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实验校2022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茅****
  • 文档编号:306815530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3.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达到目的的保证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药品B.给试管加入高锰酸钾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2.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A. B. C. D.3.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分子运动 C.研究燃烧的条件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滴石穿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积土成山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B.合金:生铁、青铜、硬铝C.混合物:矿泉水、石油、空气 D.非金属元素:汞(Hg)、氟(F)、硅(Si)6.某药品商标标出锌的含量,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B.分子C.化合物D.单质7.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B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C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D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A B.B C.C D.D8.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需鉴别的物质主要实验操作A硬水和蒸馏水滴加肥皂水观察现象B棉纱线和羊毛线点燃并闻气味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D固体 NaOH、NH4NO3、NaCl加水溶解测温度A.A B.B C.C D.D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有水雾生成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金黄色固体表面变黑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11.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2.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通常情况下,pH<7 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A 节约使用纸张 B 分类回收处理垃圾C 减少使用塑料袋       D 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14.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原因是______。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15.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是用氯气与NaOH反应来制得的以NaCl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为探究84消毒液的组成及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84消毒液,滴加低浓度_____色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NaClO不与低浓度CuSO4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由此说明84消毒液中除NaClO外肯定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继续滴加至不再生成沉淀,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NaClO溶液的性质有_____16.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①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字母)②A中盛放木炭的仪器名称是_ _;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__;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 ___;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化学离不开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 B.检查装置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8.现有一瓶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粉末,请参照右图KCl和KNO3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t℃时,KCl和KNO3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t2℃时20g KCl溶于______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的溶液在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时,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中形成热的浓溶液,然后____,即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再进行____,即可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 +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选项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给试管加入高锰酸钾,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选项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选项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加油站的汽油、柴油等属于易燃物,应张贴“严禁烟火”标志3、A【解析】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A正确;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没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B错;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错;D、纸花都是用石蕊溶液染成,都与二氧化碳接触,变量是一瓶内纸花中有水,一瓶内纸花中没有水,由实验可知没有水的纸花没变色,含有水的纸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酸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D错。

      故选A4、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5、D【解析】A、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小苏打、硫酸铝都属于盐,正确;B、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物质生铁、青铜、硬铝都是合金,正确;C、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矿泉水、石油、空气都是混合物,正确;D、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错误点睛: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其余为非金属元素;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6、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某药品商标标出锌的含量,这里的“锌”是指元素7、D【解析】试题分析:H2、CH4等燃料燃烧,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都会观察烧杯内壁出现液滴,因此不能证明该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错误;B.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水溶解,若再加过量BaCl2溶液,会发生反应产生BaSO4沉淀,但是又引入了过量的BaCl2溶液,因此过滤、蒸发、结晶,不能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错误;C.NaOH若不变质,溶液显碱性,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若与空气的成分CO2发生反应而变质,反应产生的Na2CO3溶液也显碱性,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也变为红色,不能检验,错误;D.NH4Cl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的热使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氨气,有刺激性的气味,而KNO3不能发生反应,无明显的现象,因此可以鉴别两种物质,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的知识8、C【解析】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