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直角陈娟.doc
10页南明区教师教学研修 成果评选资料 序 号: 《 认 识 直 角 》 类 别: 教 学 课 例 学 科: 数 学 作者单位:贵阳市南明区尚义小学 作者姓名: 陈 娟 联系: 0851 — 8736760 《 认 识 直 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2-7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表象2. 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辨别直角,并认识锐角和钝角3. 学生在认识直角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表象2. 让学生经历由经验到科学比较认识直角的过程[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激趣引新上课开始,复习回忆角是怎么组成的,出示三种物体让学生找出角2、从实物中抽象直角,丰富学生感知“把生活经验中的直角”抽象成“数学上的直角”这是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要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直角抽象出来出示不同的正方形纸、本子和三角尺先让学生找一找正方形纸、纸工袋上的角,并将学生找到的角勾画在黑板上,再由老师找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也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勾出来最后,出示课题,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角都叫直角指出直角有个特殊标记“直角符号”3、寻找生活中的直角,巩固对直角的认识在学生对“直角”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通过同桌互相指一指、摸一摸,既加深了对直角的特征认识,还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组织全班交流,对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弥补想一想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可以让他们拨一拨钟面,通过体验,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
4、动手折一个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与理解同桌分别拿一张形状大小不一样的不规则纸片折出一个直角,折完后两人比一比他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虽然纸的形状、大小不一,但折出的直角都是同样大的最后拿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这两个直角大小相同吗?“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感兴趣,而且深化的直角的本质特征,为后面用已知直角去寻找判断直角做了铺垫得出结论所有直角都一样大5、寻找判断直角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书上的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再让学生想办法比一比,在封面上能找到几个直角?这里学生会想到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也可以用折出的直角去比一比孩子们证明的办法各不相同,也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6、认识锐角和钝角,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直角后,出示钟面上时针、分针形成的角,并通过与直角比较,初步感知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直角、锐角、钝角能一下子判断的就直接判断,看不出的就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7、设计综合练习,提升学生能力。
设计多层次的综合练习,通过拼直角、画直角、找直角标符号以及在多边形上数直角、锐角、钝角的个数等活动,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练习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过程]一、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界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 生:它是角(或认识角) 师:真好,那角它是怎样构成的呢? 生: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二、新课1.认识直角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拿出正方形纸、本子(长方形)和三角板,让学生找角师利用学生在实物中找到的角,将其勾画在黑板上,三角板上的角由老师找出并勾画出来师:像这样的角,他们有个特殊的名字,叫直角板书课题)2.找直角 师:我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角,你能找找身边的直角吗? 生:找身边的直角,并指给全班看师在此时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一定要说明是物体的哪一个面上有直角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会给角标一个“小弧线”,那直角呢?他是一个特殊的角,我们也得用一个特殊的标记在黑板上的直角上标出生:认真观察师:我刚才用大三角板画了一个直角,你们能用你手中三角板画一个直角呢?并标上标记生:动手操作,将三角板压在纸上画一个直角,标上标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也画了直角我们轻松一下,动动脑:在钟面上分针与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时,是几时整?生:三时或九时师:我们一起来拨一拨请生在钟面上演示一下2. 折直角 师:来看看我手中的这张纸,它上面有直角吗?(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生:没有,因为它的边不是直的师:那你们动脑想想,能不能利用它折出一个直角?先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动手 师巡视,并给不明白的学生做引导先让生展示自己折的方法,然后师再出示多媒体展示折的过程师:将你们的直角与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是直角吗?师:用你折出的直角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 生动手操作,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全班看师:再将你们的直角与我的比一比,谁的最大?谁的最小?你们比了之后得到了什么结果?结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4.辨认直角 师:你手中的数学书的面上有直角吗? 生:有 师: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比一比吗?如果有,有几个?生动手利用身边的直角来辨认,并指名生演示给大家看 5.认识锐角、钝角 师:我们知道钟面上的指针也可以组成角,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先第一个钟面(直角),再出示第二个钟面(锐角),将构成的第二个角与直角进行比较,是比直角大还是小?(课件演示)介绍并出示像这样的角叫锐角;然后再出示第三个钟面(钝角),用相同的方法介绍出钝角。
6.练习巩固书第75页“想想做做”第4、5题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8.布置家作 运用两块一模一样的三角板,再拼出一个直角给父母看 教学反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环节围绕找同样的角激活学生已有的直角认识生活经验,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学习切入“直角的认识”教师没有把知识简单地灌输,而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愿望,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去认识折纸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在本环节中,学生由学着折到自己折,从中可以提高对直角的认识,通过三次比一比感受直角的特征,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再用画一画、比一比,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如果说第一环节重于从直角的来源展开引申,那么在这一环节中更重视利用与直角的比来生成锐角、钝角这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直观性、亲近感游戏的练习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巩固锐角、钝角的表象整课的教学我努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在“操作”中学新教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非常有益2、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学习活动,使之趣味化,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体验到趣味数学的魅力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进行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折直角”和“画直角”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采用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折法、画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意识上完这节课,感想很多总体上讲,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都以活动为线,让学生合作学习,孩子是多么快乐他们在活动中有了发现,在讨论中明白了道理,在合作中享受了成功课堂上我努力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节课设计自然,衔接连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念,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磨练自己,加强学习,争取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