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时1苏教版.docx
8页课时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例1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层次学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第二层次通过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观察,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第三层次探索发现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例2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教师也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正方体的认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 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2、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框架一个、长方体两个(一个有一组相对的面为正方形)、正方体一个、实物展台、相应课件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实物◆ 教学过程【观察与操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第一层次:整体感知长方体1、出示例1图片: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用实物引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的直观经验,通过交流不断丰富长方体的表象]第二层次:抽象长方体的直观图1、 出示长方体模型: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3、分组操作,进行验证4、学生汇报、演示观察结果,并说一说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能同时看到的是哪几个面,看不到的是哪几个面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5、师相机在黑板上呈现长方体直观图6、观察直观图,请同学们自学课本,说说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8、指名说一说什么叫做棱,什么叫做顶点?9、结合长方体直观图,师小结: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课件同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10、在小组里互相摸一摸,指一指长方体物体的面、棱和顶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把几何体和其直观图有机的联系起来既 利于学生体会到几何体和直观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到在平面上刻画立体图形的方法,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第三层次:探究长方体特征1、分小组研究长方体特征,填写“长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名称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数量哪些棱长度相等数量 研究小组: 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师追问 ①面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是如何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②棱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又是如何发现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 ③顶点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2、 指名演示数一数长方体面、棱和顶点的个数。
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能体会到面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棱可以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4个4个或2个2个地数4、长方体的面和棱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结论并演示获得结论的方法5、课件演示面和棱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是指的哪两个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是指的哪四条棱6、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实物,这个长方体和刚才的长方体有什么不同?7、学生充分观察后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有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6个面中,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名称面棱顶点[来源:学科网]长方体数量形状[来源:学科网]哪些面完全相同数量哪些棱长度相等数量[来源:Zxxk.Com]6个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12条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8个第四层次:认识长、宽、高1、演示闪动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2、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你知道这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长、宽、高)说明: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中,通常把水平方向的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3、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情况下的长、宽、高,告诉学生不管相交于哪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并通过交流,对有关发现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第五层次: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题1、完成课本第2页的练一练,说明操作要求:同桌合作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再量出它的长、宽、高2、学生操作活动,互相说一说3、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集体交流4、完成课本第13页练习三第1题,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再追问:第三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交流反馈时老师又一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如何发现的”,目的是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探索与发现,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例2第一层次: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课件演示长方体渐渐变成正方体,认真观察,发现了什么?2、出示正方体的直观图3、根据刚才研究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填写“正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
名称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来源:学科网ZXXK]哪些面完全相同数量哪些棱长度 相等数量6个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12条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8个正方体 4、学生汇报交流、演示操作,验证得到的结论名称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数量哪些棱长度相等数量6个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12条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8个正方体6个正方形每个面完全相同12条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8个[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他们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第二层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2、出示比较的表格,让学生填一填,再在小组中交流3、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形体相同点不同点面棱[来源:Zxxk.Com]长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即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设计意图: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通过讨论交流,来总结和概括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整理成表格,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渗透子集思想表格的设计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给人铭刻记忆,融会贯通]4、完成练一练课本第2页: 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学生在小组中操作,在班级中汇报测量结果5、完成练习三第3题[设计意图: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能比较完整地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巩固与拓展】1、完成练习三第2题(有条理地指一指、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说说相关面之间的关系再独立把有关面的形状和长、宽有条理地写下来第4个问题,教师可以换一种提问:还有哪些面和同学们刚才观察的几个面完全相同?2、完成练习三第4题,指名说一说摆成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学生独立标出各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在小组中指一指,说一说[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中,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进一步拓展认识,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变式。
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做好准备]【梳理知识 反思总结】你认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