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4.5万ta锡、铅、锌多金属选矿厂项目.pdf
134页1 1. 总则总则 1.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郴州市苏仙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业生产历史悠久,矿产经济十分发达目前,全区已发现各类矿产 90 种,占全市发现 112种矿产的 80%,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21 种,占全市已探明有资源储量矿产 46种的 45.6%苏仙区已发现各类矿产(点)101 处,其中特大型矿床 1 处,大型矿床 5 处,中型矿床 8 处,小型矿床 30 处,矿点 53 处,矿化点 4 处但由于苏仙区民营采选矿企业缺乏规范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以及矿业生产主要是以原矿开采和粗选加工为主等原因,导致苏仙区民营采选矿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流经苏仙区大奎上乡、坳上镇、 塘溪乡、 白露塘镇的东河、 西河流域, 集中了苏仙区 98%的采选矿企业,以上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严重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为了解决上述环境污染问题,组织编制了的《苏仙区民营采选矿企业整顿整合方案》该方案于 2013 年 8 月通过了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的审查(湘环函[2013]411 号)《苏仙区民营采选矿企业整顿整合方案》中明确了,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属于原地保留的民营采选企业之一,其麻石垅选厂的整顿整合方案为: “该选厂位于坳上镇东市村,为已建选厂,规模为 300t/d。
根据该选厂现有条件,计划予以在原址保留,并整改扩建至 500 吨/日,同时对尾矿进行复选” 郴州朝阳矿业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3年 5 月,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内矿点的排水以及矿山机械设备的销售2005 年后由于公司业务拓展,现主要从事集矿山矿产品采、选、销售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11 年 10 月 19 日公司取得了“郴州市双园冲锡多金属矿的采矿许可证” (采矿许可证号:C4300002011103110119311) ,开采锡多金属矿 《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双园冲矿区锡多金属矿 150t/d 采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11 年 7 月 21 日获得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湘环评[2011]196号) 采矿环评报告书仅包括采矿, 采矿量为 4.5 万 t/a, 不含选矿, 服务年限 11.6年,采出的原矿由公路汽车运输至矿山东面 6km 处的苏仙区富雄熙选厂 根据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 〈郴州市苏仙区民营采选矿企业整顿整合方案〉的审查意见》 (湘环函[2013]411 号)和企业内部自查,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2 矿区内位于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东市村双园冲组麻石垅已有锡多金属选矿厂 (麻石垅选厂,含尾矿库) ,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公司经协商决定,将自有的双园冲矿开采出的锡多金属原矿送麻石垅选厂进行选矿, 补办自有选厂相关手续,对配套尾矿库存在的问题继续进行治理,计划 2014 年年底完成尾矿库治理建设本次环评仅对选厂现有的 4.5 万 t/a 规模(含尾矿库)进行评价,如建设单位按整顿整合方案进行扩建和对尾矿进行复选,则需另行环评 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规定,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对“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4.5 万 t/a 锡、铅、锌多金属选矿厂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课题组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现状调查,广泛收集资料,编制完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送审稿于2014年12月26日通过了由湖南省环保厅评估中心主持的评审会,会后课题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 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稿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 3.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4.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6.2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3.1; 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11.29;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 2008.10.1; 1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修正) 》2013.5.1; 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 号; 3 1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1998.2.5; 15.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6 号,2006.4.21; 16.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3.1; 17.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2006]28 号) ; 18.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 号) ; 19.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2012]98号) ; 20.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 号) ; 21.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DB43/023-2005) ; 22. 《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 23. 《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 24.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 25. 《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3/968-2014) ; 26. 《郴州市环境保护规划(2010-2030)》 ; 27. 《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
1.2.2 技术导则技术导则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 19-2011;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2.3 其他资料其他资料 1. 项目委托书; 2. 《郴州市朝阳矿业麻石垅选厂 45kt/a 锡、铅、锌多金属选矿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6; 3. 《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双园冲矿区锡多金属矿 150t/d 采矿工程环境4 影响报告书》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湖南浩美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1.6; 4. 《关于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双园冲矿区锡多金属矿 150t/d 采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 (湘环评[2011]196 号) ,2011.7.21; 5. 《湖南省郴州市双园冲矿区锡多金属矿详查报告》 ,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2012.12; 6. 《关于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双园冲矿区锡多金属矿 150t/d 采矿工程试生产意见的函》 ,郴州市环境保护局(郴环函[2014]13 号,2014.1.15; 7. 《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麻石垅选厂尾矿库渗漏治理鉴定报告》,湖南蓝天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5.1; 8. 《郴州市朝阳矿业麻石垄尾矿库水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2013.4; 9. 《双圆冲锡多金属矿麻石垄尾矿库渗漏治理工程施工设计》,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3.7; 10. 《湖南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麻石垅尾矿库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长沙分院,2014.6; 11. 《湖南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麻石垅尾矿库工程安全专篇》,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长沙分院,2014.6; 12. 《湖南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麻石垄尾矿库建设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湖南科大广通能源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4.5; 13. 《湖南郴州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4.5 万吨/年锡多金属选矿厂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郴州市宏发水利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4; 14. 《郴州市苏仙区水务局关于郴州市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4.5 万吨/年锡多金属选矿厂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批复》 ,郴州市苏仙区水务局(苏水字[2013]29 号) ,2013.4.24; 15.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5 1.3 评价目的、内容及重点评价目的、内容及重点 1.3.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特点,本次评价的主要目的为: (1)掌握项目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调查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环境概况, 为项目的施工和投产运营提供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2)分析论证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解决办法,以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分析预测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提出污染处理措施以及环境管理与运行监控计划方案,为项目建设单位和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环境管理和监控依据 (4)促进公众了解项目内容,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希望公众参与、监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工作 1.3.2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 (1)通过实地踏勘调查和资料收集,客观评价该尾矿库选址可行性,尾矿库尾水回用的可行性 (2)通过实地踏勘调查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客观评价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包括水环境、生态环境等 (3)分析本项目已有工程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分析项目产排污情况以及污染治理措施,论证处理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经治理后的污染源是否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4)从环保的角度,明确提出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同时为项目实现优化设计、合理布局、建设和营运、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3.3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建设性质、生产特点和排污特征,结合评价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重点确定为: 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工程污染防治对策及生态恢复 1.4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4.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以及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工程6 的环境影响要素进行识别,识别过程见下表: 表表 1.4-1 环境影响要是识别表环境影响要是识别表 施工期 营运期 阶段 环境资源 道 路 建 设 基 建 工 程 占 地原 矿 堆 存选 矿 生 产废 水 排 放废 气 排 放尾 砂 堆 存事 故 风 险 产 品 运 输 精 矿 堆 存补 偿 绿 化劳动就业 △ △ ☆ ☆ △社会安定 ☆ ☆ △社 会 环 境 经济收入 △ △ ☆ ☆ △土地占用 ★ ★ ☆自然景观 ★ ★ ★ ☆水土流失 ▲ ▲ ★ ☆植被破坏 ★ ★ ★ ☆生 态 资 源 地质危害 ★ ☆空气质量 ▲ ▲ ★★ ★★ ★ ★☆地表水质 ★★ ▲ ☆地下水质 ★ ★▲ ☆农田灌溉 ★▲ 区 域 环 境 声环境 ▲ ▲ ★ ★ ☆备注:☆备注:☆/★为长期有利★为长期有利/长期不利影响;△长期不利影响;△/▲为短期有利▲为短期有利/短期不利影响;空格为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