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观察物体的特征》备课参考(2025春).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597223465
  • 上传时间:2025-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观察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科学思维目标]观察常见物体的特征,用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探究实践目标]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态度责任目标]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单元起始课,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中的第一点“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物体由物质构成,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依据课程标准,本课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能通过利用感官和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外部特征的探究兴趣本课共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关于观察方法及物体特征的原有认识探索板块,主要包括两个观察实践与活动记录,目的一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选定的一个物体进行观察与描述;二是通过与其他物体的对比,发现这个物体更多的特征,并在记录单上圈出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

      研讨板块,主要提示学生回顾自身观察过程,引导学生可以从颜色、形状、轻重、表面粗糙程度、透明度等方面描述物体特征拓展板块,借助猜物游戏,让学生认识到准确描述物体关键特征对于正确识别物体的重要性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无法直接从物质建立概念,需要从认识物体的特征开始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他们对身边的物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描述这些物体但是,他们对怎样有序地观察这些物体,从哪些方面能更全面、多角度地描述物体的特征仍然存在困难这一课,教师通过创设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以及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难点]物体的颜色、形状、透明度、气味等是可以被直接观察并描述的,而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需要对多个物体进行比较才能描述教材解读】[单元情境]本单元以“介绍物体时需要描述物体的特征”为大情境,背景图片展示了本单元的情境:几位小朋友围坐一起交流,描述物体的特征文中的这句话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介绍它们时需要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本课情境]图中9个物体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是由不同材料制作的,且在特征上具有代表性比如,这些物体有方形的、球形的、圆柱形的,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形状的多样性;红砖以黏土等原料烧制而成,学生可能接触较少,引入这一材料主要希望学生关注有些材料是取材于自然世界的;塑料笔筒和塑料尺用来观察透明度;乒乓球比较突出的特征包括有弹性、球形等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选择教材中展示的这些物体,但要注意尽量涵盖、凸显这些特征,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体的特征[聚焦]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我们周围有什么物体,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了解学生在观察方法以及物体特征描述方面的原有认识,并基于此引导学生科学有序地观察和描述,促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体的特征[探索1]选择一个物体如小木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教师要注重将观察方法的指导与描述物体的特征的过程联系起来有些特征可以,直接被描述,如颜色、形状、透明度、气味等,教师鼓励学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词汇口述物体的特征[探索2]为了更全面地描述物体的特征,需要让学生关注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物体特征的比较,完善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如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这些特征需要对多个物体进行比较才能描述出来。

      本页的四幅插图,提示了从四个方面分别对物体进行对比观察:通过看,比较颜色、形状、大小、透明度等;通过闻,获取气味特征;通过摸,比较表面粗糙程度、软硬等;通过掂,比较轻重此外,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尝任何物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炼认识物体特征的框架,为学生后续学习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奠定基础[探索3]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在记录单中圈出来,或利用简单文字(拼音)图形补充信息提示学生什么是物体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描述加以规范和提炼,引导学生将儿童的描述性语言转化为规范的科学词汇记录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观察物体的名称、记录日期以及该物体的特征描述在教材的示例中,“有颜色”这一特征被圈出来,用以引导学生圈出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教材中已列举了物体的基本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软硬、薄厚以及表面粗糙程度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预留的横线上补充自己观察到的其他特征,例如物体的气味、轻重、透明度等,对应的描述词汇包括:有气味或无味、较重或较轻,以及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等[研讨]研讨部分的文字包含两个问题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回顾自己观察物体的方法学生可能会说用看、闻、摸、掂等方法观察物体,同时也可能提出通过与其他物体比一比来观察。

      第二问,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轻重、表面粗糙程度、透明度等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拓展]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将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既贴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让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关注到描述物体关键特征对认识物体的重要性例如,依据“圆圆”“皮儿薄”“光光滑滑”“蹦三尺”这些描述,可以推断出这个物品是乒乓球教学准备】[学生]小木块、作业本、红砖、塑料笔筒、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条橡皮、钢尺、塑料尺[教师]学生实验材料-套课堂教学实施建议】1.聚焦我们周围的物体各有各的特征,我们怎样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呢?教师需要创设描述物体特征的情境,如,它圆圆的,可以拍,玩的时候会蹦蹦跳跳的,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物体 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是皮球,教师可以追问怎么猜中是皮球的接着,教师让学生说一说 自己知道的物体并进行描述,调查学生的想法教师要把学生提及的词汇记录在黑板上,对一些儿童化的语言也可以先记录下来,在后续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其逐步转化成用规范的科学词汇来描述也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准备一个不透光盒子,学生只能通过摸的方式猜测盒子里是什么物品,并让学生讲述这样判断的理由;还可以请一名学生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这个物体是什么,旨在让学生体验抓住物体的特征对认识物体的重要性。

      2.探索对于本课情境中的9个物体,教师可以先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名称,然后选择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比如圆柱橡皮,让学生进行描述学生先单独描述橡皮的特点,这时教师再出示另一个物体,比如红砖,引导学生通过看、闻、摸、掂等方法,比一比圆柱橡皮和红砖的轻重、软硬、薄厚等,对比发现橡皮更多的特征3.研讨“我们是怎样观察这些物体的?”这个问题指向的是观察物体的方法这个研讨也可以放在探索前提出,引导学生利用看、闻、摸、掂等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并知道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对比的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我们用了哪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特征?”这个问题指向的是描述物体特征的角度,建议放在探索后的小组交流中比如,提问[学生]选择了哪个物体进行研究?将它与哪个物体进行对比知道了哪些特征?其他小组又选择了哪两个物体对比并知道了物体的什么特征?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4.拓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兴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通过哪些特征猜到这个物体的 【教学评价建议】课堂教学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后,从“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做”这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内容见表1-1-1。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评价,评价可以从“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具体内容见表1-1-2实际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课堂学习习惯表1-1-1“观察物体的特征”自我评价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能做到的打“√”我会听我能安静倾听我会说我能说出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我会做我能用看、闻、摸和掂一掂的方法来观察比较物体我能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表1-1-2“观察物体的特征”教师评价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能做到的打“√”安静倾听小组成员能安静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积极发言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观察结果仔细观察小组成员能细致观察物体认真思考小组成员能积极思考并提问【疑难问题解答】1.学生在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时,由于观察方法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有序地观察和准确地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怎么办?首先,教师要注重将观察方法的指导与描述物体的特征联系起来,如通过看,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透明度等特征;通过闻,获得物体在气味方面的信息;通过摸,比较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软硬等特征;通过掂,比较物体的轻重;等等。

      其次,教师在指导时,可以一边演示,一边将各种感官与其观察;到的对应的特征板书,帮助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特征最后,交流研讨环节,可以让参与交流的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记录单投影展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表述,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让学生边观察边记录2.学生分不清哪些特征可以被直接观察描述,哪些特征需要对多个物体进行比较才能被描述,怎么办?颜色、形状、透明度、气味等特征,可以被直接观察描述;大小、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需要比较多个物体才能描述这个问题可以在研讨环节进行处理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可以通过有层次的问题链给予引导,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选择哪个物体进行观察,它有什么特征? (对应直接观察法)你将它与哪个物体进行了比较,还观察到了什么特征? (对应比较观察法)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记录单进行追问,比如,学生在记录中描述小木块的特征圈了“较软”, 这时教师应追问:你是和哪个物体比较发现小木块较软的?等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课件】.pptx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西门豹治邺【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六个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3课时 A spell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4课时 B talk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每课时学习任务单汇编(含六个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4课时 B talk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1课时 A talk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5课时 B learn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5课时 B learn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2课时 A learn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6课时 B Read and write C Reading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6课时 B Read and write C Reading教学设计.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牛郎织女(二) 教案.doc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牛郎织女(一) 教案.doc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鸟的天堂教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