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20页生命的诞生!蝉• 有关蝉的古诗: • 《蝉》 • 《在狱咏蝉》《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①秋风①藉,依靠《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①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①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 被郑人当囚犯献给晋后世于是以 南冠代被囚作者简介1、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 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fān) 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 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 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 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 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 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 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 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 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 种文学活动 作者简介2、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 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 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 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 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 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 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 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 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主要作品 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 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 《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 《写给幸福》等 课文知识填空:• 1.小思简介小思,1939年生,-----------作家,本名-----------, 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等,祖籍广东番禺课文选自其 作品散文集----------------,除此,她的出版作品还有《路 上谈》《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 《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 文集》《三人行》等• 2.席慕蓉简介席慕蓉,------------作家、画家,另有笔名萧瑞、 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 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所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 的青春 》,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 命的滋味 》等卢玮銮香港台湾《承教小记》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字词准备收敛 脆弱 颤动 断续 宽恕 卑微 零落 一丝不苟 色泽 响彻 聒聒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 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 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 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 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 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 “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 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 ,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 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 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 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 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 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 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 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 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 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 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 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 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 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 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 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情感?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 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 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 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 ,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 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 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 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 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 ,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 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 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 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 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 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 感动着世界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 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 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 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 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 暂、脆弱的,该怎样做, 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 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 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 地活着。
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课外阅读欣赏席 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 文,写出读后感 关于生命•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 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美]富兰克林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 长了 ——[英]莎士比亚 •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 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 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 解放而斗争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附: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 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 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 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 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 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
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 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 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 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他说不出来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 完全了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 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一颗 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珍珠!嗨,多希罕的一颗大珍珠!”“珍珠?这是哪来的呢?”“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贾平凹《一只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