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二单元《后代与亲代》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365672609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整体)备课第 二 单元单元(主题)《后代与亲代》(一)指导思想通过学习进阶方式,逐步建构性状概念,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质疑、合作、探究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父母长辈与自己是否相像开始探究,通过对动物、植物以及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的一系列探究活动逐步进阶理解性状这一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伴随着对问题的质疑与解答,同学间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创新思维得以培养,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兴起是近20年来的事情,但建构主义的思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谈到建构主义起源时,新西兰学者诺拉(R.Nola)指出,“在反对用直接教学方式以形成知识基础的原因方面,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

      据此,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数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学习进阶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s,简称LPs),是近几年美国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兴概念是对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的概念时所遵循的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 从本质上看,学习进阶描述的是“学生对于某个主题连续的、更加熟练的思考方式,这些思考方式能随着学生对这个主题的学习和探究依次连续发展此为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学习进阶给出的定义)这里需要注意三点:其一,学习进阶的“阶”代表着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指是否获得了某个知识。

      换句话讲,在更高层级的“阶”上的学生并不是比更低层级“阶”上的学生“知道得更多”,而是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其二,学习进阶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思考,而且通常会关注学生的“错误思考”,因为有时这更能有效刻画学生在特定层级的思考方式其三,学习进阶并非是一种自发发展过程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独具魅力的课堂教学,会促进这种进阶的产生而且学习进阶的路径不是唯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种进阶路径的出现都是可能的3.利用建构主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进阶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进阶为学生精通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提供了有效途径学习进阶理论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帮助学生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路径进行教学设计,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进阶强调对学生在探究某主题时的思维变化进行连续与精致化的描述,并由此设计课程,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我国已有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学教育领域,且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验证性研究路径而建构主义教学实验作为探究和构建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纵向的质的研究方法,其所具有的持续性、动态性、互动性和双重性特征为演进性学习进阶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教师为学生创设好便于学生学习的情境,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自下而上地构建学生在特定概念中的学习进阶而这种学习模式更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发挥思维的创造性背景分析课标要求本单元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概念《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有助于学生形成 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学习内容: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内容要求:③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 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 的部分④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学业要求:能举例说明常见的热传递现象和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能对热传递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推理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2.探究常见材料的导热性14.观察热传导现象,如比较不同材质勺子的导热能力15.观察热对流现象,如水在回形管中的流动16.观察热辐射现象,如太阳和电取暖器的热辐射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将用五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究一家人的相貌 第二课时——探究动物的后代与亲代 第三课时——探究植物的后代与亲代 第四课时——探究科学家怎样研究恐龙 第五课时——探究比较猛犸象和亚洲象本单元共有3课,第5课《孩子与父母》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仔细观察比较自己与父母、与祖辈,甚至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父母在相貌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认识到孩予与父母非常相似,但也有些细微的不同。

      第二课时通过观察比较动物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认识到动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些细微的不同第6课《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用一课时完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性状通过观察、比较和梳理同类植物的性状的异同、有后代与亲代关系的植物的性状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在性状上又有些差异第7课是《灭绝的远古动物》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获得化石资料的,以及他们是如何根据化石资料研究恐龙这种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的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比较灭绝的远古动物与当今动物的性状,如比较猛犸象与亚洲象、化石长颈鹿和现生长颈鹿学生经过梳理可以发现,灭绝的远古动物与当今动物有相似之处,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引发更多关于后代与亲代的思考学情分析学生在认知能力水平方面: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对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植物,不同的动、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植物也存在个体的差异并通过种植凤仙花、养蚕了解了,动、植物一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外部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及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在思维水平方面: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描述具体现象与事物的结构,分析并表达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之间的重要的、共同的特征。

      并能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问的联系,根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或者观点,并能提供支撑性的证据而且初步掌握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事物的外在特征提出有一定新颖性和合理性的观点基于学情分析的应对策略:基于以上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本单元教学设计采用学习进阶方式起始课以创新的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与父母、祖父母相貌的相似度入手,建立性状这一新概念再通过继续比较父母与其祖父母相貌的相似度强化理解人类性状的特点以此作为依据推断动物与植物是否也有这种性状特征,并根据以往的经验与搜集到的资料,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梳理得出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在性状上又有些差异最后通过模拟挖掘活动,比较灭绝的远古动物与当今的动物的性状,学生经过梳理发现灭绝的远古动物与当今的动物有相似之处,但存在很大的差异,并由此引发更多的关于后代与亲代的思考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一) 科学观念1.知道生物体有许多能观察到的特征,其中一些稳定的特征是从亲代获得的性状2.能列举一些孩子与父母相似的性状和细微的不同之处3.能列举某种动物的后代与亲代在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能列举某种植物的后代与亲代在叶、花、果实等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方面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5.知道动物和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都非常相似,但是在性状上又有一些差异6.知道许多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已不复存在,能列举某些灭绝的远古生物与某些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二) 科学思维1.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判断、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科学现象2.能够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3.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思维三) 探究实践1.能用列表的方式记录孩子与父母的相同和不同性状,并进行相应的统计2.能通过比较、概括等方法认识动物和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的性状,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之处3.能根据化石资料推测已灭绝的生物的食性和生活环境4.能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5.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结果四) 态度责任1.有兴趣观察和比较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性状,有兴趣观察古生物化石,并与当今生物进行比较2.尊重观察到的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当多人观察结果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并作出判断。

      3.从孟德尔用豌豆坚持长期研究植物后代与亲代的遗传规律实验,从科学家研究已经灭绝的动物的实例中,体会到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和品质4.能积极参与体验科学家研究恐龙化石的模拟活动5.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见解,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方法愿意综合考虑小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学重点1.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认识人和动物亲代与后代之间相似性状和细微差异2.能用比较、概括等方法认识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的性状,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3.能够根据化石资料描述已灭绝的生物教学难点1. 能将动物的后代与亲带的性状进行细致观察,准确描述2. 够将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性状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记录、合理的统计、清晰地表达3.通过古生物和当今生物的比较,能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作业设计规划及作业内容第五课《孩子与父母》1.下列各组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眼皮的单眼皮和双眼皮B.头发的直发和卷发C.皮肤的黑和白2.关于人的相貌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无耳垂、前额发际、直发卷发、手指是否有毛,这些都是人的相貌特征B.人的相貌体现在多种性状上,每种性状又有多个特征C.人的相貌特征来自父母的遗传,因此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是由父母决定的,不会发生变化3.从图片中找找动物宝宝和亲代之间相似的地方。

      第六课《植物的后代与亲代》1.有关植物后代与亲代关系的谚语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2.关于红心火龙果和白心火龙果,下列说法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课件】.pptx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西门豹治邺【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六个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3课时 A spell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4课时 B talk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每课时学习任务单汇编(含六个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4课时 B talk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1课时 A talk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5课时 B learn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5课时 B learn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2课时 A learn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6课时 B Read and write C Reading学习任务单.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6课时 B Read and write C Reading教学设计.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牛郎织女(二) 教案.doc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牛郎织女(一) 教案.doc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鸟的天堂教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