为较大火灾,即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2 页 5.下列选项中, ( )不属于灭火的基本原理 A.冷却 B.隔离 C.化学抑制 D.难燃 【答案】D 【解析】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冷却灭 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和化学抑制灭火等方法,其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可见,其不包括“难燃” , 即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8 页 6.一般认为,火灾的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至其峰值的( )时算起。

      A.80% B.60% C.50% D.25% 【答案】A 【解析】在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弱, 温度逐渐下降,一般认为火灾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至其峰值的 80%时算起因此,正确答案为 A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7 页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就是热量传递,其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有( ) A.热传导 B.热扩散 C.热对流 D.热辐射 E.热放射 【答案】ACD 【解析】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在建筑火灾中,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 通常是以上述 3 种方式来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 6 / 140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4 页 2.建筑火灾由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部位蔓延到相邻的区域,甚至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了( ) 等几个阶段 A.初期阶段 B.增长阶段 C.轰燃阶段 D.充分发展阶段 E.衰减阶段 【答案】ABDE 【解析】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其中初期增长阶段又可以划分 为初期阶段和增长阶段,因此,按题意选择 A、B、D、E。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7 页 3.为防止火势扩大化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主要有( ) A.冷却灭火 B.隔离灭火 C.人工灭火 D.窒息灭火 E.化学抑制 【答案】ABDE 【解析】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冷却灭 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和化学抑制灭火等方法,其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故正确答案为 A、B、D、E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8 页 三、简答题 1.火灾是如何分类的? 火灾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分为 A、B、C、D、E、F 六类 (1)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2)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3)C 类火灾:气体火灾 (4)D 类火灾:金属火灾 (5)E 类火灾: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考点来源】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 11 页 2.发生火灾时是如何分级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