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以《物质的迁移》一课为例.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1767541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以《地表物质的迁移》一课为例中山市实验小学李永泉摘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在现实 的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呢?本文结合“探究岩石 碎裂? ”这一探究活动,提出几点进行有效探究的实施建议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有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 核心但是在现实的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针对这个问题,本 文结合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物质的迁移》的一个探究活动设计,谈 一些体会教学设计:探究活动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写出你的活动步骤:1、 将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2、 将加热后的玻璃片迅速放入冷水中3、 观察玻璃片是否发生变化4、 反复几次实验记录:把玻璃片的变化记录下来步骤第一次加热冷却后第二次加热冷却后第三次加热冷却后实验结果结论:注意:手不能碰烧热的玻璃片!加热玻璃的时间不要超过15秒!案例描述:一位教师在“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这一探究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玻璃片、 酒精灯、试管架、烧杯、冷水,预设让学生探究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在教学 过程中,教帅先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形状的岩石,随后猜想造成岩石形状不同的 原因后,并引导选取温度变化这一其中的原因来让学生进行口主探究。

      活动具有 一定的开放性,同吋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有加热玻璃片这一步骤,实验也具有一定 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验进行的不到3分钟,各小组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有 些小纽一下子就把玻璃片给烧裂了,并且玻璃片给裂到了桌面;有些小组把玻璃 片加热不到5秒就立刻浸入水中,玻璃片安然无恙;有些小组却不知如何入手, 畏手畏脚的,同时有出现学生玩碎玻璃片的情况看到这种情况,教师马上叫停, 再强调实验如何操作、注意什么问题后才让学生继续实验然而,看看表,吋间 过去了,最重要的是此刻才强调,部分学生也已经完成了实验,对于其他未完成 的小组而言,已经毫无探究性可言,变成体验活动了,学生的实验报告也千篇一 律最后到了总结汇报的时候,都变成了验证型汇报,学生的发言也成了人云亦 云案例分析:课上,留意部分不成功的实验小组,他们由于对实验操作不熟悉,而且乂没 有形成实验前深思熟虑的习惯,因此就随意做,而不考虑实验的后果;由于老师 缺乏安全提醒,有部分小组学生实验不注意安全;有的小组是分工不明确,谁操 作,谁记录都还没有搞清楚,到了分配好工作后,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导致没 有充足的吋间进行讨论,完成不了任务理所出然由此,我想小学科学课中的探 究活动当真让学生经历体验了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但为什么有的效率 高,有的效率低,有的甚至于无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要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甚至高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儿点考虑:一、探究前目标明确,准备充分,谨防把“探究”变成“标签”探究活动的设置要紧紧围绕教学H标,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

      因为《标准》 指出了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备课吋应充 分考虑此内容是否需要探究,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如果要设置探究活动,要 充分考虑如何引出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所需的器具,探究的时间等,谨防把“探 究”变成“标签”真正的探究不是执行由教师精心设定好的问题解决方案,而 是根据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地组织探究活动案例中的探究活动是必须的,它先由学生猜想岩石改变的原因,再选择其中 一个原因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口己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精 神探究的H标也非常明确,确实给活动开了一个好头二、 活动难度适中、具有挑战性,谨防把“自主”变成了 “自流”案例中的探究活动是必须的,然而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在于教师在设 置探究活动的吋候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探究能力《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要面 向全体学生的,活动的设置也应面向全体的学生因此,在设置探究活动的吋候 要注意活动的开放程度,谨防把“自主”变成了 “口流”教师要把握好探究活 动的开放性,必须在备课时考虑怎样布置任务,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 该如何引导同吋我们要注意每一种活动的难度水平适中,既有足够的挑战性以 拓展学生的能力,乂不会因为太难而使学生受挫。

      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I羽生 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 识改善生活尝到这样的甜头以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形 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本案例中,活动前教师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应对 实验的操作进行和应的引导,或是让学生在探究前思考探究吋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实验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小组的实验步骤,大家讨论一下哪些步骤需要调整、 改进,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这样既可让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同吋也让 其他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得到指导,为成功、安全地完成实验做好准备同吋也 可以让学生猜测实验过程会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可以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三、 合理分组、合理分工,谨防把“合作”变成“合生”本案例中,有小组不能完成任务是由于小组分工不明,浪费了探究活动的有 效吋间《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合理的分组和分工是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的前提,也是有效地防止把“合作” 变成“合生”的重要途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小纽成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 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搭配呈若干界质学习小组,最好每个 小纽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

      而人数通常以4〜6人为宜, 一般而言,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分组后,个人职责要明确,每位学生 都要被指定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检查者、材料者、操作者、记录者等, 而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并且分工明确还 可以促使成员间的和互团结、节省吋间,提高效率四、 多元评价、及时指导,提高学生合作积极性在保持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同吋,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合理组织 调控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中,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若仅仅是依靠教师事 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教师还必须及吋对必 要的情况进行介入和指导如:1、小组活动开展顺利吋,要及吋给予表扬;2、 小组讨论声音过大,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情况改善后,要及吋 返回表扬;3、讨论偏题或受阻吋,要及吋发现,及吋制止;4、当主持一个讨 论时,尽量记住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探究是可以更美的,它不仅来口老师 精雕细琢的设计和引导,更是要凸显过程、突出思考,让学生亨受其中,放飞思 想、启迪智慧、获得发展参考文献:[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 ・郑英,《课堂:请走出“伪生成”的沼泽》,《中国教育学刊》,2008. 03[3] ・[美]J •布罗菲著,陆怡如译:《激发学习动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4] ・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