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八年级化学(全一册)(山东教育版) 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doc
2页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火箭点火是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A属于化学变化;水受热汽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B属于物理变化;隔热材料脱落、整流罩脱落,均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C、D属于物理变化2 C 3 C 解析: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是区别于原反应物的物质,不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A错误新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B错误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和旧物质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其性质和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C正确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成金刚石,而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D错误4 C 解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A错误;向试管中加入锌粒时,应将试管平放,将锌粒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的直立起来,使药品沿着试管壁慢慢滑到试管底部,B错误;C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是正确的;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错误5 D 解析:保护水资源,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而非禁止使用,A错;利用沉降的方法只能使水中的一部分大颗粒难溶物质沉淀到水底,使天然水实现一定程度的净化,但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因为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沉降不能降低天然水中这些物质的含量,B错;工业废渣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C错;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D正确。
6 A 解析: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A正确;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无法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不能使海水淡化,B错误;澄清的泉水中还存在一些可溶性物质,它不是纯净物,C错误;过量使用化肥,化肥进入水体会造成污染,D错误7 D 解析: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8 B 解析:A和D都是利用物质的导电性,C利用物质的导热性,都属于物理性质9 C 解析:A、B、D三项描述的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10 B 解析: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B项错误11 D 解析:在高铁酸钠(Na2FeO4)中,已知Na为+1价,O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x=+6,即选D12 C 解析: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液态氢气也是无色的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613 B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因此,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A错;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就是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因而金属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这种金属单质,B正确;由图无法知道镉原子的中子数为多少,但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知镉原子的中子数=112-48=64,C错;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48-2-8-18-18=2,D错。
14 C 解析:A中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B中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中物质含有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中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15 C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16 C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再含有其他分子,故C错17 B 解析:钙离子符号为Ca2+,故A错误;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故B正确;水的化学式为H2O,故C错误;铝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18 C 解析: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被加热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选项A错误;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否则会污染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选项B错误;酒精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扑灭,选项D错误19 D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应该置于天平左盘,砝码应该置于天平右盘,A中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B中过滤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而且漏斗下端管口没有贴在烧杯内壁上;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错误20 C 解析:“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是针对“元素”而言的。
21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一个过程,它们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物质的性质、特点,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等22 (1)蒸馏 (2)用淘米的水浇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3 (1)化学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解析:(1)浓盐酸和浓氨水接触生成的白烟是一种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2)因为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没有接触就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4 (1)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或其他合理答案)(2)D E D (3)+3 (4)①Li+ ②2Li ③LiOH解析:(1)图A中的数值“3”表示锂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3;图A中的数值“6.941”表示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2)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D和E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都是3,属于同种元素;D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而核外电子数是2,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属于阳离子。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Li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在LiMnO2中显-2价,则有(+1)×1+x+(-2)×2=0,解得x=+34)①锂离子是锂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Li+;②“Li”可以表示锂元素,还可以表示1个锂原子,两个锂原子可以表示为“2Li”;③氢氧化锂由正一价的锂离子和负一价的氢氧根离子构成,其符号为LiOH25 (1)③ (2)C (3)肥皂水 煮沸(或蒸馏等其他合理答案) (4)吸附解析:(1)网格净水的原理和过滤的操作原理类似,能将不溶于水的大颗粒物质与水分离;(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使水中的泥沙沉积到底部,与沉淀的原理是相同的,故选C;(3)检验硬水和软水的简单办法是加入肥皂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钙、镁离子的多少,钙、镁离子可以和肥皂水产生浮渣,所以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色素等26 (1)氢气 氧气 2∶1 水氢气+氧气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B解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中,a玻璃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玻璃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A、D项措施可节约用水,C项措施可防止水污染,B项措施中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会随雨水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27 (1)四 (2)1∶2 (3)54.9%解析:(1)帕拉米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2)帕拉米韦中H、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8)∶(14×4)=1∶2;(3)帕拉米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5/328 ×100%≈54.9%本文为《中学教材全解》配套习题,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无偿使用是原创产品,若转载做他用,请联系编者编者:0536-2228658。
