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点:四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句子分析.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体****识
  • 文档编号:612879658
  • 上传时间:2025-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9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文1 观潮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课文2 走月亮1.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乡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夜图。

      写出了着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的境界2.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3.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想象到从春天到秋天我和阿妈在地里劳动、玩耍的美景这些细腻,形象生动的描写,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课文 3 现代诗二首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滴溜溜”一词形象的写出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课文4 繁星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课文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1、有一个豆荚,里面坐着五粒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色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豆荚当成一个家庭,小豌豆是家庭里的小成员,以极富诗意的想象,使故事更加人性化2、“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因为害怕这样下去会变得僵硬恐怕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3、“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女孩的愿望,使她鼓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课文6 夜间飞行的秘密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和思考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此处问句起什么作用?由蝙蝠夜间飞行,联想到“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进而产生“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的疑问,引出下文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试验4、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紧承上文,“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引起下文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从“反复”“终于”,你体会到什么?“反复”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可见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费了很大功夫。

      这句话说明这项结论不是轻而易举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课文 7 呼风唤雨的世纪1、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 解释为 “使刮风下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 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 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表明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 变化之大,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课文 8 蝴蝶的家1、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拟人,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2、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儿;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蝴蝶轻盈、斑斓、柔弱,是经不起风雨的,所以“我”非常着急课文10 爬山虎的脚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令人惊叹的却是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3、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 课文11 蟋蟀的住宅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

      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声音写作“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3、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效果感到惊奇4、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课文12 盘古开天地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比喻,把天地比作大鸡蛋,写出了天地的样子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头顶天”、“脚踏地”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3、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句话用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轻”、“重”,“缓缓上升”、“慢慢下降”来描写天地的变化以及不同运用这样意思相对的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直观冉冉”、“缓缓”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4、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比喻句,把盘古巍峨的巨人这个比作柱子,说明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巨人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说明盘古耗尽了身体的最后力量,实在支撑不住了,为了将天地分开,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6、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揭示出美丽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总结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功绩,点明了文章中心 7、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课文14 普罗米修斯五、句子赏析1、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环境描写,点明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的原因,体现普罗米修斯充满争议,善良的特点2、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冒着生命危险”说明在拿取火种之前普罗米修斯已经预见到了危险,但他仍然要去做,体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坚定决心4、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决不会……更不会……”说明普罗米修斯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语言描写反映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11.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1周周末作业(周测).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课时练习.docx 1-5单元重难点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2025-2026学年【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2)【含答案】.doc 百分数易错题(试题)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6周周末作业.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5.分数除法的计算【含答案】.docx 2.1正数与负数练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分数除法及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应用题专题训练二【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图形周长、面积计算题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5道).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入学测试卷(试题).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