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doc
7页总复习第4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u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负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复习 u 教学提示: 《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在前面第七单元的学习中,已经通过大量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悟到了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而产生了负数,学习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这里,对负数的初步认识再进行总复习,力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负数,熟练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u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能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u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u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等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七单元已经认识了负数,学会了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负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直截了当的点明要复习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探究新知 1.从总体上进行复习回顾 教师:这学期我们认识了“数”家族中的负数,对于负数你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 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抽学生回答,尽可以地让学生说自己已经知道的有关负数的知识 生1:负数比0小 生2:负数前面有“-”号 生3:负数可以表示比0度底的温度,还有比海平面底的高度 …… 教师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2.通过例题对知识进行复习1)(投影出示第99页第8题)教师:负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你看,温度低于零度时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如果向东走用正数来表示,那么向西走用负数表示。
生活中像这样一些负数表示的事例你还知道那些?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2)出示教材第99页“负数的初步认识”第9题说说表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这是光明信用合作社2012年1月 ~6月存款、贷款分月结算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存款,什么是贷款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存款就是别人把钱存入信用社,贷款就是信用社把钱借给别的单位或个人 教师:那你能结合你对存款和贷款的理解说一说表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最后抽学生说表中负数表示的意义重点强调存款少于贷款的余额用负数表示,存款多于贷款的余额用正数表示设计意图:本环节先从总体上对负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认知脉络,然后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复习,使学生对负数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能够熟练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新知 处理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 先让学生同桌两个读出题目中的数字,同桌之间再相互交流然后让学生根据正负数的意义把题目中的数字填入相应的圆圈内学生在分类填写上可提醒学生关注数字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熟练地把数字按照正负数进行分类,体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达标反馈 1.填空题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 ),后退10m记作( )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 ),下降50m记作( )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 ),向西行50m记作( ) 2.读一读,填一填 37,-78,+20,-5,0,+121, 98, -1000, -13, 34, -34 负数 正数 最后剩下一个数没有填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 ) 3.六年级3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答题得0分已知一班答对1题,二班答错1题,三班对、错各1题,请写出这3个班的得分情况 答案:1.(1)后退20米 -10m(2)下降60m -50m(3)向西70m -50m 2.负数:-78,-5,-1000, -13,-34; 正数:37,+20,+121,98,34;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0 3.一班10分,二班-10分,三班0分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式总结本节课,真实的反馈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情况,同时学生如果有没学会的问题,这时候也可以提出来,体现了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6) 布置作业 1.填空题 (1)-8读作( ),表示( );把海平面记作0米,-234米读作( ),表示( ) (2)笑笑从学校往西走了100米,记作-70米,再往东走20米,应记作( )米 (3)如果盈利3000元记作+3000元,那么-1000元表示( ) (4)在-9, 0,+3.7, -, 中,正数有( )个,负数有( )个 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 (2)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 ) 3.某市2015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所示 你能在下面的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4.把下面各数写在对应的圆圈里 +3, -0.8, -, 0, , 1.7, -34, 1,-2.97, -答案: 1.(1)零下八摄氏度 比0℃低8 负二百三十四米 比海平面低234米 (2)+20米 (3)亏损1000元 (4)2 2 2.(1) (2) 3.图略 4.正数:+3,, 1.7,1 负数:-0.8, -, -34, -2.97, -u 板书设计负数的初步认识 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u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因此本节课虽然是复习课,我还是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如何记录、区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量的现实问题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正、负数解释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学生对本版块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之后,精心设计了两道例题,例如在例1中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负数表示,引发学生思考,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我在课堂上不断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层层推进,突破了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