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公西
  • 文档编号:612878854
  • 上传时间:2025-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1.5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一、诵读全文,用“/”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第1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第2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①(    )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②(    )绳③(    )以为轮其曲中规(    )④虽有⑤(    )槁⑥(    )暴⑦(    )不复挺⑧(    )使之然⑨(    )也故木受绳⑩(    )则直金⑪(    )就⑫(    )砺⑬(    )则利君子博学⑭(    )而日参⑮(    )省⑯(    )乎己则知⑰(    )明⑱(    )而行无过矣(第3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    )之所学也吾尝跂②(    )而望矣不如登高③(    )之博见④(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⑤(    )也而闻者彰⑥(    )假⑦(    )舆马者非利足⑧(    )也而致⑨(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⑩(    )也而绝⑪(    )江河君子生⑫(    )非异也善假于物⑬(    )也(第4段)积土成山风雨兴①(    )焉②(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③(    )自得圣心④(    )备⑤(    )焉故不积跬⑥(    )步无以⑦(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⑧(    )功在不舍锲⑨(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⑩(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⑪(    )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⑫(    )者用心躁⑬(    )也答案 (1)断句略。

      2)(第1段)已:停止(第2段)①为:凝结 ②中:符合,合乎 ③:通“煣”,使弯曲④规:圆规 ⑤有:通“又” ⑥槁:枯 ⑦暴:通“曝”,晒 ⑧挺:直 ⑨然:这样 ⑩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⑪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⑫就:动词,接近、靠近 ⑬砺:磨刀石 ⑭博学:广泛地学习 ⑮参:验、检查一说,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⑯省:省察 ⑰知:通“智”,智慧 ⑱明:明达(第3段)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④博见:见得广 ⑤疾:强,此处指声音宏大 ⑥彰:清楚 ⑦假:借助,利用 ⑧利足:善于行走 ⑨致:到达 ⑩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⑪绝:横渡 ⑫生:通“性”,资质、禀赋 ⑬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第4段)①兴:起 ②焉:从这里,在这里 ③神明:人的智慧 ④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⑤备:具备,有 ⑥跬:跨出一脚 ⑦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⑧驾:马拉车所走的路程 ⑨锲:刻 镂:雕刻 ⑪用:因为 ⑫寄托:托身,藏身 ⑬躁:浮躁,不专心二、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木直中绳,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君子生非异也答案 ①通“煣”,使弯曲 ②通“又”,复、再/通“曝”,晒 ③通“智”,智慧 ④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词例句古义今义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问广博精深②蚓无爪牙之利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④蟹六跪而二螯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答案 ①广泛地学习 ②爪子和牙齿 ③托身,藏身 ④蟹腿3.一词多义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1)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③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④我命绝今日 (《孔雀东南飞》)⑤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2)强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③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3)假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④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苏武传》)⑤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⑥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答案 (1)①动词,横渡 ②动词,断绝,此处指挣断 ③动词,直上穿过 ④动词,停止呼吸,气绝 ⑤动词,停止、中断(2)①形容词,强健的,强大的 ②副词,勉强 ③形容词,弓弩有力 ④有余,略多(3)①动词,借助 ②动词,假装 ③动词,借给 ④形容词,临时的、代理的 ⑤名词,假期 ⑥连词,假如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⑤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⑥用心一也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⑧木直中绳,以为轮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游水 ②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名词作状语,往上/往下 ④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⑤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变锋利 ⑥数字作形容词,专一 ⑦使动用法,使……快 ⑧使动用法,使弯曲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 ①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②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③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④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⑤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6.文化常识(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__,________末期的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

      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其孙卿荀子是先秦________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提出“性恶论”“天行有常”和“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荀子》今存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等多方面,是古代论说文成熟的标志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________________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3)故不积跬步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______”,跨两脚为“______”答案 (1)况 战国 儒 (2)有学问、有修养 (3)跬 步三、典句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可是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寒冷[得分点:状语后置(三处),为,句意通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得分点:博学、日、参省、知、明,句意通顺)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精神自然得到提升,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分点:焉(前两处)、善、备,句意通顺]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在上吃泥土,在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得分点:定语后置(两处),上、下、用,句意通顺]四、名句默写1.《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五、高考中的课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2020年全国卷Ⅲ)(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天津卷)(3)《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8年全国卷Ⅲ)(4)《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017年全国卷Ⅲ)(5)《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016年全国卷Ⅰ)(6)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2018年江苏卷)(7)__________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016年浙江卷)答案 (1)以为轮 使之然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5)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6)无以至千里 (7)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拓展训练 走进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法 行荀 子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①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0 对点精练一 精解实词含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 对点精练一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3讲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鉴赏诗歌语言(讲义)(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讲义)(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四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4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强化读文技能 (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3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信息正误.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思路结构.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35练.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16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