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24页2020-2021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华北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4.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5. 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A. ①增强 B. ②增强C. ③减弱 D. ④增强参考答案:14. B 15. D14.读图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一部分来自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另一部分来自于地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图中①由太阳指向地面,为太阳辐射,③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②由地面指向大气,因此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5.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当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则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增强,即④会增强,D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即①会减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会减弱,即②会减弱,B错误;大气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晚上,大气的逆辐射会增大,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以雾霾天气的出现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有较高的读图能力,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不大2.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参考答案:D3. 凌日是指太阳被小的暗星体遮挡若地球上出现凌日现象,则暗星体有可能是①水星 ②金星 ③火星 ④木星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 如果这两颗行星的一颗恰好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需时大约为一个多小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凌日,显然,太阳系中位于地球轨道和太阳轨道之间的为水星和金星,所以地球上的人们能看到的只有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
故答案选A名师点睛】凌日在天文学上指一个大的亮的星体被一个小的暗的星体遮挡住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如果这两颗行星的一颗恰好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需时大约为一个多小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凌日.显然,地球上的人们能看到的只有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如果人类能够站在火星观测,则可以看到地球凌日的胜景4. 当日本东京(139°E)的地方时为12时20分,北京的地方时是A.10时36分 B.11时20分 C.10时48分 D.11时04分参考答案:C5.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参考答案:B6. 读“我国某地1月气象资料图” 这是一次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准静止锋天气 D.台风天气 参考答案:A7. 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D8.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同时产生自然灾害。
完成38~41题 38. 下列对我国部分资源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铁矿和煤 ②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 ③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少;西南湿润、纬度低、光照强 ④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9. 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的阶段是A.采猎文明阶段 B.农业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 阶段 D.现代文明阶段40.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 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资源枯竭等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③作为可以不断循环的水资源,永远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④对于不可更新资源,今后应加以保护,争取少利用或不利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1.下面有关洪水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洪水 B. 气温升高,冰雪大量融化形成洪水 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形成洪水 D. 流域内植被覆盖差,河流汇水速度快,形成洪水参考答案:38.D 39.B 40.A 41.C9.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耀斑、日冕 B.黑子、磁暴 C.黑子、耀斑 D.耀斑、磁暴参考答案:C10.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大气圈中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而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1.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34~35题3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35.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 传递声音信号 B. 进行地质探矿 C.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 测量山峰的高度参考答案:34.D 35.B12.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9. 上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30. 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B. 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 ③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D. ①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参考答案:13. 下图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下图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A. 山峰多冰川 B. 昼夜温差大 C. 草原面积广 D. 高原光照强14. 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A. ②强④弱 B. ①弱③强 C. ①强②弱 D. ③弱④弱参考答案:13. B 14. A13. 青藏高原地区,白天削弱作用较小,气温较高,夜晚保温作用较差,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的天气特征符合图中的民族服饰特点,故B项正确14. 相比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白天削弱作用较弱,温度较高;夜晚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故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②强④弱,A项正确点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2、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14. 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B.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获得规模效益C.凡是存在工业联系的工厂一定形成工业集聚D.新兴中小企业多以分散为主参考答案:C 15. 如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10.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参考答案:9.A 10.B 11.C16. 2013年9月7日01时,强台风“菲特”在福建福鼎沙埕镇登陆,对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完成19~20题19.当台风中心位于沙埕镇正东面海域时,沙埕镇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0.右图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沙埕镇气压变化过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 A17. 在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参考答案:A18. 2016 年 9 月 25 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