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 笔记.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bao****ty
  • 文档编号:144597312
  • 上传时间:2020-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8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2)为什么“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 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 (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B、差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②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6.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及比较:两种途径——“政策途径”(P-途径); “商业途径”(B-途径)“P-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比较:(1)共同点:①以组织外部定向,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②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3)各有所长:①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②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7.雪城大学(1991年9月20号——21号)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8.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即其要研究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论等);研究如何应用各种科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公共事物的管理问题——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实践9.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与范围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 公—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层面(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 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绩效研究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5)公——既是实证的又规范的 ; 传——局限规范研究10.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经济学途径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的一个重要途径它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管理问题①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

      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它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或投票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②新制度主义(新制度学派):a.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b.制度的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和减少交易成本;c.在社会中,两种能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组织是市场和等级制;d.制度形成偏好,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2)方法上的突出特征是强调跨学科研究途径,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1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A、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1)20世纪30年代前,主张限制国家或政府作用,让商品经济在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下运行,国家减少干预或不干预市场运行 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2)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客观上促使凯恩斯主义兴起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为基础论证国家全国干预的合理性,他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特别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3)20世纪70年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出现“滞胀”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兴起主张限制甚至取消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B、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及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亦不同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 (2)欧洲或莱茵模式 (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12、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B、转型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1)市场体制(2)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行政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3)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C、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市场化进程2)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法律规则意识淡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利益至上3)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官员的市场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化;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13、行政国家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当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第一章、公共组织理论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2、公共组织:广义上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上仅指国家机关组织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3页,表1-1,了解就好)4、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划分(有利于加强审计和对公共组织的监督):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机构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

      专业化与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特点:①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②“代理人”政府;③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④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5、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与信息6、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二者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呈反比例关系)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的等级数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A、“尖形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1)优点:权力集中,分工明确,便于统一行动2) 缺点: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使高层决策被“走样”执行B、“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1)优点:信息传递迅速,不易失真,决策执行时间短,下级执行人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决策、执行面广,也较灵活2) 缺点:相对松散,集体行动难度大7、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结构8、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1)纵向结构:宏观――中央层次;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 微观――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