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络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344023744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1.29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络总论经络总论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第四章:经络章节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第二节: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教学时数目1.掌握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的2.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要3.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求1.经络的基本概念约 20 分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联系作用: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脏腑之间;经脉之间教(约 10 分钟)(2)运输渗灌作用约 5 分钟)(3)感应传导作用约 5 分钟)学(4)调节作用约 5 分钟)2.介绍经络学说的形成约 5 分钟)内3.经络系统的组成约 15 分钟)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又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络脉由别络、孙络和浮络组成;连属部则外连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容六腑4.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及具体名称约 10 分钟)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包括手足、阴阳和脏腑;十二经脉的具体名称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和足三阳5.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约 10 分钟)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6.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约 10 分钟)(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1.重点: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十二经脉重的走向交接规律点2.难点: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难足内外、所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点经”;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思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考3.思考题何谓经络?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是什么?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题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2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第四章:经络章节第二节: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及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的循行课堂讲授,配合挂图或多媒体课教学时数目1.掌握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的2.掌握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及足太阴经的大体循行路线要求1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约 30 分钟)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在头面部、四肢部和躯干部各有不同的分布特点。

      2.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约 5 分钟)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教3.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约 10 分钟)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开始,依次流注各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2教学方法件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其规律为从表里经到同名阳经再到学表里经4.结合挂图讲解手太阳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大体循行路线,重点讲解各经的起止点和重要交接点约 35 分钟)内容重1.重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点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大体循行路线难2.难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分在头面部、四肢部和躯干部三部分,各部点分有不同的分布特点,应重点理解掌握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有一定的规律,按表里经思到同名阳经再到表里经的规律流注考3.思考题: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如何?写出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相题为表里的经脉在分布、交接及与脏腑的关系上有何特点?1.童瑶主编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04-307参2.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7-291考3.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7-312文4.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108-110献5.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2-156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2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第四章:经络章节第二节:十二经脉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经的循行课堂讲授,配合挂图或多媒体课教学时数目的1.掌握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2教学方法件要经的大体循行路线。

      求结合挂图讲解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阳、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阳经的大体循行路线,重点讲解各条经脉的起止点和重要交接点每条经脉约 10教分钟)学内容1.重点: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经重的大体循行路线点2.难点: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的重要交接点手足六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交难会于巅顶的经脉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连舌的经脉有:足太阴脾经,点足少阴肾经;交会于目外眦的经脉有: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进入耳中的经脉有:思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交会于目内眦的经脉有: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考3.思考题:简述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交会于巅顶的经脉有哪几条?连题舌的经脉有哪几条?入耳的经脉有哪几条?参考文献1.童瑶主编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9-3052.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2-3183.洪素兰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出版社,2000:1084.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162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2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第四章:经络第三节:奇经八脉章节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课堂讲授,配合挂图或多媒体课教学时数2教学方法件1.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管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目能;的要求2.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3.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基本功能;4.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5.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及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的不同点:(约 10 分钟)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经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五脏六腑没教有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学内2.奇经八脉的总体生理功能:(约 5 分钟)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特点约 15 分钟)4.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部位和功能特点约 5 分钟)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约 5 分钟)6.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联系作用: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脏腑之间;经脉之间容(约 10 分钟)(2)运输渗灌作用约 5 分钟)(3)感应传导作用约 5 分钟)(4)调节作用约 5 分钟)7.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约 15 分钟)重1.重点: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点能;经络的生理功能难2.难点: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点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其与十二经脉的不同点为: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思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考3.思考题:何谓奇经八脉?其总体生理功能如何?简述督脉、任脉、冲脉、题带脉的大体循行路线及其功能特点试述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1.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86-288;312-316参考文献2.王新华主编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1-3153.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8-3394.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17-2255.洪素兰等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 学苑出版社,2000:105-106,110-1146.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3-17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