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 三孔 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doc
7页曲阜 三孔 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第1篇:曲阜“三孔”游记曲阜“三孔”游记暑假,我和爸爸到山东曲阜旅游,曲阜因是孔子的故乡而格外出名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要家,他的主要教育思要“有教无类”绵延数千年,影响着每一次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在一次万里晴空的下午,我们满怀敬意,专程游览了曲阜“三孔”景区,即孔庙、孔府、孔林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这是后人为纪念和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孔庙建筑壮丽,历史悠久,保留完好走近孔庙,我看见城门上有着“万仞宫墙”四次大字,原来这是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而亲笔题写的古代的“仞”是一次长度单位,等于八尺据说,人们称颂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而子贡却说:“人学到的知识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那么高,而我的老师孔子这道墙却有数仞孔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驮着碑的动物了,它长得像乌龟却并不是乌龟,它是龙的儿子,叫“赑屃”许多人到了孔庙都会来摸摸这次赑屃,他们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我也入乡随俗,将赑屃摸了次遍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孔府,这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我看见大门上写着“圣府”二字,旁边还写着一幅妙趣横生的对联,上联是“和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我发现这里有两次错字,“富”字少写一次点,“章”字的那一竖通到了“立”字头。
原来啊,“富”少一点表现“富不到顶”,“章”那一竖谨代表“文章通天”,多有趣呀!接着我们来到了“大堂”,这是宣读皇上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子、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二堂也是后厅,是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三堂,也叫退厅,是处理家庭事务的地方我最喜欢的还是孔府的后花园,那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要大呢!这里有奇花异草,许多参天大树,有“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等 最后,我们来到孔林,这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这里风景秀美,有参天古树,绿草茵茵,这儿曾经有着小桥流水,但随着时间流逝,桥下原来流淌的小溪干枯了走进孔林,就像走进了空调房一样,非常凉爽孔子墓就在孔林的中心,墓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好多人专门来到孔子墓前缅怀这位圣人啊,“三孔”真是次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这样游览只能算是走马观花,我多么希望下次再到曲阜来细细参观呀!第2篇:曲阜“三孔”一日游曲阜“三孔”一日游曲阜是济宁的一次县级市,城市虽小,名气很大: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我国伟大的思要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残暴的东方文化而享誉海内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期间,一直是人们心里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耶路撒冷”。
来曲阜快一年了,一直要去游览三孔,却因繁忙而不得愿2019年4月6日,时值清明节假期第二天,我们走进三孔,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孔 庙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期间鲁国人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曾授业于老子,带领局部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要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所创造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思要,并曾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国家为表白对孔子的尊敬和对儒学的推重,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孔庙始建于春秋,历经两千多年历朝各代近百次增修扩建,至明清形成现在的规模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素王指的是孔子,东鲁指的是孔子故里曲阜,这两句对联的意思就是:自古以来,天下礼乐出自孔门上午10点整,我们走到孔庙的大门,这次大门有次很好听的名字,叫“金声玉振”, 是孔庙第一道门坊。
金声玉振”四次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的乐曲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结束这里比方孔子思要集古圣贤之大成,达到尽善尽美的水平,赞扬孔子对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时任山东巡抚胡缵宗手书接着来到了“棂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表现祭祀孔子的规格如同祭祀天一样,尊孔如同尊天孔子创造的儒学及儒家思要统治和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以后人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赞誉孔子,意为他给人的好处如同天地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因此,孔庙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腰门题为: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棂星门”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然后,经过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我们来到了大成殿远远看去,大成殿金碧辉煌,游人如织,屋顶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原来呀,大成殿中国的“三大殿”之一,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东西宽45.78米,南北深24.89米,高24.8米,重檐九脊,周绕回廊,雕梁画栋,宏伟壮观。
正面“大成殿”牌匾为清代雍正皇帝手书大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塑像,殿内悬挂清代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等十余方牌匾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现在每年9月26日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活动都在此举行,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大成殿前有一座方亭,名为“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也多指教书育人的地方杏坛旁边,一群学生身着汉服,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拜师礼,高声诵读论语选篇,整次活动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大家却在感受那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思要光辉接下来,我们游览了圣迹殿和诗礼堂圣迹殿是孔庙最后一座建筑,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反映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诗礼堂是纪念孔子教子学诗礼的地方据《论语季氏》记载: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里见儿子孔鲤从身边走过,问:“你学诗了没有?” 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习《诗经》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于是孔鲤回去后仔细地学习《诗经》隔了一段时间,孔子又问孔鲤,“你学礼了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
孔鲤又仔细地学习《礼记》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游完孔庙已经是中午12点,尽管有点累,但是大家饶有兴致地谈论着游览感受孔 府2019年3月31日,曲阜市己亥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之一“匠心传承——曲阜孔府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孔府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艺大师出席了开幕式这次活动延续到4月7日下午1点30分,我们吃罢中餐来到和孔庙毗邻的孔府,看到孔府门前还有很多展出的摊位,展出的非遗如雕刻、书法、鲁绣、布艺、面塑、蜡染、传统木工、木板年画、食品技艺、砚台制作等20次大类,都和当代社会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深受老庶民的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局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孔府号称“天下第一家”,本名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孙居住和办公的场合建筑分三路布局,九进院落,主体建筑在中路,仿皇宫之制,分为前后两次局部,前衙后宅,是典型的官署建筑群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走进大堂,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摆设的是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惊堂木、文房四宝等。
北面靠墙的那些红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权的象征,俗称“十八块云牌銮架”历代衍圣公持着这些牌子进京,可以畅行无阻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屋内七块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书的“福寿”碑,慈祥太后手书的“寿”字及松鹤图等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的场合屋内正中高悬的“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 内宅门是官衙和内宅的分界线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门两侧耳房内有几十人轮番值班,随时向外传递信息这些摆设在孔府内宅的“回避”、“肃静”仪仗,以及三堂的设置,显示了恩威特权和朝廷的封赐漫步在孔府,你可以随处领略孔子文化的伟美辉煌,同时也感受到封建等级秩序的肃穆森严,此等散发着僵尸气息的封建等级特权观念,当然是必需扬弃的糟粕孔府内宅门里的这幅彩色壁画,称为“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犭贪 ”犭贪是天界中的神兽,是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虽然貌似麒麟,但其实质却和麒麟有天壤之别麒麟为仁兽,造福人类,民间就有麒麟送子的传说。
只要麒麟一出现,就是美好的兆头,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而犭贪则是贪婪之兽,它长相丑陋,张着血盆大口,仿要气吞山河,只长有一只角,胃口非常之大,能吞吃金银财宝它腾云驾雾脚踏宝物,身背铁拐李的金葫芦、汉钟离的还魂扇等八仙的八件法宝都已被它据为已有,却仍不满足一天,当它看到火红的太阳冉冉从东海升起时,它便要一口吞下红彤彤的太阳,结果却因急于飞奔,一下跌入大海淹死了衍圣公画此图在照壁上,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警示子孙为官应当清正廉洁,每当去办案的时候,要秉公办事,不得贪桩枉法 神兽如此,凡人又何尝没有贪欲?但凡是人,内心都会潜伏着来自于各次方面的欲望,正常的欲望可以称其为追求,是激发人们一直努力前进、推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可是,欲望一旦失控变成贪婪,那么其影响力和破坏力远远大于追求孔子曰:富和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圣人的戒贪思要,同样警醒着一代代后代子孙,犭贪兽的故事正像一面镜子,时时告诫我们,贪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大敌孔府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孔府花园中有一株近四百年的“五柏抱槐”,树身一分为五在五枝共享的树身之间又生出一株枝繁叶茂的槐树,构成了“五柏抱槐”自然生长的奇观。
五柏抱槐,非同种但同根,有“大爱无疆”、博爱容纳之势,故此树又名“五君子柏”,是孔氏家族几百年来同舟共济、互爱互助的生活象征,被赋予了同甘风雨、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孔 林下午2点45分,我们驱车来到孔林游览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墓葬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保留之完好,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相传孔子死后,葬在曲阜城北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维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郭沫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来到孔子墓前,只见墓碑中央刻有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石供桌刚好把“王”字挡住,冷眼一看为“干”字据导游介绍,古时候只有君王才干称“王”,如果有人敢僭称“王”,岂不犯了欺君之罪?所以当初立碑的时候,孔门弟子就把“王”字中间一竖拉得很长,再在碑前安顿一块烧香的地方,这样便可挡住“王”字下半,看上去就是一次“干”字了,挨到近处你才干看清那次“王”字,而且“王”字接下来还有次“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